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晚清规劝子女的家训_《辽宁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15 23:13

  本文关键词:两宋时期家训演变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辽宁大学》 2012年

两宋时期家训演变探析

冯瑶  

【摘要】:本文以两宋时期家训为研究内容,对比两宋时期不同的家训著作,分析家训在宋代的发展状况,论述家训在宋代的演变过程。 全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概述两宋时期家训的发展状况。首先简述宋代以前家训的发展情况。重点分析宋代家训繁荣的概况以及繁荣的原因。这是文章的引子,通过对宋代家训的整体了解,,为下文宋代家训的论述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北宋时期家训的发展。两宋时期家训的发展演变历经北宋、南宋两个时期。北宋时期家训以仕宦家训为主,这一时期仕宦家训涌现,代表作有司马光的家训、范仲淹的《义庄规矩》、贾昌朝的《戒子孙》、包拯的家训、苏轼的训子诗等等。 第三部分:南宋时期家训的发展。家训发展到南宋,实用型家训增多,《袁氏世范》是家训转型的代表作,此后实用型家训涌现,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是实用型家训的代表作。 第四部分:两宋时期家训演变特征。通过前两部分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探索两宋时期家训演变的趋势特征。家训演变的特征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一部分是文章的结论部分。 通过上述论述,可以对宋代家训的发展演变过程和演变特征有清晰的认识,宋代家训的繁荣以及演变的特征反映了时代的变化。通过家训的视角可以看到宋代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4;K820.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少锦;中国古代商贾家训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龙登高;略论宋代士大夫家庭的经济生活[J];史学月刊;1991年04期

3 陈延斌;论陆游的“诗训”教化及其特色[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徐秀丽;中国古代家训通论[J];学术月刊;1995年07期

5 陈延斌;中国古代家训论要[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6 王善军;范氏义庄与宋代范氏家族的发展[J];中国农史;2004年02期

7 吴传清;中国传统家训文化视野中的治生之学——立足于封建士大夫家训文献的考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封娟;《袁氏世范》家庭伦理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玉斌;徐庆君;;谈尚和心理与和谐社会建设[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3期

2 沈超红;揭观德;;“关系”的现实效用内容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04期

3 黄燕;吴婧婧;魏向宇;;泛家族主义视角下中层管理者满意度研究——以潮汕地区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6期

4 赵明学;中国与西方语言哲学观刍议[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5 王升平;;法国小农政治心理生成的政治生态分析——基于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的反思[J];攀登;2012年01期

6 陈昌珠;曹魏自耕农经济的恢复与发展[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7 巩聿信;;论《金瓶梅词话》中的数术文化描写[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梁勇;梁辰霄;;“玉匣”与“玉衣”义项再考——兼与王仙波先生商榷[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王增学;;唐代徐州籍作家生平创作述略[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楚爱华;范治梅;;以《明史·舆服制》等为参照看西门家族的服饰描写[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谢名家;;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4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5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万明;;明代税票探微——以所见徽州文书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7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8 李炯标;;浅析后农业税时代乡村社会权威格局及其重构——合作主义的视角[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9 张虹;;“五脏相音”理论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顾建娣;;淮北的宗族与捻军的起源[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世昭;农村社区既有与新兴意见领袖的博弈[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郭倩;农村低保对象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胡昕宇;农民视角下的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5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陈艳艳;河南省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正平;论我国物业税的功能定位及税制选择[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冬霞;;浅析宋代家训的和谐因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熊瑜;朱熹家庭教育简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张邦炜;两宋时期的社会流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4 张邦炜,张敏;两宋火葬何以蔚然成风[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5 张晓敏;;宋代家训的新特点[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唐代剑;试论宋代大家庭的社会职能[J];社会科学;1993年07期

7 刘华;论家法族规的法律整合作用[J];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8 王日根;义田及其在封建社会中后期之社会功能浅析[J];社会学研究;1992年06期

9 岳庆平;传统家庭伦理与家庭教育[J];社会学研究;1994年01期

10 张国刚;;“唐宋变革”与中国历史分期问题[J];史学集刊;200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宋代家训中的经济观念[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马莉;宋代女子教育[D];河南大学;2003年

3 郅美丽;宋代蒙学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潘伟娜;宋代新编童蒙读物初探[D];四川大学;2005年

5 张淑生;宋代俗训与社会教化[D];河北大学;2006年

6 陈黎明;论宋朝家训及其教化特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郑艳;蓝田吕氏礼学思想及乡村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翟瑞芳;宋代家礼的立制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姚社;宋代家训中的妇女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付元琼;汉代家训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两宋时期哲学战线上反理学的斗争——读《简明中国哲学史(修订本)》两宋部分的体会[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6年10期

2 赵晓耕;;宋代的商(下)[J];深交所;2008年05期

3 崔见;;五代、北宋与南宋山水画风格比较[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09年05期

4 李铁松;潘兴树;尹念辅;;两宋时期瘟疫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初探[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崔永红;两宋时期青海地区经济状况探研[J];青海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6 张文;;社区慈善:两宋民间慈善活动的空间结构[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04期

7 王岩;;两宋文人渔父词创作及其隐逸心态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朱奎泽;;两宋乡村治理体系中的“团”与“社”[J];黑龙江史志;2009年22期

9 陈璐;;《村童闹学图》与两宋儿童教育[J];美术大观;2011年02期

10 李;中国文化的三次高潮[J];文艺争鸣;198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黛姮;;两宋时期的教育建筑——学校、书院、贡院[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六、七合辑[C];1994年

2 王冰雁;;大宋的科技为何在当时能够叫响世界[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黄秋润;;台湾郭氏风俗与百崎回俗关系[A];惠安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4 郭齐家;;略论宋代教育流派的勃兴及其教育思想的特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后记[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6 李蕾;;东至南宋关子钞版之拼合实验[A];东至关子钞版暨两宋纸币——两宋纸币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陈志云;;科举制度与两宋赣文化[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8 徐心希;;北宋闽北著名学者杨亿与大型类书《册府元龟》的编修[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梅花;;试述宋日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内容[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卞利;;明中叶以来徽州争讼和民俗健讼问题探论[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亚光;[N];团结报;2010年

2 上海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 金芷君 丁洁韵;[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3 鲁言;[N];中国黄金报;2009年

4 鲁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5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 副教授 丁政;[N];美术报;2010年

6 吴晓萍;[N];光明日报;2006年

7 林国妮;[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8 游上;[N];成都日报;2007年

9 李冀;[N];南京日报;2007年

10 中共浙江省委常委 杭州市委书记 王国平;[N];学习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仁群;两宋理学与道家思想[D];复旦大学;2005年

2 李华;法律视野下两宋与周边政权盟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刘云军;两宋时期东岳祭祀与信仰[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卉青;宋代契约法律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5 刘欣;宋代家训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6 周淑萍;两宋孟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7 陈晓莹;两宋时期关于五代十国史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石瑞丽;宋代官营工商业竞价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晓龙;宋代提点刑狱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10 李世宏;知识,传承与教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瑶;两宋时期家训演变探析[D];辽宁大学;2012年

2 张江波;两宋时期的隔扇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双鲁;《水浒传》视角下两宋时期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社会背景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4 孟庆欣;两宋时期碗的艺术探析[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5 高巍;古代农村货币赈济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谭皓文;两宋时期山水画中的建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高璇;两宋时期的海陆民间对外贸易[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尹娜;两宋时期江南的瘟疫与社会控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9 范伟;浓妆素抹两相宜[D];河南大学;2006年

10 刘红娟;从两宋时期四川地区道教石窟造像看道教神灵信仰特征[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两宋时期家训演变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6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76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0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