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基于教育背景的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人物类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01 14:09

  本文关键词:基于教育背景的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人物类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武汉理工大学》 2013年

基于教育背景的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人物类型研究

李婉琳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研究逐渐深入的发展趋势,采取“以人带史,以史带人”人史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近代城市规划人物。从教育背景入手,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近代城市规划人物的形成过程及近代城市规划的起源与发展。对厘清城市规划发展的脉络,进一步丰富完善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研究体系有积极的意义。 近代城市规划活动的成果,主要包含文化活动——论著、教育、文化传播等活动,及实践活动——规划文件的编制、城市法令的颁布两个方面。因此,从这些成果入手,整理出近代与城市规划人物相关近700人,通过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分析他们对近代城市规划起的作用及影响,确定了其中187人,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以国内外近现代城市规划教育情况为准则,对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人物进行分类。提出近代城市规划人物可以分为:规划建筑类、工程类、法政经济类及其他类。 规划建筑类人物作为城市规划的专业人才,他们的出现保证了近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专业性,并且是推动城市规划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对城市规划的研究重点带有专业的艺术性,着重城市形态的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以及标志性建筑设计。 工程类人物在近代城市规划人物中所占比例最高,其工作区域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城市规划实践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其城市规划思想中带有强烈的实践性与技术性,主要表现为城市功能布局的合理性。 法政经济类人物在近代主要从事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决策者,他们对市制的建立、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的形成,起到推动的作用。保证了近代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能够顺利推广并发展。 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这些城市规划人物的教育背景研究,不难发现,近代城市规划人物所受教育涉及专业众多、领域广泛,主要受到欧美及日本的城市思想影响。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术,投身到近代的城市建设中,为近代城市的发展、城市规划学科的形成、城市建设技术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825;TU984.2-0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1.1 课题选取与缘由10-11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2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12
  • 1.3.1 研究对象12
  • 1.3.2 研究内容12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12-15
  • 1.4.1 研究方法12-13
  • 1.4.2 技术路线13-15
  • 1.5 既往研究综述15-20
  • 1.5.1 相关研究统计15-19
  • 1.5.2 研究发展状况19-20
  • 1.6 创新点20-21
  • 第二章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人物的分类21-29
  • 2.1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人物概述21-23
  • 2.1.1 对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人物的界定21-22
  • 2.1.2 对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人物的统计22-23
  • 2.2 关于分类依据——教育体系中与城市规划相关的专业23-27
  • 2.2.1 国内的城市规划教育24-26
  • 2.2.2 国外的城市规划教育26-27
  • 2.3 关于城市规划人物的类型27-28
  • 2.4 小结28-29
  • 第三章 基于规划建筑类人物的分析29-38
  • 3.1 人物统计29-31
  • 3.2 各专业代表人物31-35
  • 3.2.1 城市规划31-32
  • 3.2.2 建筑学32-34
  • 3.2.3 园林专业34-35
  • 3.3 规划建筑类型特征分析35-37
  • 3.3.1 主要受到英美的影响35-36
  • 3.3.2 依托于建筑学的教育设置36
  • 3.3.3 知识结构丰富36-37
  • 3.4 小结37-38
  • 第四章 基于工程类人物的分析38-48
  • 4.1 人物统计38-41
  • 4.2 各专业代表人物41-44
  • 4.2.1 土木工程41-42
  • 4.2.2 铁路、道路工程类42-43
  • 4.2.3 卫生工程43-44
  • 4.3 工程类人物特征分析44-47
  • 4.3.1 城市建设需求下的涌现44-45
  • 4.3.2 国内城市建设技术成熟45-46
  • 4.3.3 近代城市规划的主要决策人46-47
  • 4.4 小结47-48
  • 第五章 基于法政经济类人物的分析48-56
  • 5.1 人物统计48-51
  • 5.2 专业构成51-53
  • 5.2.1 市政学51-52
  • 5.2.2 政治经济学52-53
  • 5.3 法政经济类人物特征分析53-55
  • 5.3.1 日本与美国的影响53-54
  • 5.3.2 市政学带来的城市规划思想启蒙54-55
  • 5.4 小结55-56
  • 第六章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人物类型群体分析56-65
  • 6.1 近代城市规划人物的形成途径56-58
  • 6.1.1 市政学的转变56
  • 6.1.2 建筑与工程的跨界56-57
  • 6.1.3 城市规划专业的出现57-58
  • 6.2 近代城市规划人物的活动及贡献58-60
  • 6.2.1 市制的建立58
  • 6.2.2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58-59
  • 6.2.3 重要的城市规划构想59
  • 6.2.4 城市规划知识的传播59-60
  • 6.3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人物的城市规划思想意识分析60-64
  • 6.3.1 城市规划是工程技术——中国人的“实用”思想60
  • 6.3.2 西方思想为主导——时代赋予的潮流趋势60-62
  • 6.3.3 城市规划是各专业的通力合作——实践下的思想成果62-64
  • 6.4 小结64-65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65-68
  • 7.1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人物的历史总结65-66
  • 7.2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人物的后续研究66-68
  • 参考文献68-72
  • 致谢72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畏;崔煜;;长春满铁附属地的城市规划活动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2 ;陈占祥教授谈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1991年01期

    3 李百浩,韩秀;如何研究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J];城市规划;2000年12期

    4 李百浩,熊浩;近代南京城市转型与城市规划的历史研究[J];城市规划;2003年10期

    5 谭纵波;论城市规划基础课程中的学科知识结构构建[J];城市规划;2005年06期

    6 李东泉;周一星;;青岛的历史地位及其城市规划史研究的意义[J];城市规划;2006年04期

    7 何流;文超祥;;论近代中国城市规划法律制度的转型[J];城市规划;2007年03期

    8 孙施文;近代上海城市规划史论[J];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02期

    9 李百浩,王西波;济南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2期

    10 李百浩,吕婧;天津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860-1949)[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斯辉;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郭建;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文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路中康;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喻婷;近代武汉城市规划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邱红梅;董修甲的市政思想及其在汉口的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卫莉;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建筑学的体制化[D];山西大学;2004年

    4 房忠婧;满铁与东北殖民地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冯吉红;晚清留学生地理分布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6 何刚;近代视角下的田园城市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吴皓;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城市规划思潮的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邱瑛;中国近代分散主义城市规划思潮的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胡江伟;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中的传统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忠;试论近代长江下游城市经济功能结构的变迁[J];安徽史学;2002年01期

    2 张亮;;皖江流域城市空间结构拓展差异比较——以近代转型前后安庆、芜湖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3 史俐俐;储金龙;顾康康;;安庆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及其优化对策[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王琳;近代城建史研究的意义探讨[J];安徽建筑;2005年03期

    5 马陵合,廖德明;张静江与淮南铁路——兼论淮南铁路的经济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潘荣华;杨芳;;民国时期上海成为西医传播全国中心的社会动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7 徐勇;;中国海岸城市带形成与新世纪地缘政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陈晋文;论三十年代对外贸易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王煦;;三十年来北京近代市政建设研究述评[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10 赵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西部城市的发展[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超;张靖华;;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历史城镇及其价值评估和比较[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伍国正;;古城形态及其文化景观研究的意义与综合性特征——永州古城形态演变及其历史文化景观研究[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3 赵刚;王唯山;;城市历史街区的潜力挖掘研究——以厦门旧城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刚;王唯山;;基于传统消防功能再生的历史街区消防问题研究——以厦门旧城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侯丽;徐素;;我国城市规划教育事业的八十年发展历程——兼论问题与挑战[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袁媛;邓宇;于立;;英国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及对中国的启示——以卡迪夫大学等四所大学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志宏;王剑平;;从华侨园林到城市公园——闽南近代园林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8 郑志文;;城市规划工作的思想和体制障碍分析[A];构建和谐社会的城乡规划——2005年全省城乡规划论文竞赛获奖论文集[C];2005年

    9 何海兵;;人口汇聚与近代上海的崛起[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10 陈希亮;;公葬陈天华、姚宏业日期补证——兼考姚宏业生年卒日[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钱海平;以《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为资料源的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董菲;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阮娟;三山叶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端木山;江南私家园林假山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曾忠忠;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谢永栋;南京国民政府中央信托局研究(1935-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瑛;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彭历;北京城市遗址公园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荣鑫;大连近代历史文化变迁与城市风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旭辉;秦都移异与秦的崛起和统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曾伟;《筹办萍乡铁路公牍》整理与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庄宁;青岛举办世界沙滩足球赛的可行性分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云;黄乃裳与近代福州报刊的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洁;小城镇水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尚晶;济南泉水聚落形态特征的保护与更新[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8 齐念一;低碳概念在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运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9 郑雪霞;郭忠恕及其界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徐瑶;南京总统府中轴线建筑组群空间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红,宋浩;实用主义的基本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王英杰;大学校长与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哈佛大学的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05期

    3 张家勇,李敏;浅析美国大学校长高薪现象[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4 谷贤林;校长与一流大学的形成和发展: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5 王福友;;从“校园契约”看美国大学校长的社会责任[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6 王英杰;大学校长与大学办学方向──麻省理工学院的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03期

    7 孙冬虎,王均;1928~1948年北平日侨的数量及其作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8 楼庆西;梁思成、林徽因与北京城市规划[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9 宋卫忠;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间近代建筑与社会心理[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郭德红;;美国著名大学校长的整体知识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宗灏;;外滩人文地理和建筑历史的变迁[A];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健;[N];科技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星;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D];厦门大学;2004年

    2 黄立;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1965)[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魏枢;《大上海计划》启示录[D];同济大学;2007年

    4 陈晓恬;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D];同济大学;2008年

    5 郭建;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文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申;厦门近代城市与建筑初论[D];华侨大学;2001年

    2 邱红梅;董修甲的市政思想及其在汉口的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黄立;广州近代城市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薛春莹;北京近代城市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熊浩;南京近代城市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黄亚平;上海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及其范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王西波;济南近代城市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冯铁宏;庐山早期开发及相关建筑活动研究(1895-1935)[D];清华大学;2004年

    9 陈静远;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中社会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吕婧;天津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海漪;南通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历史研究系列之二:南通近代城市建设编年史[J];华中建筑;2004年06期

    2 蔡晴,姚赯;南京近代城市住宅评述:1930-1949[J];南方建筑;2004年05期

    3 于海漪;南通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历史研究系列之三:南通近代城市建设发展(1895-1911)[J];华中建筑;2005年02期

    4 杨宇振;论近代城市建设发展研究的多维因子——以近代重庆城市为例[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朱星平;奚江琳;张冰;;中国近代城市建筑防空研究回溯[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6 范小鸥;;长春近代城市规划解析[J];规划师;2008年03期

    7 杨秉德;池从文;;中国近代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研究[J];华中建筑;2010年09期

    8 崔煜;莫畏;;长春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马秀芝;;广州近代城市面貌及建筑形式[J];华中建筑;1987年02期

    10 王绍周;;上海近代城市的演变[J];华中建筑;198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宇;张路;刘忠刚;;沈阳近代城市发展转型与空间演进研究(1898-1945年)[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百浩;李巨川;潘华;;王信伯与沙市近代城市建设[A];建筑史论文集(第15辑)[C];2002年

    3 李晓宇;刘忠刚;张慧玲;林莉;;沈阳太原街地区近代城市建设史研究(1898-1948年)[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松;李文墨;;近代城市的风貌保护区研究——以天津为例[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5 周铭;;伦敦、巴黎近代城市发展历程比较探析[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百浩;韩秀;;如何研究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7 李百浩;;中西近代城市规划比较综述[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8 徐怡芳;王健;;广州市近代城市设计与聚居空间形态研究[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扶小兰;;近代城市文化娱乐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之变迁[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川;刘瑞刚;;哈尔滨道外区近代城市建筑立面的文化特色浅析[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 侯欣一;[N];深圳特区报;2012年

    2 张树枫;[N];青岛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邹涵;香港近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研究(1841-1997)[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彩;重庆近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研究(1876-1949)[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郭建;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文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镭;杭州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897-1949)[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吴巍;福州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844-1949)[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李婉琳;基于教育背景的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人物类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李季;广西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郭建;中国近代城市规划范型的历史研究(1843~1949)[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邹涵;1945年前香港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杨雁;澳门近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1845-1999)[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胡江伟;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中的传统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吕婧;天津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李佳;程天固与广州近代城市规划建设[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教育背景的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人物类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1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61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d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