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前后胡适形象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61;K8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建刚;;溥仪事件中的胡适形象[J];社会科学论坛;2015年12期
2 张少鹏;;“五四”前后胡适的处境与“问题与主义”之争[J];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10期
3 宋声泉;;林纾与《新青年》同人结怨考辨[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3年03期
4 郑师渠;;中共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与中国思想界的两场论争(1922—1924)[J];历史研究;2013年04期
5 王若颖;;承继与选择:胡适与徽文化地缘关系论衡[J];运城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6 高传峰;;论胡适与梅光迪、任鸿隽等人的文学革命争论[J];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7 董立功;;1949年后胡适形象演变[J];炎黄春秋;2013年08期
8 刘克敌;;从挚友到对手——对胡适与梅光迪“文学革命”争论的再评价[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9 欧阳哲生;;近代国家建设之路——孙中山建国思想的历史解读[J];河北学刊;2012年02期
10 李恭忠;;孙中山:英雄形象的百年流变[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曹杨;;许怡荪:胡适生命中的“贵人”[N];文汇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琳;电视剧传播框架中的女性: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汪文丽;胡适与1925年的青年“批胡反胡”事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任大伟;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留美学生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3 纪巍;毛文龙形象的历史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65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2665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