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宝林演唱_《山西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牛宝林歌唱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西大学》 2010年
牛宝林歌唱艺术研究
张晓琳
【摘要】: 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牛宝林,几十年一直以充满黄河风情的山西民歌为表现题材,积累了丰富的艺术财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以自己的演出实践为基础,形成自己的声乐教学体系,为山西声乐界培养了大量人才,为山西民歌的传承、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论文将以牛宝林为研究和探讨对象,以牛宝林演出、教学实践为文本,全面考察其艺术活动,梳理其所走过的声乐艺术道路,科学分析其演唱表演艺术风格,并对其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凝结的艺术经验进行总结。 论文正文主要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牛宝林的艺术道路。山西有着深厚的音乐文化土壤,培养了一大批歌唱家。作为土生土长的山西人,牛宝林在黄河文化和山西民歌的艺术滋养中,成长为优秀的歌唱家,坚定而自信地走过一条多彩的艺术之路。本章主要分四部分:1、童年的艺术启蒙,主要叙述其童年时在家庭的熏陶下,激荡起艺术梦想的精神历程;2、艰辛的艺术探索,主要介绍其从参军到上海求学对艺术执着追求、艰辛探索的人生经历;3黄河文化的守望者,重点以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对山西民歌几次经典的演绎为事例,表达他对黄河文化的无比深情的眷恋;展示一个艺术家达到事业巅峰状态后,从容与淡定的精神境界。4、丰厚的艺术成果,全面总结其艺术成就。 第二部分:牛宝林的表演实践研究。牛宝林继承了中国戏曲表演的传统,向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借鉴了西洋美声的科学发声,充分尊重区域性人们的审美情趣,形成了他独具魅力的演唱风格。本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论证:1、浓郁的黄河情怀,集中展现山西民歌的地方特色;2、独特的声音表现力——润腔;3、成功地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4、善于学习借鉴和使用戏曲表现手段。 第三部分:牛宝林的教学理念研究。在牛宝林的艺术道路上有着三十多年的从教历程,他从自己的表演实践中不断总结,注重学生个性化嗓音的培养,提出声乐器乐化的理论,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丰富和发展了民族声乐的教学理论。 结论:牛宝林是山西民歌的骄傲,牛宝林用他的艺术实践诠释了一个艺术家的境界。他对山西民歌的经典表现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丰富和发展中国民族声乐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825.76;J60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景鹏;郑大昕钢琴教学艺术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卢秀峨;昔日《黄河歌手》牛宝林[J];国际音乐交流;1996年03期
2 朱凌云;王品素声乐教学初探[J];音乐研究;1998年04期
3 石惟正;;喻宜萱先生的声乐思想[J];人民音乐;2009年09期
4 王丽娜;哼鸣──快速启开声乐之门的金钥匙[J];中国音乐;2001年02期
5 欧阳义怀;哼鸣练习在声乐学习中的多功能效应[J];中国音乐;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海潮;李双江的艺术道路与演唱风格[D];河南大学;2004年
2 李吏;河曲民歌中的民俗文化解读[D];山西大学;2005年
3 吴俊廷;李谷一演唱风格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4 熊秋玲;才旦卓玛的歌唱艺术及其贡献[D];河南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昕昕;;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形象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杨留兵;薛军;;标题音乐与19世纪浪漫乐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刘文荣;;“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论声乐艺术之美及四大系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3期
4 付敏;;大学生音乐审美教育浅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5 李翠萍;;论“联想”在交响音乐中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6 纪锦霞;;论音乐的社会功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7 许凤;;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罗伯特·舒曼标题音乐的文学思维分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郭占茹;鼻腔共鸣的感知与训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黄铨剑;评《琵琶行》中的音乐美学思想[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黄晓钟;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J];保定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莉;;创造是音乐的生命,音乐促进我们创造——简论音乐教育与创造能力培养的关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韩梅;;张扬个性,追求风格——由《七子之歌》教学导入设计引发的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2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思琦;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邹燕凌;中国汉传佛教梵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邓兰;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徐美辉;20世纪湖南音乐家群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范晓峰;音乐理解现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9 叶红旗;台湾高山族乐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10 吴佳;感性声音结构并审美判断形成的感性契机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一丁;浅析高师视唱练耳学科发展中的音乐审美心理[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泓阳;对民族歌剧《白毛女》中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唱段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爽;从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op.116-op.119看其创作风格及演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英;北华大学师范声乐教学现状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唐寅玲;莫扎特第十一首钢琴奏鸣曲(K.331)第一乐章表演解释的差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林浦凤;声音训练在合唱中的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徐青;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合唱指挥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初步构想[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徐丽红;论“怡情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临舒;巴赫《恰空舞曲》四个音响版本表演创造的合理性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迈克·约翰逊;孙佳怡;;国际钢琴比赛之现状[J];钢琴艺术;2010年08期
2 步玉琴;中国钢琴作品在高师教学中的必修地位[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王艺红;;多元智能理论与高师钢琴集体课教学改革[J];中国音乐;2006年04期
4 孟建军;;沈文裕:欲与世界钢琴大师试比高[J];乐器;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丹曦;论高师钢琴的体验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付安;沈乃凡教授及其钢琴教学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3 周险峰;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方法在少儿钢琴教学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徐明哲;李元庆音乐生涯、成就与贡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秀文;唱支山歌给党听——访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玛[J];当代电视;2001年10期
2 周亨芳;论中国唱法的风格类型及艺术特征[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3 张繁华;歌唱中的情感表现[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4 余惠承;建国以来民族声乐理论研究文献回顾[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柴志英;重复的魅力 军旅抒情歌曲《再见吧!妈妈》的艺术特色[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杨曙光;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定位与发展[J];音乐研究;2001年03期
7 朱凌云;王品素声乐教学初探[J];音乐研究;1998年04期
8 梁佶中;民族声乐的润腔艺术[J];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5期
9 庄志霞;为母亲而歌——记藏族作曲家美朗多吉[J];民族团结;1998年08期
10 张连葵;论少数民族声乐演唱的艺术特征及发展[J];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明政;;高原上的天籁之音山西民歌[J];民族音乐;2006年06期
2 王暕;;民歌与戏剧的关系[J];剧作家;2007年04期
3 楚娟;;一席乡情的盛宴[J];工会博览(艺苑版);2007年Z1期
4 ;部分地方民歌介绍[J];黄河之声;2009年05期
5 曹建新;王鹏;;唱享山西:2年与60年的较量[J];旅游时代;2009年Z2期
6 李煥之;調式研究(續)[J];人民音乐;1950年03期
7 马金星 ,孙绰;华主席住过我们家[J];人民音乐;1978年01期
8 卫世诚;《<东方红与山西民歌>》读后[J];人民音乐;1993年01期
9 陈世宾;;民歌调式交替中的八度分置现象[J];黄河之声;1995年06期
10 唐永葆;山西民歌《十二月花》音乐学分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彦;;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基础和声》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孙晓红;闫涛;李福学;;“团队化教与学”教学方法探讨[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爱华;;中美合作矿工安全培训中教学理念与教学技术的创新模式[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坚;高井祥;孙正明;;地球空间信息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A];全国测绘学科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会锋;;Book 4 Unit 8 Save Our World Lesson 63 Garbage Is Interesting![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李堉业;;关于办好民办培训性外国语教育机构的认识和实践[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7 伊晓东;;实验教学质量控制和规范化管理模式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8 蔺洁;韩连茹;;如何在一堂演示实验课中实施创新培养[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9 赵晓华;杨孝宽;贺玉龙;曹静;;浅谈上好每一堂课[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10 栾蓉;高燕;李晓琴;;PBL在建筑数字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中国教师报;2003年
2 ;[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涂涂;[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郭扶庚;[N];光明日报;2007年
5 李小燕;[N];甘肃日报;2007年
6 天津市静海一中副校长 张希彬;[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黄梅县教研室主任 黄拾斤;[N];黄冈日报;2008年
8 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 苏建宏;[N];中国体育报;2008年
9 窦杰然 陈桂芹;[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尹慧明;[N];衡阳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一鸣;数学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吴德芳;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闫守轩;论教学中的生命关怀[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轶芳;交往教学理论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家起;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司成勇;从“学答”走向“学问”[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玲;美国知识观转型与大学本科教学模式变革之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琳;牛宝林歌唱艺术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2 李俊;论中学语文教材中爱情诗歌的教育功能[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婷;对新疆部分高校数码钢琴集体课的调查与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春琴;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探索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桂辉;小学优秀教师实践智慧的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苑文颖;四部键盘和声译著的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7 金敏华;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赵倩;对外汉字教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雷雪;教学的道德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苗茂林;山西民歌的音乐技术现象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牛宝林歌唱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9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59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