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论渐江思想变迁对其绘画风格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3-26 08:07

  本文关键词:论渐江思想变迁对其绘画风格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明末清初的鼎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处于水深火热的文学艺术届却出现了新的气象,绘画界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尤其以“清初四僧”为代表的遗民画家最为突显。作为四僧之首的渐江,绘画思想标新立异,绘画风格萧疏冷逸,寂静空灵,对后世画风颇有影响。一个画家的思想动态决定了其绘画的艺术导向。研究渐江思想变迁对其绘画风格的影响有助于当代的人们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思考与评价问题,进而更好地继承与发展绘画思想。 该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渐江生平进行介绍,同时解读画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对画家艺术思想的影响。第二章主要对渐江三个不同时期的艺术思想进行探讨解析,即早年臣忠子孝的儒家思想阶段、中期出世思想的道家阶段、晚年集儒释道思想的大成阶段。第三章主要论述渐江艺术思想在其画风中的构成再现,即通过运用图像法对渐江绘画作品自然意义、象征意义、本质意义进行解读来验证渐江艺术思想的变迁。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渐江的艺术思想及其作品对后世绘画艺术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该文继承社会历史学方法论的研究轨迹,结合图像学方法系统研究了渐江生平各时期思想的转折变化,,以及渐江思想导向与其作品本体所蕴含意义的相互呈现。论文研究创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补充了前人研究成果的不足,以横向的时代特征为背景,纵向剖析画家艺术思想为线索,运用社会历史学的方法对渐江各个阶段思想转折变化进行解析,对渐江思想有了更加系统的研究,填补了前人研究的空白。第二,运用图像学方法对渐江艺术本体进行分析研究,能够更客观更科学地解读渐江艺术本体在美术史中的价值和意义。学习和研究渐江艺术思想对于中国画的创作和学术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渐江 思想变迁 绘画风格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12;K825.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第1章 渐江生平及其艺术思想成因11-17
  • 1.1 渐江生平11-12
  • 1.2 渐江艺术思想形成的主导因素12-17
  • 1.2.1 时代背景12-13
  • 1.2.2 明末清初社会思潮下的经世致用思想13-14
  • 1.2.3 明末清初绘画学术思想14-15
  • 1.2.4 个人因素15-17
  • 第2章 渐江各时期艺术思想解析17-25
  • 2.1 臣忠子孝-渐江早期思想17-19
  • 2.1.1 明清徽州府尊崇的儒家思想17-18
  • 2.1.2 董其昌南北宗论对晚明徽州的影响18
  • 2.1.3 渐江西溪南渊源18-19
  • 2.2 瓦缶雷鸣可唱酬,不如归去任扁舟---道家出世思想萌芽19-21
  • 2.2.1 陶渊明出世思想对渐江的影响19-20
  • 2.2.2 山水画中渗透出世思想20-21
  • 2.3 抱志守节,逃于禅—渐江晚期思想21-25
  • 2.3.1 对禅的解释21-23
  • 2.3.2 禅与渐江的机缘23
  • 2.3.3 集儒释道之大成23-25
  • 第3章 渐江艺术思想在其画风中的构成再现25-44
  • 3.1 渐江作品的自然意义25-28
  • 3.1.1 层峦陡壑、伟峻沉厚,清逸萧散、冷寂疏简的意境25-28
  • 3.2 渐江作品的象征意义28-37
  • 3.2.1 师古以继儒28-32
  • 3.2.2 渐江早期绘画32-34
  • 3.2.3 师造化—敢言天地是吾师34-37
  • 3.3 渐江作品的本质意义37-44
  • 3.3.1 画乃心印37-41
  • 3.3.2 渐江禅境在绘画语言中的呈现41
  • 3.3.3 题画诗选—思想与画风的解析41-44
  • 第4章 渐江的思想和画风对现代绘画的启示44-46
  • 4.1 人品与画品的统一44-45
  • 4.2 哲学宗教观念与现代画学观念的相互幻化45
  • 4.3 母题与风格化的抽象形式表现45-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顾平;对美术史社会历史学研究方法的反思[J];美术观察;2001年03期

2 蒋海漫;;渐江画学思想对现代绘画的启示[J];青年文学家;2013年05期


  本文关键词:论渐江思想变迁对其绘画风格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268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5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