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军事论文 >

核战略对抗与核威慑有效性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2 17:21
  本文从分析核武器的毁伤效能出发,在借鉴一些已有核对抗模型的基础上,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根据国际核军备的规模与类型和核裁军的发展趋势,考虑目前及未来的可能战略格局,建立了一套从不同角度研究核威慑有效性的核对抗模型和分析方法;二是对核武器的毁伤效能、各参量对毁伤效能的影响以及各参量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全面的分析;三是研究了战略防御和突防、伪装成功率、假发射装置、武器的运用方式和武器的数量等对对抗模型的影响以及对核威慑有效性的影响;四是用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针对对抗双方在一定的核能力、不同的对抗模式下的核威慑有效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这些研究分析,得出了一些能对回答有关核战略问题提供一些定量认识和参考的结论。 

【文章来源】: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核战略对抗研究简介
    1.2 本文研究工作
    1.3 战略核对抗和核威慑有效性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二章 核对抗数值模拟建模
    2.1 战略核力量效能评估及分析方法
        2.1.1 战略核力量效能指标选择与评估
        2.1.2 战略核力量效能分析方法
    2.2 核对抗模型
        2.2.1 核对抗模型概述
        2.2.2 核对抗中考虑的因素和选择方法
        2.2.3 核对抗中目标和毁伤等级分类
        2.2.4 核对抗中应用的基本毁伤模型
    2.3 模型应用
        2.3.1 在先发制人战略中的应用
        2.3.2 在核报复战略中的应用
第三章 核武器毁伤效能分析
    3.1 核武器毁伤效能的一些基本概念与研究的参数
        3.1.1 基本概念
        3.1.2 研究的参数
    3.2 核武器毁伤效能分析
        3.2.1 距离毁伤函数概述
        3.2.2 武器的联合毁伤效能
    3.3 目标易损性分析
        3.3.1 易损数(VNTK)
        3.3.2 VNTK与毁伤概率的关系
        3.3.3 VNTK与SWR(比毁伤半径)的关系
    3.4 毁伤概率
        3.4.1 点目标的毁伤概率
        3.4.2 面目标的毁伤概率
        3.4.3 具有等同靶面的目标的毁伤概率
第四章 核对抗模型中的要素分析
    4.1 突防对对抗模型的影响
        4.1.1 突防概率计算
        4.1.2 突防对对抗模型的影响
        4.1.3 美NMD下的突防能力估计
    4.2 伪装和假发射装置对核报复力量的影响
    4.3 核火力分配对对抗模型的影响
        4.3.1 火力的最优分配
        4.3.2 核火力分配举例
    4.4 武器数量对对抗模型的影响
第五章 核威慑有效性数值模拟
    5.1 基本想定
    5.2 对抗双方核力量描述
        5.2.1 红方战略核力量
        5.2.2 兰方战略核力量
    5.3 红方先发制人战略下(打击军事力量目标,Counterforce)的对抗情形
        5.3.1 红方发动第一次攻击
        5.3.2 兰方报复
    5.4 红方先发制人战略下(打击人口、价值目标,Countervalue)的对抗情形
    5.5 兰方先发制人战略下的对抗情形
第六章 结论与分析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
附录A 联合毁伤半径计算方法
附录B 主要计算程序简介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297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297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f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