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民国爱情诗词_《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22 20:49

  本文关键词:晚清民国吴虞诗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师范大学》 2013年

晚清民国吴虞诗词研究

孙文周  

【摘要】:吴虞是晚清民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诗人、词人。作为“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他著文反孔非儒,兼谈教育、政治与女权,并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诗学观和词学观。他创作丰富,不仅有大量的诗文问世,而且也写了一定数量的词和对联,并与当时的学界名流多有唱和。吴虞的创作和文学思想在当时学界颇有影响。但目前对吴虞的研究多集中在文献整理和生平思想方面,且多有可补之处。同时,吴虞的诗、词、对联等文学创作也尚未纳入学者的视野。鉴于对吴虞思想和文学成就的分析还远远不够的事实,本论文拟对其生平事迹和思想观念进行补正和重新审视,并首次研究其文学创作,抑或有裨于吴虞研究的全面化。 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补考吴虞的家世、生年、交游和著述情况。本章重新考证并补充了吴虞的家世情况,尤其是对吴虞的妻、妾、子、女等进行了全面考索,并对吴虞的生年进行了确定,又由吴虞交游的考索揭示了交游活动对其文学创作的作用与影响,还对吴虞的著述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第二、三章阐释吴虞的思想和文学观念。关于其思想,主要论述反孔非儒、教育、政治、女权等四个方面。关于其文学观,主要论述他的诗学观、诗选观和词学观。第四、五章为吴虞诗歌和吴虞词研究,吴虞的近六百首诗歌,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艺术成就突出。其诗在形式上多以组诗为主,善于隶事用典,语言既高古华丽文浅近质朴,诗风以悲慨婉曲为主,同时兼以清新自然。吴虞的十九首词以描写爱情和闺情为主,兼有题画、唱和、祝寿和咏怀之作,风格隐曲密丽,语言华丽与质朴兼善。吴虞之诗、词,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和学术价值。第六章为吴虞对联研究。吴虞的五十余副对联,大致有题述类、纪庆类、哀挽类三种。他的对联,抒情色彩浓郁;风格以沉郁悲慨为主,同时兼以清新明丽;语言或纯朴自然,或刻意经营,且都能与联作主旨有机融合,具有很高的水平。文末,附《吴虞年谱简编》和《吴虞诗词文辑佚》。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7.2;K825.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杜丽萍;;秦七黄九谪居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3 张晓宁;;稼轩词题序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薛泉;娱宾遣兴的词体观念与宋人词选的兴盛[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王开春;南宋的雅词理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马克锋;梁启超与传统墨学[J];安徽史学;2004年06期

7 刘贵华;宋词词派批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凌晨;;文化诗学视域下王国维“境界说”之再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胡传志;;稼轩词的北归及其走向——兼论元好问在其中的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杨琪;周晓琳;;空灵寂美出白石——与周邦彦词比较中看姜夔词第三种境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龚友德;;孝与当代中国家庭道德建设[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2 彭国忠;;唐五代北宋绘画与词[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3 王述尧;;《后村长短句》中刘克庄的后期词研究[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欧明俊;陈堃;;也论稼轩其人其词之“气”[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李静;;东坡词,以壮美之笔写士大夫之思[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房日晰;房向莉;;苏轼辛弃疾婉约词之异同[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刘庆云;;宋代闽北词坛鸟瞰[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庆云;;宋代闽南词坛一瞥[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陈忠义;何新所;;泉州之元明清文学研究[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符继成;走向南宋:“贺周”词与北宋后期文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4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张屏;两宋词雅化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常德荣;南宋中后期诗坛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毛文琦;中国古代词学范畴举隅[D];复旦大学;2011年

8 王魁星;元末明初浙东文人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栗永清;学科·教育·学术:学科史视野中的中国文学学科[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张冀;左翼小说革命叙事经验的后世影响(1942-1966)[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莹莹;虞山派诗人冯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海华;稼轩词沉郁顿挫风格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桂珊;况周颐词作研究[D];安庆师范学院;2010年

4 张建瑞;清真范式与梦窗范式比较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张晓利;南宋词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微霞;叶嘉莹词学理论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贺艳敏;论辛弃疾对《庄子》的接受[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何小五;清代词人陶樑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童霏;论宋代节序诗词中的饮食文化内涵[D];江南大学;2010年

10 沈燕杰;《乐府指迷》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乔彬;宫洪涛;;潘阆的词论及其词作评议[J];洛阳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袁志成;刘堂春;;经学与词学——离合于常州、浙西二派之间的谢章铤[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单芳;;论刘克庄与时俱进的词学观[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4 廖勇;;从《全清词钞》看叶恭绰的词学观[J];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曹秀兰;;论曹溶的词学观及其意义——兼谈曹溶对张炎词论的继承和发展[J];嘉兴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薛蕾;;王世贞的词学观[J];中文自学指导;1997年05期

7 李辉;;结合诗论看山谷词的俗与雅[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吕改梅;高林广;;摩坡仙之垒,逼近大苏——试论陈与义对苏轼的学习与继踨[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焦宝;;王安石的经学观和他的词[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刘青海;;论夏承焘《瞿髯论词绝句》中的词学观[J];中国韵文学刊;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晓华;;浅析龙榆生的词学观[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2 许德民;;抽象诗学观[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钱璱之;;瞿秋白与毛泽东的诗学观[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4 钱璱之;;瞿秋白与毛泽东的诗学观[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5 江弱水;;胡适的语文观与三十年代的反拨[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杨星映;;诗言志—毛泽东的诗学观点与创作实践[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7 钱璱之;;瞿秋白和鲁迅的诗学主张和诗歌创作比较[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马卫红;;整个世界源自于美——费特自然抒情诗的诗性特征[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陈丙莹;;郭沫若与闻一多新诗建设思想的比较研究[A];纪念郭沫若逝世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10 罗炯光;;郭沫若的中国古典文学观[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刚;[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孙基林;[N];光明日报;2005年

3 蜀光;[N];黑龙江日报;2004年

4 方锡球;[N];光明日报;2006年

5 汪剑钊;[N];文汇报;2000年

6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泽龙;[N];社会科学报;2008年

7 林圭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8 早报记者 石剑峰;[N];东方早报;2009年

9 钱中文;[N];中华读书报;2002年

10 何永沂;[N];中华读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丽敏;俞樾文学创作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叶红;生成与走势:新月诗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文师华;金元诗学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0年

4 李靓;乾隆文学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5 杨文榜;柳宗元及其诗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立兵;论《毛诗正义》的学术成就[D];扬州大学;2007年

7 魏强;李梦阳何景明诗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李然;乾隆三大家诗学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石天飞;乾嘉诗人舒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雪根;清代吴江诗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文周;晚清民国吴虞诗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陈婷婷;邓廷桢诗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姝;汪莘诗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贺莹;南宋王炎诗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陈阳阳;唐宋鹤诗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桔松;清末民初三多诗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7 冀颖洁;俞樾诗词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鞠婷;韩淲及其诗词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莫岸洪;满族诗人承龄诗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卢宽慧;宋代“平淡”诗学观探微[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晚清民国吴虞诗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9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49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e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