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怎么死的_《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试析李大钊的理想人格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江西师范大学》 2012年
试析李大钊的理想人格观
王卓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同志,在探寻国家救亡道路的同时又有着对自身价值和人格理想的寻求,并形成了他的理想人格观。李大钊理想人格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的价值追求、追求真理的人生目标、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精神和做到人际关系的群己统一这四个方面内容。李大钊理想人格观的主要特征包括他对道德基础的破旧立新,在理想人格实现途径上的中西融合和对待传统理想人格范型上的以古鉴今这三方面。李大钊的理想人格观对他自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解决了他思想中的两对冲突,同时李大钊的理想人格观也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人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092;K82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力克;论李大钊的自由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6期
2 毛庆;屈原与中华民族精神[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3 高文汉;;朱舜水的思想及其对日本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徐曼;;李大钊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探析[J];理论月刊;2008年02期
5 韩东育;;朱舜水在日活动新考[J];历史研究;2008年03期
6 翁志鹏;;“经邦弘化 康济艰难” ——纪念朱舜水逝世310周年[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7 吴汉全;1912~1920年间李大钊对国民性问题的探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8 江俊伟;孙中山和李大钊国共合作思想异同比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12期
9 赵传海;李大钊对国民性的反思[J];史学月刊;1990年03期
10 俞祖华;李大钊改造国民性思想述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习近平;[N];人民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国祥;李大钊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4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5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周德海;;论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体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包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联动型动力机制的精神实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李继武;;对人学五个“要义”和“以人为本”内涵的看法——与顾智明教授商榷[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5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6 马尔库塞;李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7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彭希义;;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基于贵阳花溪区彝族农民工群体的调查[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琳;;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三题论略[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少波;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7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绪印;陈独秀“改造国民性”的主张是正确的[J];探索与争鸣;1997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正荣;理想人格力量在教育管理中的效应[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0年05期
2 江华;从“新民说”到“新人说”──毛泽东理想人格的演变[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4年03期
3 曹晨辉;儒家的理想人格及其当代意义[J];新视野;1996年04期
4 李润霞;;“仁”的学说与理想人格的建构[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5 周永坤;;法官的理想人格[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11期
6 叶南客;论现代化进程中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落差[J];探索;1994年05期
7 于桂霞;道家理想人格及其现实意义[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8 何其二;;英雄崇拜与理想人格塑造[J];桂海论丛;2011年02期
9 金绪泽;略论现代理想人格的塑造[J];思想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10 张玲玲;论时代精神与当代青年理想人格塑造[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善侃;;社会转型期的理想人格塑造[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2 刘纪荣;;谭嗣同与清末理想人格追求思潮[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3 张艺馨;;免费师范生的理想人格塑造和心理素质的优化[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丁祯彦;;儒家的理想人格和现代新人的培养——兼谈冯契“平民化的自由人格”[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5 江华;;论社会转型中变态人格的预防途径[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陈朝宗;;论高校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5年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朱义禄;;儒家“成人之道”发微[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苏琪;;中国文人的理想人格与中国山水艺术的发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伍光辉;;船山理想人格论的形象诠释——王夫之《龙舟会》主旨新探[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10 李荣;;孔子的君子理论[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岚;[N];解放军报;2003年
2 刘微;[N];辽宁日报;2000年
3 张晓耘;[N];文艺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董毅然;[N];北京科技报;2005年
5 许波;[N];北京科技报;2005年
6 许兰;[N];北京日报;2006年
7 徐忠友;[N];吉林日报;2008年
8 付克浪;[N];经理日报;2004年
9 宋志明;[N];光明日报;2006年
10 陈依元;[N];文汇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海桃;唐代女性理想人格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2 李锦招;人的成长和人格理想——冯契智慧说与霍韬晦如实观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郭凤莲;湖湘文化与毛泽东早年理想人格的形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曾红;传统人格的结构转换和现代延伸[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虎林;当代人格教育的理论求索与时代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万勇华;庄子的理想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秀莲;论人格的文化生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林双泉;传承、颠覆与超越[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同辉;中体而西用,返本以开新—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肖南龙;毛泽东建国后思想改造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春;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及其塑造[D];延边大学;2005年
2 周宏;《大学》的理想人格诉求[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陶华奇;儒家理想人格理念对我国行政人格的历史影响及其启示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汉新;追求精神自由[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春梅;理想人格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高晓虹;建国后理想人格演变与当前中国理想人格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欣;论大学生理想人格之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辛亚民;论《周易》的理想人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颖;先秦儒道理想人格思想之比较及现实意义[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胡芳芳;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试析李大钊的理想人格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8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58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