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周必大简历_《四川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19 09:29

  本文关键词:周必大年谱,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四川大学》 2007年

周必大年谱

李永丽  

【摘要】: 周必大(1126-1204),字子充,一字洪道,自號平原老叟,今江西吉安人。宋代是中華文學的高峰,活躍著眾多著名文學家,周必大算是其中獨具異彩的一位。 在政治上,他於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中進士後,一直在南宋朝廷任職,輔佐了高宗、孝宗、光宗三代君皇,官至南宋丞相,從政生涯50餘年。在文學上,他著有《益國周文忠公全集》200卷,其中包括《省齋文稿》、《平園續稿》、《省齋別稿》、《二老堂詩話》等24種。他的文學修養曾得到清代四庫館臣的高度評價:“必大以文章受知孝宗,其制命溫雅,文體昌博,為南渡後‘台閣體’之冠。考據亦極精審,歸然負一代重名。”在文獻學方面,他不遗餘力地致力於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術的發展,曆時四年,主持刊刻了宋代著名的四大類書之一的《文苑英華》,共一千卷,他還刊刻了《歐陽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錄》五卷。另外,他的書法也是渾厚剛勁,自成一體。周必大逝世後被追赠為太師,謐號文忠,宋甯宗親自題其墓碑曰:“忠文耆德之碑”。這樣一位“源深流洪,九流七略,,靡不究通”的全才,卻沒有他的年譜,不失為一件憾事。 要了解周必大的一生究竟是怎麼樣,我選擇了最直觀的方式——年譜。就微觀而言,年譜可以幫助我們把握他在朝為官、任職地方以及罷官返鄉等不同階段的為人處世、學術交往、思想變化等情況。就宏觀而言,年譜可以幫助我們瞭解當時的政治環境、社會風尚、思潮演變等情況。 本《年譜》的編撰力圖詳盡地再現譜主周必大仕途、生活和文學歷程,主要以《益國周文忠公全集》為據,參考正史、筆記等,並結合其子周綸為其所制《年譜》及同時代與其交友甚密之師長、友人的相關資料,俾以梳理成文,並參照南宋初年之時代大背景,對其生平及詩文進行系年,排列為譜,以求達到研究周必大文學和政治思想的目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2;K825.6
【目录】:

  • 摘要2-4
  • 英文摘要4-8
  • 一、前言8-18
  • 二、凡例18-19
  • 三、周必大年谱19-88
  • 四、结语88-90
  • 五、参考文献90-92
  • 六、在读期间科研成果92-94
  • 八、後记94-95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锦良;;三十年来南宋名臣周必大研究述评[J];船山学刊;201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玉杰;周必大散文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周晶晶;“庐陵周氏”家庭及其文献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丽萍;;秦七黄九谪居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王云云;;北宋礼学的转向——以濮议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胡可先;;《浮玉词初集》与清初东南词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王鹤鸣;;宋代谱学创新[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5 雷戈;;中国思想史研究中的概念省思[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6 侯宏堂;;余英时对“宋学”的现代诠释[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7 王叙黄;;略谈游酢及其在安徽的事迹[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8 魏文超;;宋朝时代变迁与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变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王曾瑜;辽宋西夏金的避讳、称谓和排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曹小云;;《洗冤集录》词语札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培富;初广永;;试论苏轼对密州文化的贡献与影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东卷)[C];2012年

    2 彭传华;;“岂得以舜之所以事瞽瞍者事君乎?”——论王船山对孝的伦理政治化的批判[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柳立言;;宋代墓志铭的虚与实及其反映的历史变化——苏轼乳母任采莲墓志铭探微[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4 方彦寿;;朱熹在寒泉、云谷的讲学特点考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曾华东;;理学家的活动与晋江文化[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杨文新;;宋代状元宰相梁克家述评[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易华;;逐鹿中原——东亚文化中的蒙古式狩猎传统[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8 林乐昌;;张载礼学论纲[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欧明俊;陈堃;;也论稼轩其人其词之“气”[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孔德立;;儒家的心灵家园——“孔颜乐处”[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5 梅国宏;都市文化视域中的宋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赵娜;北宋“文字禅”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朱文慧;南宋东南地区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途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孙旭红;居今与志古:宋代《春秋》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黄运刚;论金朝的括地政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培建;新编《全金诗》补正[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王楠;李纲在桂事迹与诗文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陈小香;明代的知识女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銮;元代地方监察法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桂珊;况周颐词作研究[D];安庆师范学院;2010年

    9 张晓利;南宋词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郭小娟;《忍经》忍文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玉;评宋丞相周必大关于架阁库的两件奏札[J];档案学通讯;1998年03期

    2 周莲弟;彭元瑞藏知圣道斋本《周益公集》编校考述[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01期

    3 王雨容;;宋代日记体游记的文体特征[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汤梓顺;南宋名臣周必大、史浩、虞允文及第年月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02期

    5 刘德清;论欧阳修的散文[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S1期

    6 李光生;;周必大与辛弃疾关系考论[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范立舟;乾道、淳熙年间朝野对理学的批评[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8 徐爱华,胡建次;周必大与杨万里的交游及其影响下的诗歌创作论[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9 吕滨;庐陵文化的渊源、特点与历史地位[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10 夏汉宁;朱熹、周必大关于欧阳修《范公神道碑》的论争[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锡涛;宋代江西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高纪春;道学与南宋中期政治——庆元党禁探源[D];河北大学;2001年

    3 崔英超;南宋孝宗朝宰相群体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4 杨瑞;周必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庄战燕;论南宋都城临安文人群体的交游与唱和[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2 母忠华;宋代日记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王雨容;宋代日记体游记文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冬梅;留正与光宗朝政局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黄文平;周必大诗歌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6 郭兰;周必大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邹锦良;;“博求分格”与“振风考实”——论南宋周必大的人才选用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邹锦良;;“节用惠民”与“戢兵督劝”——南宋周必大民生思想及劝农实践[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3 邹锦良;李昌宪;;“法祖”与“自治”——周必大国家中兴观及其当代启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邹锦良;;周必大图书勘刻理论与实践[J];兰台世界;2012年2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光生;;周必大四六文析论[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李致忠;;关于《文苑英华》[J];文献;1997年01期

    3 李梦星;;周必大与庐陵刻书业[J];文史知识;2002年03期

    4 兰殿君;;贺寿联中的另类[J];文史杂志;2008年06期

    5 徐爱华,胡建次;周必大与杨万里的交游及其影响下的诗歌创作论[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谷敏;;关于陆游“除军器少监”的考证[J];船山学刊;2007年01期

    7 李精耕;郭玉杰;;周必大散文的主体风格及其成因和价值[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12期

    8 邹锦良;;论周必大的军队建设思想[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张海明;;欧阳修《试笔》相关问题考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綦晓芹;;周必大文学创作理论评析[J];中州学刊;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可;;我国有组织犯罪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雷忠勤;;坚持政治上思想上建设党——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A];胜利旗帜 光辉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3 刘四辈;;思想 政治 文明[A];湖北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科研成果汇编(1999-2000)[C];2001年

    4 汪勇;;领导干部角色的扭曲——政绩造假现象的一点思考[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汪勇;;领导干部角色的扭曲——政绩造假现象的一点思考[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张昀京;;从历史的角度浅论中国新时期科普创作[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7 李克飞;;如何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8 高驰;;党委在坚持政治上的定向职能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A];在党的旗帜下——青海省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文集(上)[C];1991年

    9 杨明伟;;正义:政治与法的核心价值[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冯维松;王盛;梁宝琪;;落实五项措施 提高润滑质量[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润滑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 尹德慈;[N];社会科学报;2005年

    3 记者 肖一沙;[N];人民武警;2005年

    4 史照栋 记者 郭晓宇;[N];法制日报;2005年

    5 任文曼 齐明宇 ;[N];人民公安报;2005年

    6 记者 张东波;[N];人民日报;2005年

    7 记者 田之章;[N];人民武警;2005年

    8 ;[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9 汪长纬;[N];联合时报;2006年

    10 罗天梁;[N];湘声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恒国;论“一国两制”条件下中央与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的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刘信一;中俄政治体制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崔英超;南宋孝宗朝宰相群体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4 王刚;学与政[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黄水源;二十世纪中国政治文学概论[D];苏州大学;2001年

    6 程党根;游牧政治试验—德勒兹后现代政治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沈意;南朝文学集团与南朝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瑞;周必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蔡典维;论知识经济时代政治发展走向与政府新作用[D];山东大学;2003年

    10 罗朋;1930年代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政治[D];兰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丽;周必大年谱[D];四川大学;2007年

    2 路伟;论蔡元培的民主思想[D];河南大学;2007年

    3 何春雷;《诗经》政治怨刺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马霞;关于东亚经济一体化与中日关系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5 陈海;自由之路[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孙雨嘉;马来西亚政治中的伊斯兰因素探析[D];暨南大学;2004年

    7 陈志伟;哲学与政治:柏拉图《理想国》的一种新的解释视阈[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周睿;论丁玲的悲剧[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吴峰敏;伊格尔顿意识形态文学批评理论透视[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刘培延;新左派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周必大年谱,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9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219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b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