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莫如忠、莫是龙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8 17:29

  本文关键词:莫如忠、莫是龙文学研究 出处:《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莫如忠 莫是龙 家世 生平 交游 文学思想


【摘要】:莫如忠、莫是龙父子是明中叶松江地区的着名诗人、学者、书画家。时人对他们评价甚高。对莫氏父子的家世、生平、交游及其诗文展开比较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学界至今阙如,本文当属首次尝试。 全文由四章组成: 第一章主要探讨莫氏父子的家世。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在充分掌握第一手文献材料的基础上,通过细密翔实的考证和分析,描述莫氏父子的家世渊源,总结其发科起家的原因。除了莫氏父子主观努力之外,家族传统的润泽、家庭文化的薰陶、经济条件的保证、游历四方的阅历、结交文彦的收益等都是他们成功的因素。松江莫氏是明代江南地区文学家族兴盛的典型。 第二章主要考察莫氏父子的生平。莫如忠的生卒年月一向漫漶,故第一节仔细梳理莫如忠晚年亲手删订的《崇兰馆集》,并结合其他文献,考定其生卒年。第二节为莫如忠仕隐时间考证,莫如忠一生三仕三隐,考察其出仕的具体时间、官职和阶段。第三节为莫是龙生平研究,,主要着眼于莫是龙生平最为不明晰的少年阶段,莫是龙幼年失怙,在外祖杨仪的抚育下成长于常熟,在常熟的经历和杨仪的言传身教,对莫是龙长成以后的富赡之才和疏狂作风都有深远影响。 第三章研究莫氏父子的文学交游,第一节是莫如忠交游研究,第一部分为莫如忠与唐顺之、王慎中、茅坤等唐宋派文人的师友交游,莫如忠受教于唐宋派唐顺之、王慎中,并与茅坤同年中第,在他们的诗文赠答和书信往来中,有很多互相影响的痕迹。第二部分为莫如忠与白云楼社群贤,如吴维岳、沈炼、王世贞、谢榛等,通过吴维岳《天目山斋岁编》等着作,可以比较清晰地梳理莫如忠在礼部郎署时期的创作轨迹。第二节是莫是龙交游研究。这里主要考证了两个问题,一为莫是龙参与的鹫峰诗社活动,通过对莫是龙《怀友七首》序的细节研究,考证鹫峰诗社的科举文会性质。二是对莫是龙与顾斗英“云间二韩”的称号进行考证,并简要论述二人的关系。 第四章集中研究莫氏父子的文学思想,第一部分是莫如忠的文学创作观和文学批评倾向。本节选择莫如忠《古文原序》为主要材料,结合莫氏其他着作,突出论述了莫如忠师心尚真、文道分明的文学批评态度,以及尊重文学的抒情特质和审美功能的进步文学观,最后简要探讨莫如忠对唐宋派文学观的继承与调和。第二部份着眼于莫是龙的文学思想,在莫是龙《笔麈》、《论读书》等论着基础上,结合中晚明文坛的性灵风潮,论述莫是龙复古、自适的文学观,并探讨其复古思想与后七子复古派的异同。
[Abstract]:Is loyalty, Mo Shilong & Sons is the middle Ming Dynasty in Songjiang area of the famous poet and scholar and painter. People are very high on them.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Morse family, and his friends and his poetry comparison system, the academia has not, this is the first attempt.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6.2;K825.6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蒋鹏举;李攀龙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毅;明代苏州诗人袁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杨亚蒙;吴维岳诗歌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46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346769.html

上一篇:沉痛哀悼庞朴先生  
下一篇:莒国族姓考辨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4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