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夫生平及其水彩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1 21:15
李铁夫先生作为一位在诗歌、书法、油画、水彩、中国画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杰出才华的革命家式的人物,是中国近代美术史和现代美术史上的一个传奇。然而由于历史的客观原因和他自身的个性因素,导致了他在整个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在他生前和逝后,几乎淡出了整个中国美术界的视线而趋于湮没。在时代的语境下,探讨李铁夫先生是怎样成长为一位中国艺术大师的,他留给我们的遗产是什么,我们究竟要继承他什么,能给后人以怎样的启示等等,我们必须要回答这些问题,这也是撰写《李铁夫生平及其水彩艺术研究》一文的动因和目的。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通过李铁夫先生生平,基于他自身个性这一先天性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他所经历的不同时期的后天性因素,论证这两种因素对李铁夫先生一生的影响,其中包含李铁夫先生在国外期间何以取得的巨大成就,回国后何以趋于“湮没”及水彩民族化探索;其二通过李铁夫先生不同时期的作品,分析探讨他的水彩艺术的风格演变,研究李铁夫先生将西方水彩中国化的历程。李铁夫先生一生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我们要学习他的几点是:刻苦精神、执着精神、严谨精神、无私精神、创新精神,这至少对于一个成功的画家来说,是必备条件。我们对于李铁夫先生的研究还过于有限,在时代语境下,应当继续深挖李铁夫先生的艺术贡献,给我们后人更多的启示,为培养更好的艺术人才提供参考。有一件关于李铁夫先生的事情,则需要我们甚至国家共同来完成的,那就是对李铁夫先生作品的保护问题,李铁夫先生的作品已经受损严重,急需修复,不能让一个学贯中西的天才大师的遗产,在我们的手中慢慢的消失而无动于衷。我想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保护好先人的遗产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也是我们后人素质的充分体现,因此,我呼吁相关部门与全中国的艺术工作者携起手来,共同保护好李铁夫先生留给我们的这些无价的财富,给子孙们一片重温历史的天空。
【学位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J215;K825.72
【部分图文】:
1李铁夫像
如《静湖 》, 《九龙郊景》等,在人物作品中也不乏其例,如《革命烈士蔡廷锐就义》(图2.3.1 )一作,画面上烈士身后的远景,就是一片河山,反衬了烈士的高大形象,有“气壮山河”的诗性之美,也有“国破山河在”的悲壮之美,还有“愿为刀下鬼,换取真太平”的豪壮之美,整件作品就是一首诗,一首静静诉说的诗。1941年,柳亚子在香港时拜访李铁夫先生,曾赋诗赞李铁夫先生的画:“一声长啸奠群哗,画意诗情美比花 ”, 此证,充满诗性美,是李铁夫先生艺术的一个美学特征。这 8 年对日后李铁夫先生在西方绘画技能方面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因为中西绘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但是培养了他对美术的兴趣和直觉,资料记载,他年幼时画折扇送人,这至少表明他年幼时在美术上体现出来的才华,已经为他周边的人所接受和肯定,这种肯定反过来又可以激励年幼的李铁夫先生对绘画产生出更为浓厚的兴趣,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其次是他出国后幸运连连。“亲友助学”使得他得以接触西方绘画,并通过自身努力奠定了坚实的西方传统绘画基础,为他日后为沙金特和切斯两位大师所接受提供了先决条件;“大师慧眼”让李铁夫先生可以接受大师在美术方面的点拨,并继承他们优秀的成果,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能加速提高自身技能。“无私革命 ”, 促使他最大限度的发挥他的绘画才能。再次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前后
尤其是人物头部的处理上,多用线条表现五官尤其是眼睛,通过这种手法刻划人物的深刻表情,像他的《流浪者》 ( 图3.1.1)眼神空洞迷茫、《WJ夫人》(图3.1.2 )眼神怨恨忧伤、《阿拉伯人》眼神疲惫紧张,每一件作品都能深刻的反应出人物当时的心态,绝无雷同。沙金特的水彩人物技巧可谓炉火纯青。沙金特在绘画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基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他天才般的艺术敏感性和洞察力;二是他崇拜委拉斯贵兹并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他的绘画,继承了大师的优秀传统并将这种精神贯穿于自身所有的作品中;三是在色彩上受到马奈等印象派画家的的影响。所以沙金特的水彩作品中光、色处理自然流畅,色块、线条、光影、造型及人物的表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水色淋漓,用笔轻快、肯定且有力度,有一种浓厚的即兴速写式的味道在其中,令人神清气爽,耳目一新。我们同时也可以从沙金特的作品中看出他承袭了英国水彩风格:严谨、透明、清新,水色交融。既然评论家们给沙金特的水彩艺术以极高的赞誉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6109
【学位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J215;K825.72
【部分图文】:
1李铁夫像
如《静湖 》, 《九龙郊景》等,在人物作品中也不乏其例,如《革命烈士蔡廷锐就义》(图2.3.1 )一作,画面上烈士身后的远景,就是一片河山,反衬了烈士的高大形象,有“气壮山河”的诗性之美,也有“国破山河在”的悲壮之美,还有“愿为刀下鬼,换取真太平”的豪壮之美,整件作品就是一首诗,一首静静诉说的诗。1941年,柳亚子在香港时拜访李铁夫先生,曾赋诗赞李铁夫先生的画:“一声长啸奠群哗,画意诗情美比花 ”, 此证,充满诗性美,是李铁夫先生艺术的一个美学特征。这 8 年对日后李铁夫先生在西方绘画技能方面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因为中西绘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但是培养了他对美术的兴趣和直觉,资料记载,他年幼时画折扇送人,这至少表明他年幼时在美术上体现出来的才华,已经为他周边的人所接受和肯定,这种肯定反过来又可以激励年幼的李铁夫先生对绘画产生出更为浓厚的兴趣,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其次是他出国后幸运连连。“亲友助学”使得他得以接触西方绘画,并通过自身努力奠定了坚实的西方传统绘画基础,为他日后为沙金特和切斯两位大师所接受提供了先决条件;“大师慧眼”让李铁夫先生可以接受大师在美术方面的点拨,并继承他们优秀的成果,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能加速提高自身技能。“无私革命 ”, 促使他最大限度的发挥他的绘画才能。再次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前后
尤其是人物头部的处理上,多用线条表现五官尤其是眼睛,通过这种手法刻划人物的深刻表情,像他的《流浪者》 ( 图3.1.1)眼神空洞迷茫、《WJ夫人》(图3.1.2 )眼神怨恨忧伤、《阿拉伯人》眼神疲惫紧张,每一件作品都能深刻的反应出人物当时的心态,绝无雷同。沙金特的水彩人物技巧可谓炉火纯青。沙金特在绘画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基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他天才般的艺术敏感性和洞察力;二是他崇拜委拉斯贵兹并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他的绘画,继承了大师的优秀传统并将这种精神贯穿于自身所有的作品中;三是在色彩上受到马奈等印象派画家的的影响。所以沙金特的水彩作品中光、色处理自然流畅,色块、线条、光影、造型及人物的表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水色淋漓,用笔轻快、肯定且有力度,有一种浓厚的即兴速写式的味道在其中,令人神清气爽,耳目一新。我们同时也可以从沙金特的作品中看出他承袭了英国水彩风格:严谨、透明、清新,水色交融。既然评论家们给沙金特的水彩艺术以极高的赞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晓曙;;论李铁夫水彩画艺术的成就与影响[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0期
2 坎勒;论“玻卡水彩”的艺术追求[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黄铁山;中国水彩画新的里程碑[J];理论与创作;2004年03期
4 谭雪生;李铁夫传略[J];岭南文史;1999年S1期
5 黄铁山;;关于中国水彩画的思考杂记[J];美术;2006年02期
6 黄铁山;;中国水彩画回顾、现况和展望[J];美术;2006年11期
7 陶世虎;;走向繁荣的当代中国水彩画[J];美术;2006年11期
8 徐翎;在山泉水本清流——李铁夫人生与艺术谈[J];美术观察;1999年09期
9 段辉;局限与超越——水彩画的艺术特色[J];美术观察;2003年08期
10 汤佩文;跳动的音符浅谈中国水彩画的发展[J];美术观察;2004年12期
本文编号:2866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2866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