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菲律宾华侨华人慈善事业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4 22:43
【摘要】:本文以菲华慈善事业为研究对象,选取几个典型慈善组织及项目作为个案,通过对社团纪念特刊、当地华文报纸、出版物等文献资料的解读,结合对慈善活动参与者访谈资料的分析,梳理了菲华慈善事业从早期到战后再到近年的发展变迁,着重分析了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本文意在通过对菲华慈善事业发展史的研究,补充以往相关研究中的不足;其次,通过对慈善事业的研究,拓展视野,丰富对菲华社会的认知;再次,通过对历史和现实所存在问题的解读,总结菲华慈善事业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出可资借鉴的意见和建议。本文共分6章,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主体部分为第2至5章,其中,第2至4章对近代以来的菲华慈善发展史进行了梳理,共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讨论了战前菲华慈善事业的基本情况。主要以菲律宾善举公所为例,对这一时期菲华慈善事业的萌芽与发展、服务对象、内容、力度及成效等展开探讨。第二个时期讨论了战后至20世纪末菲华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变迁。主要以菲华三宝为例,对战后菲华慈善事业发展的基本状况、转型与变迁及其特点等展开了探讨。第三个时期则着重探讨了近十多年的现状。主要以改善民生促进会为例,分析了近十多年菲华慈善事业的新变化,对近年来菲华慈善在参与人员、服务对象、运作模式、外联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第5章则在之前历史梳理和现状探讨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思考,主要围绕目前亟待解决的慈善组织业务能力局限和慈善资源获得与分配不均衡两个问题,提出了人员配置、运作机制、组织构成方面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4;K828.8
【图文】:

校舍,捐建,农村,教育局


图 3.1 商总捐建农村校舍为菲律宾教育局规定的二室校舍座校舍于 1961 年 6 月 11 日在怡朗市拉巴示村落成移交,捐献人是伊朗扇先生。它标志着捐建农村校舍运动于 1961 年开始。商总第六次代表式上马科斯总统了解到商总的村校方案,表示赞许。各代表认为这项运总统的勉励和菲律宾普通民众的感激,于增进菲华人民相互之间的了解的效果,决定要加大推行的力度。这次会议通过了“继续捐献农村校舍议案。方案内容包括:一、每一地区每年最少建立一校;二、将此前进抄送菲总统参考,并呈送继续推动之决议案;三、在全菲各省农村申请划出可能建筑之村社二十处,以备捐建;四、规定了五种建筑费的筹措、不论捐建者为何人或何单位,均须一律书明“响应商总农村校舍运动六、捐建者须得本会(商总)奖励;每完成一期即由本会备文将成果呈。1关于捐款建立校舍的具体情况,曾在商总福利委员会工作的吴胜利利委员会:《捐献农村校舍运动》,《菲华商联总会主持捐献农村校舍运动》,第七届福利委1968 年。

消防车


1菲华志愿消防队总会成立的目的,志在鼓励民众自愿为他们的社会提供资源以协助政府为人民作良好防火与消防服务,以及尽可能在全菲各地建立志愿消防队。是以加入成为该组织成员的条件是:一、在证券署登记成为合法组织;二、有一定数目的消防员和至少一部装有大型水柜的消防车;三、入会是需缴两千元的入会费。2至 1996 年菲华志愿消防队总会已有 23 支消防队在全国各地活动。1987 年,知彬彬颜拉拉邻居防火会、颜拉拉防火会、菲华市区志愿防火会、巴西市新市场防火会、北岷伦洛二十八区防火会、溪亚婆志愿防火会、岷西敦洛区志愿防火会共同发起,组成“菲华志愿消防队员联谊会”,现更名为“菲华消防队员联合总会”。主要工作是为消防队员谋求福利、全面提供生命保障、抚恤殉职英勇消防队员、免费提供医疗保健。主要宗旨是广泛开展和参与社区发展计划,促进改善人们的生活标准和减轻负担,造福菲律宾同胞。3从名字和主要工作来看这是一个为消防队员服务的组织。而从宗旨上来看,它则是一个促进社区发展的慈善组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伯纳德·福莫索,黄艳霞;泰国华人的寺庙和慈善团体[J];八桂侨史;1997年02期

2 李天锡;商誉善举播菲国——记菲律宾华人企业家慈善家李逢梧[J];八桂侨刊;2000年02期

3 李明欢;构筑华人族群与当地国大社会沟通的桥梁──试论当代海外华人社团的社会功能[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5年02期

4 陈世柏;;中国海外移民慈善文化的当代价值[J];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02期

5 金锦萍;;科学慈善运动与慈善的转型[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9年02期

6 朱东芹;菲华商联总会“捐建农村校舍运动”述评——社会资本角度的诠释[J];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02期

7 施颖洲!菲律宾;菲律宾华侨义山[J];海内与海外;1998年07期

8 吴敏;菲律宾扶贫工作的几个特点及其引起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贫困地区;2000年05期

9 沈殿成;;菲律宾华人慈善家佟钢先生[J];侨园;2007年04期

10 夫马进;胡宝华;;中国善会善堂史——从“善举”到“慈善事业”的发展[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6年00期



本文编号:2741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2741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d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