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贺龙纪念馆_《吉首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15 18:25

  本文关键词:贺龙体育道德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首大学》 2012年

贺龙体育道德思想研究

李寒  

【摘要】:贺龙是我国的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伟大领导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开拓者。贺龙担任体委主任后,全面负责新中国的体育事业,新中国体育事业能够得到飞速发展离不开贺龙同志的功劳与贡献。这种贡献不仅仅表现在他所创造的具体的业绩上,更深层面的贡献是培养了体育工作者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高尚的品德。贺龙在长期的体育实践活动中,在毛泽东体育道德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体育道德思想。贺龙领导中国运动队为摆脱“东亚病夫”的历史耻辱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使中国跻身体育强国行列打下了基础。本论文就是要重点研究贺龙体育道德思想,分为四个大的方面系统全面地对它进行分析阐述。 首先,对贺龙体育道德思想的提出背景、大致内容、研究意义、方法进行了全面地概括,重点分析了这一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对现状的分析中提炼出精华。其次,从这一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入手,这部分全面分析了这一思想的三个形成过程,即萌芽阶段从青少年到南昌起义,这时贺龙体育道德思想是“为穷人打天下而锻炼体魄”;形成阶段从南昌起义到解放战争结束,这时贺龙体育道德思想是“为革命战争服务”;发展成熟阶段是新中国建立以后,这时贺龙体育道德思想认为“体育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再次,论述贺龙体育道德思想的内容和特征,内容主要从建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体育道德思想,发扬顽强拼搏、勇于胜利的竞技精神,遵循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规范,提倡胜不骄、败不馁的体育道德作风,弘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体育美德四个方面来阐述;在此基础上描述了贺龙体育道德思想具有崇高性、开放性、广泛性、实践性四个特征。最后,也是本课题的重点部分,即贺龙体育道德思想的时代价值,在论述地位的基础上阐述了贺龙体育道德思想的当代价值,即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建立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规范,,树立积极向上的体育道德价值观。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80-05;K825.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礼文 ,王德佩;贺龙同志与我国的体育事业[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1年03期

2 霞飞;高占树;;贺龙与新中国人民体育事业[J];党史博采(纪实);2008年09期

3 宋凤英;;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奠基人贺龙[J];党史纵横;2008年06期

4 李梦华;;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开拓者——纪念贺龙同志诞辰九十周年[J];湖南党史通讯;1986年02期

5 华启新;贺龙对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卓越贡献[J];淮南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6 顾育豹;;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开拓者[J];中国监察;2008年16期

7 楚华穰;周恩来、朱德、贺龙谈体育[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9年06期

8 伍绍祖;继承和发扬贺龙的革命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而奋斗[J];毛泽东思想论坛;1996年01期

9 谢香道;简论贺龙的体育思想[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10 潘靖五;;关于贺龙同志体育思想形成的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学报;198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晓青;;试论中共八大的外交思想[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胡晓;;暖春是怎样变成严冬的: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到反右派运动[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3 尚长风;储著武;;60年代初工业支援农业的历史考察[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4 李宗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孙显元;;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刘娟;刘少英;;贺龙体育思想对湘西体育的促进发展[J];安徽体育科技;2012年02期

7 付新红;;1957年“百家争鸣”转变为“两家争鸣”的原因探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李忠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耿春亮;李会勤;;胡绳对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贡献[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刘道福;端木婕;;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启示[J];北京党史;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肖远;;“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为视角[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2 秦宣;;毛泽东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的反思[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涛;张德友;;论科学发展观对毛泽东社会统筹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4 马文静;;文革教育经验口述[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刁其武;;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对新中国出版事业的指导意义[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正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成瑞;尚长风;;三年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数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屈波;;共识未完全达成:一个缘起于“冯建吴国画写生画展意见簿”的考察[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9 刘勉玉;;彭德怀与庐山会议[A];功昭千秋的彭大将军——彭德怀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集[C];1998年

10 崔久衡;;“文革”中的周恩来与中国现代化的命运[A];五十年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2 韩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国家治理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峥;新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演变(1949-2008)[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成林萍;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及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尹海燕;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科学实现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宋联江;民族复兴视域中的人民军队价值认同史论[D];南京大学;2011年

7 谢忠文;从革命到治理[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8 逯原;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对我国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政敏;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岳奎;革命与执政之间: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百爽;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中国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亚超;建国后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的内在矛盾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张欢欢;“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东敏;论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探索[D];西北大学;2011年

5 石逸文;毛泽东处理群体性事件思想论析[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李凯桐;毛泽东民生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智香花;从三大历史转变看中共八大[D];河南大学;2011年

8 曹兰锋;论毛泽东对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创新[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田博;新世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培养工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高天鼎;悼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潘靖五;;关于贺龙同志体育思想形成的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学报;1987年01期

2 王鼎华;新中国体育之父[J];体育文史;1996年02期

3 陆恩淳;艰苦的创业──初建国家体操队的回忆[J];体育文史;1996年06期

4 江涛;毛泽东和贺龙的体育观[J];浙江体育科学;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高棠;谈谈体育道德[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2年03期

2 商林威;师院体育系学生体育道德教育初探[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贺亮锋,董守道;中加儿童体育道德发展比较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4 ;体育道德风尚奖──埃里克·斯诺[J];篮球;2000年13期

5 贾文彤;齐文华;吕旭;;体育道德法律化:意义及其限度[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周兰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体育道德的形成与发展[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7 麦羽强;对当今体育文化的审视和反思[J];湖北体育科技;2005年03期

8 鲁国斌;柳忠友;;论体育道德与奥林匹克精神[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9 刘镇章;略论体育道德教育[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10 曹体望;粱建平;;新形势下体育道德建设现状及其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德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道德问题及其原因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朱昆;司虎克;赵丙军;;对我国竞技体育领域中体育道德风险问题的思考[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曾玲华;;论人文奥运与体育道德建设[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魏万珍;欧雪松;;和谐视野中体育道德规范建设的理性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王敏;;北京2008奥运会中体育道德与法律探微[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梁伟;梁柱平;;个人行为对他人行为的影响——关于运动员体育道德失范原因的新思考[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7 曾学红;;浅谈体育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应扮演的角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向苏龙;;例论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促进作用[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9 赵可伟;黄宝哲;;儒家“中和”哲学与和谐体育的构建[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10 孙有平;;论社会主义竞技体育中的牺牲精神[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康潇宇;[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2 李雪颖;[N];中国体育报;2011年

3 军区体工队女子足球队领队 邵幸刚;[N];战士报;2001年

4 萧坊;[N];经济参考报;2005年

5 彭兴庭;[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记者 树文;[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记者 钱晞;[N];四川日报;2006年

8 本报评论员;[N];中国体育报;2002年

9 李婷;[N];文汇报;2008年

10 记者 陆崇林;[N];钦州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卫平;体育与人[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礼;新形势下对加强和完善我国体育道德建设的思考[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寒;贺龙体育道德思想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3 朱建刚;我国体育道德建设的现状与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孔勇;儒家文化中道德因素对竞技道德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5 蒋晓丽;体育伦理与体育道德的区别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孙新新;我国转型期体育道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郭延信;体育道德与法制建设的传统模式及其现代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和峰;当代中国体育道德的困境及出路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9 孙丽丽;儒家诚信思想与体育道德[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班潇;现代竞技体育的道德困惑及其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贺龙体育道德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11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411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f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