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工程地质学界宗师张咸恭先生
本文选题:工程地质学 + 张咸 ; 参考:《工程地质学报》2016年01期
【摘要】:正张咸恭先生是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先驱,也是工程地质学界的一代宗师。百龄长寿老人张咸恭先生宝贵的一生始终引领着工程地质学的前进。张咸恭先生是我国《工程地质学报》的名誉主编。如果说学报是学界的灵魂,则张老先生就是我国工程地质学的精神象征。在那坚定的理论联系实践理念的指导下,他不断地推动着工程地质学科和工程地质工
[Abstract]:Zheng Zhang Xiangong is a pioneer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a master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China. Mr. Zhang Xiangong's precious life has always led the progres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Mr. Zhang Xiangong is the honorary editor of the Chines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f the journal is the soul of the academic world, then Mr. Zhang is the spiritual symbo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China.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firm theory and practice, he constantly promoted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分类号】:P642;K826.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玉科;工程地质学发展与创新思路探讨之二——工程地质第一性资料的认识论[J];岩土工程界;2002年07期
2 靳德武;现代工程地质学的演变与发展[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郭见杨;工程地质学的走向特点[J];土工基础;2004年01期
4 郭见扬;工程地质学的地质属性[J];土工基础;2004年03期
5 黄鼎成;工程地质学的未来在中国[J];工程地质学报;2004年04期
6 施斌;;我国工程地质学发展战略的思考[J];工程地质学报;2005年04期
7 刘勇健;;工程地质学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5年04期
8 罗云菊;何跃;刘东燕;;工程地质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辩证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6年01期
9 乔世范;;提高工程地质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7年23期
10 潘文胜;;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思敬;;论工程地质学的核心价值[A];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年廷凯;杨庆;;关于工程地质学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3 王英浩;;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的教学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4 宋玉环;伍法权;;工程地质学成就与前景[A];2006—2007地质学学科发展报告[C];2006年
5 吴恒;;论城市工程地质学[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6 陈建平;;论城市地质学的基本问题[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7 丁恩保;肖远;;工程地质研究和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探讨[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三)[C];1992年
8 李广诚;;工程地质理论与理论体系探讨[A];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宏松;;中国石质文物保护中工程地质理论的实践与应用[A];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沈国俊;卢立志;;江苏省工程地质概况及今后工作意见[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本文编号:1913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91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