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干部自主择业问题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28 12:49
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可以为维护军队稳定提供重要保障,因此,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成为国家一项重要的制度。军队转业干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重要力量,也是国家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制度在我国实施多年,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2001年,国家对安置办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加强军队建设,开始允许军队干部转业后自主择业。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军队建设也在不断发展,新的安置办法在政策制度和贯彻执行层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要做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完善现有政策,使之更符合军队建设和地方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服务水平,确保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自主择业是近几年提出的新理念、新政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仍处在比较浅显的阶段,研究主要局限在安置政策的方式、方法,军转干部的就业现状、经济补偿等方面,结合自主择业政策分析、军转干部实际感受和长春市的管理情况于一体,理论联系实际,多层次和多角度的研究不多。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采取实证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我国的社会大背景下,运用相关理论,对自主择业安置政策的演...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问题现实背景
(二) 文献研究
(三) 理论研究
(四) 概念界定
(五)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六) 研究意义
二、长春市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就业安置实证调查
(一) 样本概况
(二) 长春市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就业安置现状
(三) 个案研究
三、长春市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就业安置问题分析
(一) 面对身份转型,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二) 从军营到地方,无法适应新环境
(三) 从主官到助手,期望值过高
(四) 从军事技术到经济技能,就业要求相差较大
(五) 从熟人社会到职业社会,社会资源整合难
四、完善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制度的建议
(一) 军地合作,搭建双向沟通平台
(二) 加强培训,从基础打牢适应社会的就业技能
(三) 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加强指导多元就业
(四) 自主自信,建构特色资源网络
五、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第二战场铸辉煌——全国转业干部创业典型黄涛自主择业三部曲[J]. 李国征.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08(08)
[2]美国军人退伍安置法律制度研究(二):现行制度考察[J]. 杨永康.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8(02)
[3]提升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竞争力[J]. 贾鸿雁,贾京磊,刘晓会. 中国人才. 2005(22)
[4]反馈原理在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兼论工会信息在经济稳定中的地位与作用[J]. 张志伟.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5(01)
[5]添温送暖择业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纪实[J]. 郭万江,孙世君. 中国人才. 2004(06)
[6]走宽自主择业之路——自主择业转业干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池天亮,张建山. 中国人才. 2004(05)
[7]退役军官就业保护:模式选择与建构[J]. 廖国庚.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03)
[8]安置保障理论研究的新趋向[J]. 罗平飞. 中国社会工作. 1997(02)
硕士论文
[1]完善中国特色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 王文广.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62829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问题现实背景
(二) 文献研究
(三) 理论研究
(四) 概念界定
(五)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六) 研究意义
二、长春市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就业安置实证调查
(一) 样本概况
(二) 长春市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就业安置现状
(三) 个案研究
三、长春市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就业安置问题分析
(一) 面对身份转型,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二) 从军营到地方,无法适应新环境
(三) 从主官到助手,期望值过高
(四) 从军事技术到经济技能,就业要求相差较大
(五) 从熟人社会到职业社会,社会资源整合难
四、完善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制度的建议
(一) 军地合作,搭建双向沟通平台
(二) 加强培训,从基础打牢适应社会的就业技能
(三) 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加强指导多元就业
(四) 自主自信,建构特色资源网络
五、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第二战场铸辉煌——全国转业干部创业典型黄涛自主择业三部曲[J]. 李国征.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08(08)
[2]美国军人退伍安置法律制度研究(二):现行制度考察[J]. 杨永康.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8(02)
[3]提升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竞争力[J]. 贾鸿雁,贾京磊,刘晓会. 中国人才. 2005(22)
[4]反馈原理在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兼论工会信息在经济稳定中的地位与作用[J]. 张志伟.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5(01)
[5]添温送暖择业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纪实[J]. 郭万江,孙世君. 中国人才. 2004(06)
[6]走宽自主择业之路——自主择业转业干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池天亮,张建山. 中国人才. 2004(05)
[7]退役军官就业保护:模式选择与建构[J]. 廖国庚.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03)
[8]安置保障理论研究的新趋向[J]. 罗平飞. 中国社会工作. 1997(02)
硕士论文
[1]完善中国特色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 王文广.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62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462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