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钱伟长的科学精神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30 04:46
本文关键词:试论钱伟长的科学精神及其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钱伟长 科学精神 力学家 应用数学家 教育家 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
【摘要】:钱伟长教授(1913—2010)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生前任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所长。他从事教育、科研工作逾七十年,在力学、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处理、科学史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由于他为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与周培源、钱学森、郭永怀教授一起被公认为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 钱伟长的一生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杰出的成就、超人的才华、坦率的品格和创新的观念为人敬仰。钱伟长继承并光大了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的优秀传统,大力发扬学术民主,组织各种学术活动,经过他的传道授业,数以千计的学子迅速成长,不少人成了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新一代的中流砥柱。因此,总结、研究、分析并弘扬他的科学精神,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做了初步尝试,主要工作如下: 1、试图通过回顾钱伟长的一生科学报国的经历,对钱伟长的科学精神和影响进行解读,介绍钱伟长主要的学术成就,指出科学报国和强国富民的爱国情怀是其科学精神的根基。 2、列举了钱伟长学术生涯中所的取得的若干重要创新成果,对他在发展我国力学事业的创举、科研选题上的创新进行了分析,以此解读钱伟长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3、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钱伟长治校(上海大学)、建所(上海大学力学所)、办班(各类理性力学讲习班、应用数学和力学培训班)、办刊(《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办会(各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经历,并据此提炼了钱伟长知行合一的奉献精神。 4、从钱伟长参与制定新中国第一个科学规划到求学治学的求真务实,到不迷信权威敢于追求科学真理和攀登学术高峰,解析了钱伟长始终坚持探索真理的求实精神。 5、综合钱伟长“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知行合一的奉献精神、探索真理的求实精神”等方面,对钱伟长科学精神的进行了溯源研究,还分析了钱伟长虽遭受磨难,但仍然坚持自我不懈努力的坚毅意志,着重指出钱伟长科学精神的可贵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发掘钱伟长科学精神及其影响的深刻内涵及时代价值。 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钱伟长 科学精神 力学家 应用数学家 教育家 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O3;K826.1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目录12-14
- 第一章 绪论14-34
- 1.1 选题依据14-15
- 1.2 研究的价值15-16
- 1.3 钱伟长研究综述16-20
- 1.3.1 钱伟长的生平及教育思想研究17-19
- 1.3.2 钱伟长学术思想的研究19-20
- 1.3.3 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20
- 1.4 科学精神的研究综述20-31
- 1.4.1 什么是科学精神?20-22
- 1.4.2 科学精神的价值22-23
- 1.4.3 关于科学精神的研究情况23-31
- 1.5 钱伟长科学精神的构成31-32
- 1.6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架构32-34
- 第二章 钱伟长的学术成就及科学精神的根基34-51
- 2.1 钱伟长的学术成就34-41
- 2.1.1 奇异摄动方法36-38
- 2.1.2 环壳理论及其应用38-39
- 2.1.3 板壳内禀理论、弹性圆薄板大挠度理论、广义变分原理等之外,其它方面的学术成就39-41
- 2.2 钱伟长科学精神的根基——科学报国、强国富民的爱国胸怀41-51
- 2.2.1 立志科学救国42-46
- 2.2.2 为爱国留学、归国为报国46-48
- 2.2.3 与师生谈爱国——先忧后乐48-51
- 第三章 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51-80
- 3.1 板壳内禀理论研究及博士论文中的创新51-56
- 3.2 两个主要学术创新——圆薄板大挠度问题、广义变分原理56-62
- 3.2.1 圆薄板大挠度问题56-59
- 3.2.2 广义变分原理及其在有限元计算中的应用59-62
- 3.3 发展我国力学事业中的创举62-72
- 3.3.1 创建力学研究室,,参与创办北大力学系、中科院力学所、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63-66
- 3.3.2 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及其学术活动66-67
- 3.3.3 筹办理性力学讲习班和相关专题会议67-68
- 3.3.4 两个著名学术会议的诞生68-72
- 3.4 理念上的创新——钱伟长的创新观72-75
- 3.5 科研选题方法的创新75-80
- 3.5.1 研究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75-77
- 3.5.2 选择具有创造性的问题77-80
- 第四章 知行合一的奉献精神80-102
- 4.1 钱伟长与上海大学80-87
- 4.1.1 事必躬亲,践行教育理念82-84
- 4.1.2 爱校爱生、事事亲力亲为84-87
- 4.2 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的建所之道87-95
- 4.2.1 建所背景和历程88-90
- 4.2.2 建所方略和实践90-94
- 4.2.3 成功之道:良好的研究环境和学术氛围94-95
- 4.3 钱伟长与《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95-102
- 4.3.1 从无到有、艰难创刊95-97
- 4.3.2 屡开先河、快速发展97-98
- 4.3.3 影响渐广、与时俱进98-102
- 第五章 探索真理的求实精神102-116
- 5.1 参与制定中国科技史上的第一个规划102-105
- 5.2 求学治学恪守求真务实105-111
- 5.2.1 谈作弊——杜绝作弊要从端正教育思想入手105-107
- 5.2.2 反对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107-108
- 5.2.3 科学不能无中生有,亲身实践、贵在务实108-111
- 5.3 不迷信权威,敢于追求科学的真理111-112
- 5.4 坚持科学发展的“百家争鸣”112-113
- 5.5 谈如何提高科学技术水平113-116
- 第六章 钱伟长科学精神的溯源及影响116-149
- 6.1 钱伟长科学精神的渊源116-128
- 6.1.1 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文理交融116-122
- 6.1.2 继承和发扬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风格122-128
- 6.2 钱伟长科学精神的影响128-149
- 6.2.1 科教兴中华、奔走为苍生129-141
- 6.2.2 倡导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必须宏观综合平衡141-143
- 6.2.3 强调系统工程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43-146
- 6.2.4 致力地区发展战略和区域规划146-149
- 第七章 钱伟长科学精神的不懈坚持与可贵之处149-165
- 7.1 50 年代的清华之辩——历史给出了答案149-155
- 7.2 钱伟长的坚持与改变155-159
- 7.3 钱伟长科学精神的可贵之处159-165
- 第八章 结语165-167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167-169
- 致谢169-1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世强;论钱伟长的治学理念和学术风格[J];力学进展;2003年01期
2 程昌钧;;钱伟长先生对力学和应用数学的贡献[J];力学进展;2010年05期
3 程昌钧;;理性力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J];力学与实践;2008年01期
4 辛們;;科学不能无中生有——访中科院院士钱伟长教授[J];科学与无神论;2002年01期
5 刘高联;;钱伟长——我国近代力学和国际奇异摄动理论的奠基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年02期
6 谈镐生;祖国力学事业辛勤的耕耘者——恭贺挚友伟长先生九秩华诞[J];力学进展;2003年01期
7 汤寿根;;科学精神与伪科学[J];科学与无神论;2007年04期
8 孙英兰;;中国科技史上的第一个规划[J];w
本文编号:757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757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