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经历与学术生涯——程贞一教授访谈录
本文关键词:我的人生经历与学术生涯——程贞一教授访谈录
更多相关文章: 程贞一 “为公Institute” 原子物理 碰撞理论 中国科技史
【摘要】:程贞一是享有国际声誉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和科技史家。在这篇访谈录中,他回顾了其早期在抗战时期的经历,追忆了他在美国和欧洲由化学家转变为物理学家,最终又转变为科技史家的学术生涯。这篇访谈录揭示了为何一位物理学家迫切地转向科技史研究并与世界分享中华文明科学史的洞察。
【作者单位】: 美国圣迭戈加州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关键词】: 程贞一 “为公Institute” 原子物理 碰撞理论 中国科技史
【分类号】:N09;K837.12
【正文快照】: 访问整理者简介:郭金海,1974年生,天津人,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数学史、中国近现代科技史、中国科学院院史。1美国物理学会会员有member、fellow两种,任何够格参加的会员是“member”,“fellow”是由“member”中因成就提名选择出来的。访谈时间:2013年10月23日访谈地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锦光;;关于“程贞一与中国科技史”一文的订正与补充[J];中国科技史料;198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岭;第四届“大象优秀科技史论文奖”评选结果揭晓[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3年01期
2 杨小明,李雪树,高策;系统方法与科技史:新的探索——评《山西科技史》(上部)[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年02期
3 杨小明,李树雪,高策;系统方法与科技史:一种新的探索——《山西科技史》(上部)的方法论思考[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年04期
4 苏荣誉 ,陆岭;第四次全国青年学者科技史学术研讨会在桂林召开[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4年02期
5 徐学林;一部博通古今中外的科技史巨著——读《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源流、外传及世界影响》[J];学术界;2004年02期
6 吴国盛;;首届全国科技史教学研讨会纪要[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06期
7 吴国盛;;首届全国科技史教学研讨会纪要[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年04期
8 曹东义;;张功耀为何误读了科技史[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年12期
9 丁小红;;从科技史看所有制的历史演变[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贾玉树;邢润川;;口述科技史中的事实与价值[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艾素珍;王传超;;从编辑角度对口述科技史文稿(访谈录)撰写的一点思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2 ;上海城市科技史的陈列展项设计[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会娥;张磊;;食品科技史研究中一些基本问题之探析[A];饮食文化研究(2005年第3期)[C];2005年
4 林昆勇;;“科技考古”研究的意义及其学科定位[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5 王永礼;胡化凯;;方以智“光肥影瘦”说的实验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韦丹芳;;口述史方法在民族科技史研究中的运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杨庆峰;;20世纪绝版的现代技术歌剧——科技史视野中的海德格尔技术哲学[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航行 黄芸珠 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影视系;用影视构建、传播科技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记者 游雪晴;《敦煌学和科技史》出版[N];科技日报;2011年
3 刘柳;新视野中的近现代科技史[N];光明日报;2001年
4 宋斌 刘仲林;以科技文化教育推进素质教育[N];天津日报;2010年
5 何龙 刘作建;论科技史的学习与学校素质教育[N];消费日报;2005年
6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 周瀚光;历史给中华民族留下的悬念[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7 苟东锋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 杨国荣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教授;科技史研究的新视域[N];中华读书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尹传红;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有待加强[N];科技日报;2000年
9 齐飞;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创新性力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10 平心;读史 中华科技源远流长[N];人民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勾文增;一九五○年代中国的科学批判[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鑫;当代中外科技史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
2 岳凤成;基于科技史的创新思维方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3 万鸣;历史教学中的科技史教学及其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钟鑫;三版本历史必修三科技史内容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我的人生经历与学术生涯——程贞一教授访谈录
更多相关文章: 程贞一 “为公Institute” 原子物理 碰撞理论 中国科技史
,
本文编号:511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511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