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白眉初与中国人文地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21:20

  本文关键词:白眉初与中国人文地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白眉初 中华民国 人文地理 经济地理 人地关系


【摘要】:白眉初(1876—1940年),名月恒,字眉初,我国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属满族镶白旗,祖父雅本纳出身行伍,父亲联桂也出身行伍,后因略通文墨而被任命为书吏。1876年的中秋,白眉初出生于直隶永平府(今河北省卢龙县)的普通满族家庭。幼年接受私塾教育,后来进入北洋师范学堂史地科进修,学成地理,成为一名地理教员。由于治学严谨,尤长于地理学,担任中国地学会会刊《地学杂志》的编辑,后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系担任教授。一生著作颇多,以《中华民国省区全志》最为著名,此外还著有《最新物质建设精解》、《中国人文地理》、《地文之部》等,一生研究地理以为实用,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人文地理学占据了地理学科的半壁江山,在地理学研究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近代中国,西方地理学传入中国,给中国传统地理学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科学发展的机遇。如何使传统地理学向近代地理学发展变化,这是历史学与地理学需要共同发挥作用的研究。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白眉初在将传统的常识性地理学向科学的近代地理学过程中,发挥了桥梁的作用,也为人文地理学在近代地理学中的萌发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对于白眉初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总共分为八章。第一章通过对古代地理学起源与发展的过程来发现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脉络、特征和规律,是在历史中研究地理学的发展过程。第二章则以白眉初为中心,发散开来,介绍其生平往事、主要社会关系和地理学成就。第三章就理论层面探讨白眉初的人文地理学的思想来源、研究特点与研究成就。四、五、六三章集中研究白眉初在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中的贡献,主要是历史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边疆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以白眉初在1928年参与的国都问题讨论为主要依据,在东北易帜,南北军阀战火渐息之际,国都问题成为南北利益争夺的关键点。白眉初根据北京、南京、洛阳等古都的沿革对比、战略位置和交通经济等方面论证了在当时设立北京为首都的合理性。经济地理学的表现集中在《中华民国省区全志》中,分区域叙述各地的物产与交通人口分布;边疆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外蒙的独立问题和南海“九段线”的研究;一方面对苏联侵占外蒙表示强烈的抗议,另一方面为中国疆域的维持和保护提供了学术依据和历史沿革论证。第七章研究白眉初与其人文地理教育问题,总结了近代中国地理学由学说到课堂,由课堂反馈学术的发展过程,涉及地理教科书的编排,教育体制的更迭,人文地理学教育方法的利用以及爱国教育与常识教育的教学思想的指导。总结以上研究内容,在结语中对白眉初的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特点和研究方法给予总结性评价,注重表现其人文地理学在近代诸多地理学者中的独特性。
【关键词】:白眉初 中华民国 人文地理 经济地理 人地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25.89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导论10-22
  •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来源12
  • 二、选题简介12-14
  • 三、选题论证14-15
  • 四、学术史综述15-20
  • 五、学术要点20-21
  • 六、相关界定21-22
  • 第一章 民初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状况22-37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地理学追溯22-27
  • 一、先秦-宋元时期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形成22-25
  • 二、明清时期地理学的发展25-27
  • 第二节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传入27-31
  • 一、明末清初西方地理学的译介27-29
  • 二、晚清西方人文地理学的传入29-30
  • 三、民初西方人文地理在中国30-31
  • 第三节 中国传统地理学向现代地理学转型31-37
  • 一、研究重心改变31-33
  • 二、地理学研究方法科学化33-35
  • 三、地理学科体系化发展35-37
  • 第二章 白眉初及其地理学成就37-49
  • 第一节 白眉初其人37-41
  • 一、少年壮志,,苦心求学37-38
  • 二、从教地理,治学爱国38-40
  • 三、竭诚治学,服务社会40-41
  • 第二节 白眉初与《地学杂志》41-45
  • 第三节 白眉初的人文地理研究成果45-49
  • 一、《中国人文地理》45-46
  • 二、对中国水利史的整理研究46-47
  • 三、《中华民国省区全志》47-49
  • 第三章 白眉初的人文地理观49-61
  • 第一节 白眉初人文地理观来源49-54
  • 一、源于古代典籍与方志50
  • 二、源于西方人文地理学思想50-52
  • 三、国家形势与自身经历52
  • 四、复杂的学承52-53
  • 五、实地考察与游学53-54
  • 第二节 人文地理的研究任务54-55
  • 第三节 人文地理的研究内容55-61
  • 一、人文地理学之领域55-58
  • 二、人文地理学之关系58-61
  • 第四章 白眉初的历史地理研究61-68
  • 第一节 从沿革地理到历史地理学61-63
  • 第二节 白眉初的历史地理学应用63-68
  • 第五章 白眉初的经济地理研究68-76
  • 第一节 实业至上的经济地理观68-72
  • 一、林业69
  • 二、农业69-70
  • 三、工业70-71
  • 四、矿业71-72
  • 第二节 《中华民国省区全志》与经济地理研究72-76
  • 第六章 白眉初的边疆地理研究76-87
  • 第一节 传统“天下观”的变更76-77
  • 第二节 对外蒙问题的研究77-81
  • 一、外蒙问题的由来77-78
  • 二、清末民初的外蒙争端78-81
  • 第三节 南海“九段线”研究81-87
  • 一、中国古代对南海疆域的认识81
  • 二、近代海防形势81-84
  • 三、南海疆域的维护与“九段线”出现84-87
  • 第七章 白眉初与人文地理教育87-98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地理教育状况87-91
  • 第二节 白眉初与人文地理教育91-98
  • 一、教材改革91-94
  • 二、地理教学方法研究94-95
  • 三、地理教学思想之目标95-98
  • 结语:白眉初人文地理研究的特点及评价98-102
  • 参考文献102-109
  • 附录:白眉初学术年谱109-113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13-114
  • 后记11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葛全胜,何凡能,郑景云,满志敏,方修琦;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J];地理研究;2004年03期

2 李春芬;地理学的传统与近今发展[J];地理学报;198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楠;清末地理教科书发展及中学堂地理教科书系统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徐志江;张相文学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宫雯;西方近代人地关系理论的传入和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孙艳娟;李旭旦与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75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075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3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