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书画家董邦达、董诰父子书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清中期书画家董邦达、董诰父子书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杭州师范大学》 2007年
清中期书画家董邦达、董诰父子书法研究
邓钗
【摘要】:本文以清代中前期著名词臣、御用书画家董邦达(1696—1769)、董诰(1740-1818)父子为研究对象,以生平为线索,以交游为背景,以作品为中心,着重就他们的书法艺术展开分析与阐论。 富春董氏父子作为一代名臣、书画家兼诗人,在乾隆、嘉庆两朝尤被帝恩,先后入值南书房,有大量书画作品见于著录或流传,当年所作即多收于内府,如今仅保藏在北京、台北两地“故宫博物院”的书画作品就有500件左右。当今书史研究著述将董氏父子作为清代馆阁体书法的典型代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尚无对其书法艺术进行系统研究者。 本文在重点搜稽文献史料和作品图像的基础上,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研究,希望有助于清代书法史研究的深入和细化:(一)爬梳史实,较全面地考述了董邦达父子的生平与交游。(二)在清代中前期社会背景以及书法本体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揭示出他们的书法渊源和师承,勾勒出他们书风特色、成因、艺术成就以及后世评判。并通过对董邦达父子诸种书体风格的分析以及与同时代其他书家的横向对比,试图重新定位董邦达父子的书史地位。(三)本文兼及对董邦达父子的山水画艺术成就进行了简要分析,期望予以后人对董氏父子艺术成就更整体的关注。 另外,本文在充分利用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二董生平事迹、书画作品以及传世诗文进行了系统详尽的钩稽与梳理,有研究所得附录三种(《董氏父子年表》《董氏父子书画作品编目》《董氏父子诗文辑录》),系于文后,希望能为后人继续深入研究提供相对集中的文献材料。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292.1;K825.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文达;馆阁体探源[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2 高远树;馆阁体刍议[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吴美渌;董邦达小识[J];红楼梦学刊;1982年01期
4 吴恩裕;;曹雪芹的佚著和传记材料的发现[J];文物;197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 llan Barr(白亚仁);论《王者》的由来[J];蒲松龄研究;2000年Z1期
2 邹宗良;刘艳玲;;蒲松龄与淄西沈氏[J];蒲松龄研究;2010年03期
3 邹宗良;解新颜;;“姑奶奶”、“关圣帝君”与“金龙四大王”——再论《醒世姻缘传》康熙年间成书说之不能成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4期
4 陈汝洁;;毕淄湄不是毕际有——《王渔洋事迹征略》等著述中的同错纠正[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5 吴根友;;从来前贤畏后生——重评章学诚对戴震的批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彭艳芬;;孙嘉淦河淀通治思想与举措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7 李海亭;姚宇亮;;米芾的草书和他的书法观[J];书画世界;2009年02期
8 朱天曙;;清初师碑风气中的周亮工书法[J];书画世界;2009年03期
9 李中原;;关注余德泉——兼析当下书坛现象[J];书画世界;2009年05期
10 任道斌;;笔墨精妙 蕙兰衡鉴——关于清初王朴画、陈奕禧书《历代名姬图》册页[J];书画世界;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珊珊;;明长城居庸关防区军事聚落防御性研究[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4期[C];2012年
2 缴艳华;;城市中轴线控制下的地区形成过程之研究——以北京东交民巷地区的变迁为例[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3 钱毅;杜凡丁;;中国西南地区的碉楼建筑刍议[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郗鹏;;清代岁贡生录取制度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吴海波;;两淮盐商与清代文教事业[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6 李迎今;;谈苏元春蒙冤始末[A];苏元春与壮族边疆开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刘启强;;巡抚岑毓英为政贵州述略[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8 陳鴻森;;丁杰行实辑考[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9 贾建飞;;浅谈清人视野中的西域[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朱如意;;香山的保护与发展之我见[A];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李金华;毕沅及其幕府的史学成就[D];南开大学;2010年
4 高福美;清代沿海贸易与天津商业的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迪;清乾隆朝内府书画收藏[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阴澍雨;明代写意花鸟画溯源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杜浩;同构与冲突[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传宝;唐代工笔人物画中男子冠饰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蕾;满族舒穆禄氏研究与资料整理[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彭娟;蒋士铨诗歌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龚莹莹;虞山派诗人冯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会会;清代顺康雍时期殿试策问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飞;陈维崧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磊;李元度的史学思想与实践[D];湘潭大学;2010年
9 卫钰;康雍时期云南铜矿业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晶君;《钦定台规》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旭书法作品欣赏[J];文化月刊;2009年05期
2 郝锦绣;张岩;;董邦达与他的《秋山对弈图》[J];齐鲁艺苑;2009年01期
3 邵彦;;时空转换中的行宫图像——对几件《盘山图》的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01期
4 李峰;刘跃清;;丹青溢彩惠官兵[J];军营文化天地;2011年02期
5 ;许准[J];新疆画报;2010年02期
6 ;海天拾风[J];人才开发;2008年05期
7 ;《东方艺术·书法》2009年总目录[J];东方艺术;2009年24期
8 晏晓斐;;“渊源与流变——二王与帖系书法研究展”全国系列巡展活动在苏州首展[J];东方艺术;2007年20期
9 ;征稿[J];书法赏评;2009年01期
10 李逸峰;;简帛研究,为书法留出位置——《简帛书法研究》述评[J];东方艺术;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藏友;;左右茶石[A];6.18项目茶会——福建名优茶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李丽娜;;“通渭现象”及其产业化发展的思考[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保护长城书画义拍义卖作品征集展[A];中国长城博物馆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4 张继栋;;健康快乐劳动创造——轻老年人生感悟[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苏州东吴园林古建筑工程公司[A];中国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宗然;;书画收藏谈[A];北京三希堂艺术院艺术家文集[C];2007年
7 阙之煐;;一个非凡的小心算家和小书画家——对六岁儿童李刚的调查和追踪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8 ;苏州东吴园林古建筑工程公司[A];中国名村名镇保护与旅游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一个活跃在街道社区的老年人才群体[A];第三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章彬辉;;闽西客家书画艺术风格形成与发展之探讨[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海源;[N];美术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张启民 驻站记者 张蜀恒;[N];赤峰日报;2006年
3 郑玉玺;[N];证券日报;2006年
4 马玉涛;[N];宁夏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澎博;[N];苏州日报;2006年
6 记者 吴凯飞;[N];天水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吴凯飞;[N];天水日报;2006年
8 本网记者 柳江南 吴晓阳 蒋守昌 耿联;[N];新华日报;2006年
9 田孔社;[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金禾;[N];中国艺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云飞;两晋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朱乐朋;乾嘉学者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顾涛;墓志书法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4 王守民;明郑—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地区碑派书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胡志平;清末民国海上书画家润例与生存状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黄映恺;20世纪书法美学的建构与反思[D];浙江大学;2007年
7 姚宇亮;“魏晋古法”源流析论[D];浙江大学;2007年
8 马新宇;清代碑学批评[D];吉林大学;2007年
9 周勋君;清代书法批评中对形质的描述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10 方波;宋元明时期的“崇王(羲之)”观念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钗;清中期书画家董邦达、董诰父子书法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07年
2 盛静;乾隆皇帝对隐居题材的理解[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3 张靖;郑板桥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吕秀峰;晚明书法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文功烈;汉简牍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尹映皙;申纬书法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7 杨晓东;李隆基书法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诗影;建康地区已出土东晋墓志书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朱天曙;宋克书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10 段永成;沈曾植帖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清中期书画家董邦达、董诰父子书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1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41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