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籍名宦俞德渊考
发布时间:2021-03-06 08:39
本论文以清代宁夏籍名宦俞德渊为研究对象,全面考察俞德渊的生平事迹,目前学术界还未曾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本文就俞德渊的家世和科举、政绩、为政思想、交际圈等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考证和研究。本论文共分四章来全面展开对俞德渊的研究,现简述如下:第一章,俞德渊的家世和科举。本章对其家世(包括先祖、同辈、子侄、孙辈等)及科举经历进行了研究,展现了俞氏家族的兴起和衰落,俞德渊历经二十余年才得中进士的艰难科举经历。第二章,俞德渊的政绩。俞德渊为官江苏几近二十年,政绩突出,本章从善理词讼、关心教育、心系百姓(包括赈灾、修祠、兴利、除弊)、参与东南三大政(包括河工、漕运、盐政)等方面系统研究了他的政绩。第三章,俞德渊的为政思想。他为陶澍、林则徐所重用,参与东南三大政的改革,他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漕运、盐政、海运思想。他参与道光六年海运,撰写《交兑新运事宜》、《海运未尽事宜》,为我们研究道光年间首次海运提供了新的史料。本章重点研究他的盐政思想,盐归场灶议和查禁私盐。第四章,俞德渊的人际圈。本章选取了俞德渊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人物,从高级官员、科举同年、为官同僚、地方名士等四方面进行详细...
【文章来源】: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俞德渊的家世与科举
第一节 家世
一、 先祖
二、 同辈
三、 子侄
四、 孙辈
第二节 俞德渊的科举
第二章 俞德渊的政绩
第一节 善理词讼
第二节 关心教育
第三节 心系百姓
一、 赈灾
二、 修祠
三、 兴利
四、 除弊
第四节 参与东南三大政
一、 河工
二、 漕运
三、 盐政
第三章 俞德渊的为政思想
第一节 漕运思想
第二节 海运思想
一、 海运未尽事宜
二、 交兑新运事宜
第三节 盐政思想
一、 盐归场灶议
二、 私盐问题
第四章 俞德渊的人际圈
第一节 封疆大吏
第二节 科举同年
第三节 为官同僚
第四节 地方名士
参考文献
附录一:俞德渊年谱
附录二:俞德渊生平资料
附录三:《默斋公牍》考
附录四:《宁夏俞氏族谱》介绍
附录五:俞德渊好友为其所做诗文
附录六:俞德渊、俞寿祺遗文、遗诗
致谢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谢元淮年表[J]. 刘崇德,刘超.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2]苏州晚清的“私钱”内幕[J]. 黄敏. 苏州杂志. 2009(01)
[3]百年老校话辉煌——平罗县城关一小历史发展回眸[J]. 安韶娟,任登全. 宁夏教育. 2008(Z1)
[4]陶澍与清代“东南三大政”[J]. 倪玉平. 江苏社会科学. 2008(01)
[5]论连云港区域的佛寺道观诗[J]. 李德身.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1)
[6]论陶澍与道光丙戌海运[J]. 陶用舒.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03)
硕士论文
[1]张作楠诗文集整理研究[D]. 高朝富.浙江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66776
【文章来源】: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俞德渊的家世与科举
第一节 家世
一、 先祖
二、 同辈
三、 子侄
四、 孙辈
第二节 俞德渊的科举
第二章 俞德渊的政绩
第一节 善理词讼
第二节 关心教育
第三节 心系百姓
一、 赈灾
二、 修祠
三、 兴利
四、 除弊
第四节 参与东南三大政
一、 河工
二、 漕运
三、 盐政
第三章 俞德渊的为政思想
第一节 漕运思想
第二节 海运思想
一、 海运未尽事宜
二、 交兑新运事宜
第三节 盐政思想
一、 盐归场灶议
二、 私盐问题
第四章 俞德渊的人际圈
第一节 封疆大吏
第二节 科举同年
第三节 为官同僚
第四节 地方名士
参考文献
附录一:俞德渊年谱
附录二:俞德渊生平资料
附录三:《默斋公牍》考
附录四:《宁夏俞氏族谱》介绍
附录五:俞德渊好友为其所做诗文
附录六:俞德渊、俞寿祺遗文、遗诗
致谢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谢元淮年表[J]. 刘崇德,刘超.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2]苏州晚清的“私钱”内幕[J]. 黄敏. 苏州杂志. 2009(01)
[3]百年老校话辉煌——平罗县城关一小历史发展回眸[J]. 安韶娟,任登全. 宁夏教育. 2008(Z1)
[4]陶澍与清代“东南三大政”[J]. 倪玉平. 江苏社会科学. 2008(01)
[5]论连云港区域的佛寺道观诗[J]. 李德身.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1)
[6]论陶澍与道光丙戌海运[J]. 陶用舒.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03)
硕士论文
[1]张作楠诗文集整理研究[D]. 高朝富.浙江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667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3066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