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祚昌美国史学研究综论
发布时间:2017-03-20 16:13
本文关键词:刘祚昌美国史学研究综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刘祚昌(1921—2006)是中国著名的美国史专家,对美国独立战争史,美国内战史,杰斐逊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著述丰富,享誉学林。然而,学术界至今还没有关于刘祚昌的研究专著,虽然有一些关于刘祚昌研究成就的文章,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但是这些文章往往侧重某些方面,从而使得研究相对分散,很少有学者从整体上对刘祚昌的史学研究做出综合总结与评价。 笔者试图通过对刘祚昌著作的解读,从教材,战争史,人物史等几个方面,从整体上探讨他的史学成就、史学思想与特点,总结其史学研究方法,努力还原刘祚昌的史学研究全貌,以期为当代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本文主要由绪论、五章正文及结语组成。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略述本文的写作缘由和学术研究概况。其中写作缘由包括:学术背景,学术价值,现实价值,研究基础;学术研究概况包括他人对刘祚昌著述进行研究的文章和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刘祚昌的生平及学术历程”包括:刘祚昌简介;刘祚昌的著述简介;刘祚昌学术的起源,发展,形成。 第二章“刘祚昌美国史著作研究”有:1954年由华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美国独立战争简史》为新中国的美国史研究做出了很大的成就,1978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美国内战史》为打破学术界沉寂已久的局面、开创学术研究的春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8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杰斐逊传》和2005年由齐鲁书社出版的《杰斐逊全传》成为学术界的不朽丰碑。他还参与了198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史·近代史》,1987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界近代史》,199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史·近代史编》的编写。此外,他还著有《刘祚昌美国史讲义》一书;与邓红风合译了《杰斐逊集》,还有30余篇美国史的论文。这些著述和论文不仅史料丰富,内容详实,在一些观点上还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本章对这些著述作全方位的介绍,包括这些著述的史林地位,主要内容,编纂特点,横向纵向比较,一些论点的争鸣,不足之处。 第三章“刘祚昌的史学思想”介绍刘祚昌治史的目的,对历史、史料、史学的认识,他的历史观等。 第四章“刘祚昌的史学方法和特点”介绍了刘祚昌的历史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阶级分析法,数学统计法等。还介绍了刘祚昌著作的创新之处:选题视角的创新,史料文献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观点的创新。此外,也介绍了刘祚昌的史料收集法和编纂方法等。 第五章“结语”对本文作一个全面的总结。特别是总结刘祚昌的史学思想,史学方法,史学成就,存在不足等。
【关键词】:刘祚昌 史学成就 史学思想 史学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09;K825.8
【目录】:
- 中文摘要2-4
- Abstract4-9
- 绪论9-12
- 第一章 刘祚昌的生平及学术历程12-15
- 一、刘祚昌生平12-13
- 二、刘祚昌著述13-15
- 第二章 刘祚昌美国史著研究15-67
- 一、《美国独立战争简史》15-21
- (一) 成书背景,史林地位15
- (二) 主要内容,编纂特点15-17
- (三) 《美国独立战争简史》与《美国独立战史》、《美国独立战争》比较17-20
- (四) 争鸣20
- (五) 不足之处20-21
- 二、《美国内战史》21-35
- (一) 成书背景,史林地位21-22
- (二) 主要内容,编纂特点22-26
- (三) 《美国内战史》与《美国通史简编》比较26-30
- (四) 争鸣30-33
- (五) 不足之处33-35
- 三、《杰斐逊传》35-45
- (一) 成书背景,史林地位35-37
- (二) 主要内容,编纂特点37-43
- (四) 争鸣43-44
- (五) 不足之处44-45
- 四、《杰斐逊全传》45-53
- (一) 成书背景,史林地位45-46
- (二) 主要内容,编纂特点46-49
- (三) 《杰斐逊传》与《杰斐逊全传》比较49-51
- (四) 争鸣51-52
- (五) 不足之处52-53
- 五、《刘祚昌美国史讲义》53-56
- (一) 成书背景,史林地位53
- (二) 主要内容,编纂特点53-56
- 六、《世界近代史》56-59
- (一) 成书背景,史林地位56
- (二) 主要内容,编纂特点56-57
- (三) 《世界近代史》与《美国独立战争简史》比较57-58
- (四) 争鸣58
- (五) 不足之处58-59
- 七、《世界史·近代史》59-63
- (一) 成书背景,史林地位59
- (二) 主要内容,编纂特点59-62
- (三) 《世界史·近代史》与《世界通史·近代卷》比较62-63
- (四) 不足之处63
- 八、《世界史·近代史编》63-67
- (一) 成书背景,史林地位63-64
- (二) 主要内容,编纂特点64-66
- (三) 《世界史·近代史编》与《世界史·近代史》比较66
- (四) 不足之处66-67
- 第三章 刘祚昌的史学思想67-72
- 一、治史的目的67-68
- (一) 普及历史知识67
- (二) 提倡“仁德”思想,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改善社会风气67
- (三) 提倡民主,使国家社会更加民主化67-68
- (四) 驳斥历史无用论,宣扬历史的重要性68
- 二、对历史、史料、史学的认识68-70
- (一) 对历史的认识68-69
- (二) 对史料的认识69
- (三) 对史学的认识69-70
- 三、历史观70-72
- (一)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70
- (二) 实事求是,坚持真理70-71
- (三) 把“德”作为评价人物的重要标准71
- (四) 追求民主、自由、平等71-72
- 第四章 刘祚昌的史学方法和特点72-76
- 一、历史研究法72-73
- (一) 比较研究法72
- (二) 数字统计法、制表分析法72-73
- (三) 阶级分析法73
- (四) 历史分析方法73
- 二、史料收集法73-74
- (一) 遍访群书73-74
- (二) 注重收集第一手资料74
- (三) 注重外国资料和近人成果74
- 三、编纂方法74
- 四、创新之处74-76
- (一) 选题视角的创新74
- (二) 观点的创新74-75
- (三) 史学方法的创新75-76
- 第五章 结语76-78
- 参考文献78-83
- 致谢83-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祚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农民土地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56年01期
2 邓蜀生;;林肯这个人[J];读书;1979年01期
3 刘祚昌;论王安石的政治品质与政治作风[J];东岳论丛;1986年02期
4 程汉大;;历史学家刘祚昌[J];春秋;1998年05期
5 严钟奎;林肯是废奴主义者吗?[J];世界历史;1982年01期
6 黄绍湘;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重视美国史学史研究[J];世界历史;1983年04期
7 刘祚昌;1871—1914年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社会调整[J];世界历史;1991年05期
8 金卫星;对美国内战性质问题的若干质疑[J];世界历史;1992年02期
9 陈剑峰 ,陆建伟;试论美国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J];湖州师专学报;1990年04期
10 刘祚昌;;北美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J];历史教学;1957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刘祚昌美国史学研究综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258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