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l李雯词浪淘沙_《湘潭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30 18:26

  本文关键词:李雯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湘潭大学》 2013年

李雯词研究

魏广超  

【摘要】:李雯为明末清初重要词人,与陈子龙、宋徵舆并称为“云间三子”。李雯不仅是云间几社的骨干人物,而且是云间词派的中坚力量。云间词风由“云间三子”导源溯流,开启了清词的中兴。李雯作为云间词派的一员,词风清凄婉丽,特别是国变之后的词作,感慨故国,自伤身世,尤多凄苦,在云间词派中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本文以李雯词为考察对象,分四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对李雯家世及生平进行考证。主要从李雯家世与行年,云间三子的结交和唱和,李雯在复、几社中的地位和《蓼斋集》创作状况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二章,研究李雯词的内容与艺术笔法。将李雯词的内容大致分为闺怨恋情、咏物、感怀、题图、时令节气五个大类进行分类考察,立足文本,深入分析李雯词的主旨内涵。从抒情基调、意象群、词风、用典四个方面着手对李雯词的抒情笔法做出分析与总结。第三章,从题材、主旨、意象、词风等研究视域入手,将“云间三子”词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三子词题材趋同,意象多闺阁和自然景物,以及组合方式错落有致等共同特质。其中陈子龙词多风骚之旨,长歌当哭;李雯词经历国变之后,,多身世之悲;宋征舆词则前后期未出现明显变化。第四章,对李雯词学成就进行梳理与总结。结合陈子龙等云间派诸词人词论和李雯自身的词创作情况来对李雯词学观进行剖析,从中总结、归纳出李雯的词学成就及其重要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7.23;K825.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勇刚;;论李雯的《蓼斋词》[J];中国韵文学刊;2009年03期

2 李越深;松江几社与云间词派[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李越深;;论“云间三子”文学群体的形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金一平;;云间词派的复古主义词学理论[J];浙江学刊;2010年05期

5 刘勇刚;;论李雯的悲情人生与诗歌创作[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亚仁;略论李澄中《艮斋笔记》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共同题材[J];蒲松龄研究;2000年01期

2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韦乐;;狐妻故事中的才狐故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4 马振方;;《胭脂》《折狱》虚实辨析——兼谈《聊斋志异》中的真人假事小说[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5 邹宗良;解新颜;;“姑奶奶”、“关圣帝君”与“金龙四大王”——再论《醒世姻缘传》康熙年间成书说之不能成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4期

6 陈郑;;清初赋税事件对蒲松龄生活与作品的影响[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7 贺根民;;《四库全书》不收《聊斋志异》考析[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8 姚颖;;“双美共侍一夫”故事模式的背后——以《聊斋志异》和子弟书“志目”为例[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9 孙其香;;古老与现代的合奏——从《聊斋俚曲·穷汉词》中的叠音词谈起[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10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洪伯;;秦汉“稗官”考 秦汉基层机构的组织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3 宋娟;木斋;;从记录功能和叙事手法看《诗经》的散文性[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陈建农;;士族文化与六朝诗学的审美情趣[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则远;;略论“物感说”之“感”:文学创作的本源[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7 孙秋霞;;艺术类博物馆与青少年美育[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夏慧茹;;《说文解字》与中医基础理论[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怀宇;曹怀锋;;论《管子·地员》篇生态学价值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10 蒲霞;;论清代前期淮河流域航运的管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4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郭伟婷;吴潜任官庆元府时期词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园园;论戴望舒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贾文芝;万历朝的市民运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越深;;论陈子龙的词学思想[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李越深;松江几社与云间词派[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李越深;论《幽兰草》的创作、结集时间以及价值定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一平;;云间词派的复古主义词学理论[J];浙江学刊;2010年05期

2 柳文耀;;香草与美人,托意自幽深——《念奴娇·春雪咏兰》赏析[J];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02期

3 培军;;明末词人陈子龙[J];固原师专学报;1987年04期

4 李越深;松江几社与云间词派[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肖庆伟;;论云间宋氏家族词人与《倡和诗馀》[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王英志;陈子龙“婉约”说词例一则——简析《念奴娇·春雪詠兰》[J];名作欣赏;1983年05期

7 李越深;;论陈子龙的词学思想[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王英志;浓纤婉丽 寄兴深微——论陈子龙词[J];中州学刊;1990年02期

9 李越深;;论“云间三子”文学群体的形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武自强;;浅析陈子龙论词之真情与高雅[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晓华;;浅析龙榆生的词学观[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2 张显清;;陈子龙:晚明实学思潮的健将——兼论明清实学思潮的一些问题[A];明史研究第6辑[C];1999年

3 刘勇刚;;云间派文学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4 吕靖波;;2006年明代诗歌研究综述[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5 张宪博;;复社的政党化趋向[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6 张希繁;;联抗时期对伪军的工作[A];联抗战友忆联抗[C];1997年

7 徐江;;吴梅村的前期政治活动与诗歌艺术[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8 谢正光;;严嵩诗诣评价析论[A];明史研究第5辑——纪念李洵先生75诞辰专辑[C];1997年

9 张显清;;晚明心学的没落与实学思潮的兴起[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10 韦祖辉;;明遗民东渡述略[A];明史研究论丛(第三辑)[C];198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明;[N];光明日报;2002年

2 姚蓉 王兆鹏;[N];光明日报;2004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张双志;[N];中国文物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贺瑛;[N];安阳日报;2005年

5 胡晓明;[N];文汇报;2006年

6 肖志飞;[N];医药经济报;2008年

7 谭苏光;[N];人民政协报;2002年

8 吴超 顾雯 赵小芸 陆青青 金佩璐 白璇煜 张婷婷;[N];文汇报;2001年

9 宋庄;[N];工人日报;2006年

10 伍立杨;[N];检察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世斌;明末清初词风嬗变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2 吴思增;陈子龙新诗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越深;云间词派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张亭立;陈子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新;陈子龙诗文创作与文学思想[D];南开大学;2009年

6 马丽敏;俞樾文学创作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陈雪军;明清之际嘉兴梅里词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陆岩军;张溥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王恩俊;复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莫真宝;张溥文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广超;李雯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2 郑毅;云间词派中、后期创作状貌之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权惠娟;陈子龙词考论[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莉萍;陈子龙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戴文梅;毛奇龄及其词作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李耀宗;陈子龙诗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靳晓冰;凌廷堪词研究[D];安庆师范学院;2013年

8 刘琪莉;魏学渠及其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9 徐茂雯;陈子龙诗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10 王锐红;杜诏及其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李雯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9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99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6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