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人生哲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周恩来人生哲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中国人民的幸福安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周恩来之所以能成为一代伟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他的人生哲学息息相关。周恩来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形成了高远的人生理想和坚定的信仰追求,这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繁荣昌盛,为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为了实现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周恩来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意志、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克服了各种罕见的困难,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又感天动地的人生之歌。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周恩来形成了独特优秀的人生品格和道德品质:忠于祖国、服务人民、淡泊名利、甘当人梯的奉献精神;顾全大局、忍辱负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坚忍不拔、艰苦奋斗、自信乐观、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一丝不苟、滴水不漏、高效快捷的工作作风;至情至义、尽忠尽孝、忠于爱情、挚于友谊的人格操守。周恩来的人生哲学内容丰富,特点突出,为祖国和人民毫无保留的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真正体现了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心中矗立了一座巍峨的道德丰碑。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研究和学习周恩来的人生哲学,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周恩来 人生哲学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8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1
- 1.1 研究的缘起9-10
- 1.2 研究的条件10-11
- 2 周恩来人生哲学的成因11-17
- 2.1 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11-13
- 2.1.1 中国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11-12
- 2.1.2 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引12-13
- 2.2 家庭、学校和时代环境的影响13-15
- 2.2.1 家庭环境的熏陶13-14
- 2.2.2 学校教育的培养14-15
- 2.2.3 时代氛围的洗礼15
- 2.3 自身的不懈努力和革命实践的锻炼15-17
- 2.3.1 自身的不懈追求15-16
- 2.3.2 革命实践的锻练16-17
- 3 周恩来的人生理想17-22
- 3.1 “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之时”17-18
- 3.1.1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17
- 3.1.2 “救国救民,尽力社会”17-18
- 3.2 “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18-20
- 3.2.1 “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18-19
- 3.2.2 “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19-20
- 3.3 人生理想的实现途径20-22
- 3.3.1 “勤学”20
- 3.3.2 “笃行”20-21
- 3.3.3 “求新”21-22
- 4 周恩来的人生精神与性格气质22-30
- 4.1 严谨求实的精神22-24
- 4.1.1 求真务实的精神22-23
- 4.1.2 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3-24
- 4.1.3 高效的办事效率24
- 4.2 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24-26
- 4.2.1 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24-25
- 4.2.2 艰苦奋斗的精神25-26
- 4.2.3 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26
- 4.3 儒雅谦逊的气度26-28
- 4.3.1 温文尔雅的气质26-27
- 4.3.2 谦虚谨慎的品格27-28
- 4.4 外圆内方、豪放爽朗的性格28-30
- 4.4.1 外圆内方、柔中寓刚28-29
- 4.4.2 豪放爽朗、雷厉风行29-30
- 5 周恩来的人格风范30-43
- 5.1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30-32
- 5.1.1 人民的“孺子牛”30-31
- 5.1.2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31-32
- 5.2 淡泊名利、两袖清风32-34
- 5.2.1 甘当人梯,主动让贤32-33
- 5.2.2 清正廉洁,无私奉献33-34
- 5.3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34-36
- 5.3.1 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34-35
- 5.3.2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35-36
- 5.4 顾全大局,忍辱负重36-37
- 5.4.1 相忍为党、相忍为国36-37
- 5.4.2 对“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忍辱负重的分析37
- 5.5 尽忠尽孝、重情重义37-40
- 5.5.1 对长辈尽孝37-38
- 5.5.2 对人民尽忠38-39
- 5.5.3 对朋友重义39-40
- 5.6 相敬如宾,相濡以沫40-43
- 5.6.1 志同道合,模范夫妻40-41
- 5.6.2 互敬互爱,相互帮助41-43
- 6 周恩来人生哲学的当代价值43-49
- 6.1 读懂周恩来,学习周恩来43-45
- 6.1.1 共产党人和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楷模43-44
- 6.1.2 平凡与伟大的交融44-45
- 6.2 周恩来精神的现代意义45-49
- 6.2.1 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45-46
- 6.2.2 有助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46-47
- 6.2.3 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7-48
- 6.2.4 有助于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48-49
- 结束语49-50
- 参考文献50-52
- 致谢52-5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佳音;;周恩来情报生涯中鲜为人知的泄密事故[J];晚报文萃;2011年15期
2 权延赤;;周恩来的陈年酒事周恩来的陈年酒事[J];晚报文萃;2011年19期
3 ;周恩来 东北求学离家后以国为家[J];中华民居;2011年06期
4 李勤;;周恩来情系民生的故事[J];福建党史月刊;2011年09期
5 陈凤尤;;周恩来一生不回故乡的真正原因[J];文史博览;2011年01期
6 秦九凤;;周恩来的“假妻子”[J];政府法制;2011年18期
7 闲人;;周恩来醉酒[J];政府法制;2011年24期
8 李自华;;周恩来:没有正当理由不能随意涨价[J];文史博览;2011年08期
9 高玉琮;;高风亮节周恩来[J];曲艺;2011年08期
10 丁东;;周恩来、叶季壮救邱会作一命[J];文史参考;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丹耕;;周恩来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杰出贡献[A];纪念建党8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成静;柳宏为;;略谈周恩来对人民军队创建和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A];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畅培;;周恩来与郭沫若[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1988年
4 段世昕;;周恩来的政府管理思想与领导艺术[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玉国;;周恩来与我党早期的外事工作[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6 曹晋杰;;周恩来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建设的重大贡献[A];纪念建党8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朱磊;;周恩来对建军的历史贡献[A];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宁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就是民主的国家——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A];铁流20——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新四军军部重建70周年、缅怀皖南事变死难烈士[C];2012年
9 常浩如;;周恩来在红军长征中的特殊地位及非凡贡献[A];纪念建党8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燕勇;;延伸传美教育 拓展德育特色[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烨;返璞归真的人生哲学[N];国际金融报;2003年
2 记者 李川邋刘平;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书画展开幕[N];天津日报;2008年
3 王瑛;周恩来数谒中山陵[N];中山日报;2009年
4 本报特约编译 何适;周恩来留在日内瓦的微笑[N];世界报;2009年
5 鹿邑县委党校 罗志刚;周恩来领导方法初探[N];周口日报;2009年
6 李永军;反串[N];团结报;2010年
7 李贤哲;两次醉酒[N];团结报;2010年
8 吴晓;周恩来的皖南之行[N];团结报;2010年
9 省社科院研究员 余伯流;周恩来在庐山谈判中的作用与贡献[N];九江日报;2010年
10 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李海文;周恩来与党内早期政治生活[N];北京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王成至;1969—1972年中美缓和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春玲;中美大使级会谈研究(1955-1958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扬勇;建设新中国的蓝图[D];复旦大学;2009年
7 金朝晖;中国政府解决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研究(1949-1971)[D];浙江大学;2006年
8 刘yN;苏轼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唐建文;周恩来外交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黄海啸;张君劢人生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晓霞;周恩来人生哲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2 徐艳;周恩来,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D];外交学院;2001年
3 张华;周恩来决策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4 翟新明;周恩来抗战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严开旺;论周恩来的行政管理风格[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武侠;论周作人的人生哲学及其对文艺观和文学创作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4年
7 凤雪群;论建国前周恩来对我党外交政策的探索[D];湘潭大学;2004年
8 秦筱萌;周恩来青年思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本学;先秦道家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郭理;周恩来人生观价值观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周恩来人生哲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2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502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