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陇右汪氏家族兴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7 21:06

  本文关键词:陇右汪氏家族兴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陇右 汪氏家族 吐蕃 兴衰 文化


【摘要】:陇右汪氏家族自为蒙元统一中国建立卓越功勋的汪世显始,在元一代,为整个中国西部地区的历史抹上重重的一笔。汉文史籍记载显示,唐末至宋金之际,整个河陇地区政权更迭、民族关系复杂,吐番、回鹘、吐谷浑、党项、沙陀等民族部落纷纷登上这一历史舞台,其间的斗争、交往、演变纷繁杂乱,陇右汪氏家族在此乱象中独树一帜,格外醒目。这是一个历宋、元、明、清四代,鼎盛于元朝,且在元代政治、军事、社会各方面都有重大影响的家族:但元之后迅速沉寂消散,至今家族本身星散于各地,而且对其物质与精神遗产的考证、整理均有难度。其间之兴衰浮沉,足以为后世人叹。尤其是对于我们深入评价历史,研究当今族群、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规律,具有典型意义。 文章以大历史的视野,跳出传统的用传记、墓碑等史籍考证的路径,而置汪氏家族研究置于民族兴亡、社会进步的场景中。通过对汪氏家族兴衰历史的研究,认为一个家族的兴盛和延续仅靠偶然的历史机遇和物质力量(含军事力量)是不可能的,而文化立家,则必然形成一种具更有影响力、竞争力和复制力的文化遗传力,这不是一个家族长期兴盛的充分条件,但一定是延续的必要条件。文章分三个部分论证;首先回顾了目前学术界对陇右汪氏族属问题的争论,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新的观点,利用汉藏文史料分析认为汗氏家族为吐蕃远占氏族之一“韦氏”的后裔。族属问题的迷雾不仅说明陇右地区民族关系的复杂,而且也充分说明陇右汪氏文化上的缺憾。 其次闸述了陇右汪氏家族的盛哀历程。随着巩昌汪氏第一代汪世显因战功而崛起于金夏在西北的拉锯战中,汪氏开始了有元一代在巩昌近百年的世袭统治,元末家族衰落,但相继有汪氏后裔在朝为官直至明万历末,成为陇右罕见的世家大族。正因为汪氏家族是因战功显赫而权倾朝野,也注定了在以改朝换代频繁为基本特征的专制社会中,靠武力夺取权势而达到家族兴盛是必定不能长久的。 最后分析了历史上汪氏文化的内容和特征,以及当前陇右汪氏家族文化的发展现状。陇右汪氏家族虽在元代地位显赫,但历史上一直相对缺乏文化的积淀,这不仅注定了陇右汪氏必然衰落的结果,同时对文化延续性的考量也为当前陇右汪氏文化的研究以及宗族理念的传承和重构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关键词】:陇右 汪氏家族 吐蕃 兴衰 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820.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2
  • 绪论12-20
  • 一、研究现状13-17
  • 二、选题缘由及意义17-19
  • 三、研究方法与前期调查19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19-20
  • 上编 族属争论篇20-60
  • 第一章 汪氏族属问题的缘起20-32
  • 第一节 "陇右汪氏"的历史概念20-24
  • 一、传统研究的陇右汪世显家族21-23
  • 二、广义的"陇右汪氏"——研究对象的范畴23-24
  • 第二节 汪氏领地的历史演变24-28
  • 一、唐末宋金时期的汪氏领地25-26
  • 二、蒙元时期汪氏领地——以巩昌为中心,遍及陕、甘、川、青26-27
  • 三、明清及其以后汪氏的分布27-28
  • 第三节 史载汪氏族属28-32
  • 第二章 汪氏族属研究现状32-39
  • 第一节 汪古说32-34
  • 第二节 汉人说34-35
  • 第三节 吐蕃说35-39
  • 第三章 汪氏家族祖先——吐蕃韦氏家族39-47
  • 第一节 韦氏家族历史沿革39-41
  • 一、历史来源39-40
  • 二、氏族时期的地域分布40-41
  • 第二节 韦氏家族重要政治人物及其对吐蕃政权的影响41-44
  • 第三节 韦氏家族重要的宗教人物及其历史地位44-47
  • 第四章 从韦氏到汪氏——再论汪氏族属47-59
  • 第一节 吐蕃崩溃及陇右政权更迭47-52
  • 一、吐蕃崩溃造成陇右纷乱47-49
  • 二、河湟地区各吐蕃政权的更迭49-51
  • 三、陇右地区各政权更迭51-52
  • 第二节 陇右吐蕃豪酋的分布及秦巩之豪52-56
  • 一、陇右吐蕃豪酋的分布52-54
  • 二、秦巩之豪54-56
  • 第三节 从韦氏到汪氏56-59
  • 一、韦氏到汪氏的合理性分析56-58
  • 二、汪世显父子崭露头角58-59
  • 上编总结59-60
  • 中编 军功盛衰篇60-97
  • 第五章 汪氏家族的崛起60-71
  • 第一节 借力他族 审时度势60-63
  • 一、效力包氏家族及仕金而创造机会60-61
  • 二、审时度势降蒙61-63
  • 第二节 归顺蒙元 初开蜀门63-66
  • 一、川蜀的重要地位63-65
  • 二、开入蜀大门65-66
  • 第三节 献取蜀方略 助汗位争夺66-71
  • 一、献取蜀方略66-68
  • 二、攻山克寨,招抚属民68-69
  • 三、助夺汗位,翎戴有功69-71
  • 第六章 全盛时期的汪氏家族——元代巩昌汪氏71-89
  • 第一节 军功世家 历代为官71-75
  • 一、赫赫战功71-73
  • 二、历任朝中要职73-75
  • 第二节 军事实力 统辖范围75-78
  • 一、军事力量75-76
  • 二、统辖范围遍陇、川76-78
  • 第三节 王室联姻 抬高门第78-81
  • 一、汪氏联姻概况78-79
  • 二、汪氏姻亲的概况79-81
  • 第四节 门丁兴旺 世袭一方81-89
  • 第七章 汪氏家族的衰落89-96
  •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政治沉浮89-91
  • 第二节 明清汪氏家族的零散分部91-93
  • 第三节 衰落原因分析93-96
  • 一、元朝军事制度的不合理性93-94
  • 二、王室争斗以及朝代更替的必然结果94-96
  • 中编总结96-97
  • 下编 文化"兴"亡篇97-134
  • 第八章 历史上汪氏家族文化的"兴盛"97-105
  • 第一节 汪氏藏书楼97-99
  • 第二节 儒道佛宗教信仰99-102
  • 一、儒教100-101
  • 二、道教101-102
  • 三、佛教102
  • 第三节 汪氏族谱的编纂102-105
  • 一、史料价值103
  • 二、伪造与篡改103-105
  • 第九章 陇右汪氏文化现状及家族认同105-116
  • 第一节 藏文化遗存105-108
  • 一、藏语地名遗存105-106
  • 二、摩崖石刻与征魔图石碑106-107
  • 三、关于藏文化的传说107-108
  • 第二节 多元化的家神及宗教信仰108-109
  • 一、苯教特征的家神信仰仪式108-109
  • 二、多元化的信仰109
  • 第三节 汪氏后裔的地域分布109-112
  • 一、甘肃的汪氏分布110-111
  • 二、其他地区的汪氏后裔111-112
  • 第四节 汪氏后裔的家族文化认同112-116
  • 一、关于家族来源的认识112-113
  • 二、相关的家族仪式113-114
  • 三、关于家族认同的努力114-116
  • 第十章 结论——家族传承与家族文化建设的关系116-133
  • 一、巅峰与荒原——家族前后状况比较116-122
  • 二、戎马与诗书——家族本体与外来部分外比较122-128
  • 三、泰山与陇山——家族的他我比较128-130
  • 四、万卷楼的昨天与今天130-133
  • 下编总结133-134
  • 附录134-140
  • 1. 《汪氏族谱》序134-136
  • 2. 巩昌汪氏仕宦表136-138
  • 3. 汪氏男性姻亲表138-139
  • 4. 汪氏女子婚姻表139-140
  • 参考文献140-145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145-146
  • 致谢146-1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开建;;五代宋金时期甘青藏族部落的分布[J];中国藏学;1989年04期

2 张云;;吐蕃王朝扩张策略之分析[J];中国藏学;2007年03期

3 包鹏;试从甘肃漳县元墓群看元代的经济和民族融合[J];甘肃高师学报;2000年01期

4 乔今同;元代石刻《万卷楼记》考[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5 田建良;;元代甘肃汪氏万卷楼——甘肃古代藏书研究之一[J];河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拉毛东知;;论吐蕃大将达扎路恭撤兵原因[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7 李治安;;元巩昌汪总帅府二十四城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刘建丽;宋夏战争中的秦州吐蕃[J];宁夏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9 朱建中;苏毗诸部浅析[J];民族研究;1996年04期

10 汤开建;杨惠玲;;宋、金时期安多藏族部落包家族考述[J];民族研究;200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旺祥;元代汉人世侯初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汪小红;元代巩昌汪氏家族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45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745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1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