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高校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创新环境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2 11:47

  本文关键词:高校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创新环境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西医科大学》 2010年

高校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创新环境实证研究

刘小敏  

【摘要】: 研究目的 以高校“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所属高校为研究对象,对我国高校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创新环境进行实证研究,为我国一流青年科学家的战略管理提供有益参考,为国家科技政策和人才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研究对象 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院士合计样本不少于30个,用比较筛选法非随机选取不同地域、不同特点的三所具有代表性高校为实证研究对象。根据本项目组前期所作“我国高校生物医学基础研究与人才生产能力关系研究”,确定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为实证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应用文献分析法、理论分析法、专家组讨论法,探讨构建高校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基本原则;用专家组讨论法拟定指标并确定内涵,确定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用评价指标体系和问卷调查法进行高校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创新环境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 1.构建出我国高校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专家咨询及数轮专家组讨论,最终确定4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和49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2.不同地区优秀青年人才的数量和发展不均衡。三所高校在获得科研资助能力上具有较强实力,科学基金总额较大,且能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速度。但青年科学基金增长速度缓慢,远低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青年科学基金的增长速度。优秀青年人才的后续发展值得关注。 3.科研评价制度科学性满意度不高。超过一半科研人员对科研评价制度的质疑必将制约科研创新的持续进行和潜能的有效释放。 4.缺少高级研究人员是科研团队的合作与发展的最大困难。研究群体的人际关系环境评价表明,团队或群体之间的关系存在一些问题。获得好的课题组成员和留住好的课题组成员是当前研究团队面对的首要问题,制约着团队的进一步发展。 5.国际学术交流频率和满意度相对上升。调查群体与国外交流频次明显增加。同时,对学术交流的满意度方面,相对于对国内同行的交流满意度,对国外同行的交流满意度较高。 6.影响国际学术交流的原因复杂。影响青年科学家国际学术交流的最主要因素是时间和经费,其次语言沟通和文化背景也起着重要的影响。相比较于国内交流,国际交流更需要在多方面促进,引导青年人才成长。 研究结论 1.构建并初步验证了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通过对三所高校的实证分析,验证了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和科学性。 2.东西部高校生物医学学科创新外环境差距仍然较大。西部高校在获取资助、条件基础、人才建设方面与东部高校有较大的差距,高级人才保有量不足,缺少大的科研项目,学术交流不够活跃。并且,这种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3.吸引和保留优秀研究组成员是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研究团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4.科研评价制度的科学性有待提高。对科研评价制度各方面调查的结果显示,青年科学家对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评价持怀疑态度。 5.一流青年科学家在国际学术交流频次上有所增加,但持续增长则需要在多种因素上共同促进。 建议 1.平衡成果产出与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2.持续优化评价制度与方法。 3.探索基础研究青年科学家长效激励机制,吸引优秀科研人才。 4.评估职业倾向和职业能力与基础研究需求的匹配程度,有效结合职业兴趣与高校目标。 本研究创新之处 1.构建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2.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高校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创新环境系统进行实证研究。 继续开展本研究的设想 1.进一步科学完善评价指标体系要素。 2.扩大实证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826.2;R19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前言10-11
  • 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11-12
  • 研究对象11
  • 资料来源11-12
  • 研究方法12-13
  • 一.文献分析法12
  • 二.专题组讨论法12
  • 三.问卷调查法12
  • 四.定性研究分析12
  • 五.定性与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2-13
  • 第一章 高校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创新环境相关理论的研究13-20
  • 1.1 相关概念界定13-15
  • 1.2 高校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创新环境研究的进展15-17
  • 1.3 高校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创新环境研究存在的不足17-18
  • 1.4 高校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创新环境研究的基本思路18-20
  • 第二章 高校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创新外环境的实证研究20-39
  • 2.1 高校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创新外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0-24
  • 2.2 高校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创新外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分析24
  • 2.3 高校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创新外环境状况24-34
  • 2.4 高校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创新外环境综合评价34-37
  • 2.5 讨论与小结37-39
  • 第三章 高校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创新内环境的实证研究39-47
  • 3.1 高校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创新内环境问卷调查设计39-40
  • 3.2 高校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的创新内环境状况40-45
  • 3.3 讨论与小结45-47
  • 第四章 讨论与总结47-52
  • 4.1 讨论47-49
  • 4.2 结论49-50
  • 4.3 建议50-51
  • 4.4 本研究的创新点51
  • 4.5 继续开展本研究的设想51-52
  • 参考文献52-54
  • 综述54-61
  • 个人简介61-62
  • 致谢62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亚兰;;美国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经费投入与产出相关性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08年05期

    2 宣仕钱;;创新素质的内环境与外环境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2期

    3 郑兴东;刘源;陆伟;;高等医学院校科研投入产出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年06期

    4 杨立岩,潘慧峰;人力资本、基础研究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5 吴惠国;论技术创新的内环境[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付微;秦书生;;拔尖人才的能力结构探析[J];科学与管理;2007年01期

    7 张寓景;陈馨;任旭峰;;Establishment of an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ng outstanding biomedical scientists for science foundation of Shanghai[J];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2007年03期

    8 李淑慧;沙淑清;;美国大学人事特点研究及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2006年02期

    9 晏如松;;高校科研管理的系统论视角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1期

    10 马强;付晔;郑志雯;;我国大学研究经费来源与学术独立[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唐景莉 杨晨光;[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张炳升 本报通讯员 李春淼;[N];光明日报;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耀兴;陈政辉;;高支模架施工安全性的模糊综合评价[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2 钟小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电缆火灾危险性评价[J];安防科技;2010年03期

    3 杜世平;汪建;马文彬;;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校园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4 马玉香;刘青广;张云;;乌鲁木齐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5 袁昌洪;刘文军;王世华;刘方;景利民;;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的农业气象动态预测模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6 雷均;郑钦玉;张云兰;罗明亮;;重庆市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7 巩加芳;潘涌璋;;广东省农业经济发展主要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8 刁占峰;张丹;张同军;;基于粗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水质指标约简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9 刘晓敏;杜纪壮;程福厚;王慧军;;华北区耗水型果树节水技术集成模式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10 黄灏然;俞守华;区晶莹;;农产品批发市场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铁钧;孙小年;姜彩良;;基于用户满意度的高速公路服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探究及应用[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靳奉祥;丁世飞;王健;;基于熵权的主成分投影决策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衣伟婧;张淑华;;我国大学创新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刘云;樊威;刘喜珍;;数理科学创新研究群体运行状况分析及资助政策建议[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胡鹏;刘玉洲;;范数灰色理论在煤矿事故影响因子综合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吴晓东;;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创造峰值研究[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高峡;;学术交流基础:学术三要素[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滕福星;扈先勤;;学术交流是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一项重要工作[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高峡;;科技社团的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来自历史的启示[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吕雯;刘松年;张太玲;;基于互联网的学术交流初探[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赵琪;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曹静;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丁宝成;煤矿安全预警模型及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5 黄光辉;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钱一武;北京市门头沟区生态修复综合效益价值评估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王汉熙;面向科学出版的科学信息本体结构及其生成与发布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林建明;转型期地方政府扶持对企业研发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梁隆斌;东亚货币一体化的经济基础扩展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张秀芬;复杂产品可拆卸性分析与低碳结构进化设计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倩;关于构建上海市商业性体育赛事市场景气指标体系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吕巍;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卢尚坤;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陈亮;煤层渗透性评价模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孙丽君;基于畅通可靠性分析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优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林建勇;儒风泰山卷烟市场导入项目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游慧彬;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估体系的优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霍徐强;湖南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唐琴;L大学分级分模块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设计[D];兰州大学;2010年

    10 赵婷婷;辽宁港口物流发展的分析与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彭颖红;;试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管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刘忠学;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发展及现状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3 郄海霞;;美国主要研究型大学教师队伍管理的特点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4 丹尼尔·W·朗恩,施晓光;“世界级”大学是比较出来的吗?[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5 李森;美国大学的人才评价[J];中国人才;2002年11期

    6 谷国锋,滕福星;区域科技创新运行机制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4期

    7 张秀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教育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李嘉曾;拔尖人才基本特征与培养途径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梁文平;基础研究与今日中国化学[J];大学化学;2003年06期

    10 贾亚男;关于区域创新环境的理论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非;;我国英语写作实证研究:现状与思考[J];中国外语;2005年01期

    2 郭力;;BE动词习得实证研究概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张颖莹;;一项关于词汇学习策略对英语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4 罗曼;;“同性恋”研究文献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贾正选;张小波;陈文杰;;教师—学生型教学模式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影响[J];太原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6 王静;;高职院校男女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魏亚北;陈卫国;;标准分数在英语专业测试成绩评价中的应用——以昌吉学院外语系本科2004级学生八门课程的成绩分析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郭春宁;;高职外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核心内容浅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9 王志敏;;网络环境下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调查与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10 黄卓越;走向内在研究的国学[J];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雁;;国际航运企业业绩评价实证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崔新锋;;低碳经济视角下贵州省人居环境与能源消费关系实证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3 姜光磊;;基于宏观视角的消费需求实证研究[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4 刘莉亚;;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差异化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5 龙立荣;陈雪玲;;论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赵伶俐;;当代中国青年审美价值观实证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童莹娟;王乔君;;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8 李素云;赵京生;;试论王清任是经络实证研究的开创者[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2009年

    9 彭国胜;;农民对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观体验与政府信任的构建——基于贵州省的实证研究[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何远梅;;对体育营销中品牌社群的消费价值实证研究[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通证券研究所 娄静;[N];证券时报;2001年

    2 魏德东;[N];中国民族报;2008年

    3 东证期货研究所 陆兼勤 徐珏;[N];期货日报;2009年

    4 ;[N];中华新闻报;2000年

    5 钱建强;[N];光明日报;2009年

    6 郝文明;[N];中国审计报;2002年

    7 张燕;[N];中国审计报;2005年

    8 魏德东;[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N];期货日报;2004年

    10 江洪波;[N];中国证券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书彦;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彬;基于绿色采购的制造企业供应商选择与绩效关系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谢鹏扬;区域农业产业化非均一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吴玲;中国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实证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金涛;利率、股价和汇率关联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杨丽丽;国际化与企业绩效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7 王革平;中国金融市场最优均衡理论与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4年

    8 蒋东仁;论产业集群及其成长中的政府行为[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9 杨薇;转型经济下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赫凤杰;公司资本结构战略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胸腔闭式引流系统效能评价体系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2 陈志勋;专利预警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实证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天保;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赵洋月;国家档案馆公共服务评价体系设计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刘小敏;高校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创新环境实证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6 黄河;成都市城市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1年

    7 吴君;北京市CBD地区白领员工“过度劳动”状况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罗燕婷;安徽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D];安徽大学;2007年

    9 罗代晏;“TDIPD”开发项目投资决策分析与评价[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10 张西奎;产业集群人才集聚与人才引力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高校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创新环境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1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71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d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