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化龙与清末民初政治
发布时间:2017-09-21 07:43
本文关键词:汤化龙与清末民初政治
【摘要】:汤化龙身处清末民初鼎革巨变的历史时期,是一位颇具代表性的风云人物,与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联,影响巨大。研究汤化龙与清末民初政治史的互动关系,既可以全面了解、把握其人生轨迹及在中国近代政治进程中的作用、地位,也可以通过其言行和思想嬗变,管窥资产阶级自由派在这一复杂历史背景下的特定心理及行为特征,总结其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还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清末民初复杂多变的政治生态及社会变迁。基于此,本文以汤化龙与清末民初政治为切入点,对其生平活动及影响给予较为全面、客观的论述,并通过对汤化龙的个案剖析,透视这一派别在政治舞台上的角色扮演及历史运命。 正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汤化龙政治思想成因、内涵及嬗变过程。意在指明其思想虽由传统的“名臣政治”,转变为未脱“贤人政治”范畴的君主立宪与共和立宪思想,又渐次成为“平民的先觉”,但“以秩序的求进步”、“以统一的固国基”,始终为贯穿其一生的思想主线,且成为与革命派、当权派关系演变的内在思想动因。第二、第三章为第二部分,重点论述清末时期的汤化龙在立宪运动、辛亥风云中面临的重重历史困境及对历史发展的双重作用。本章意在阐明汤化龙背离清政府转而与革命派合流的心路历程,符合其思想发展的逻辑,并非革命投机行为。第四章为第三部分,主要探讨民国初年的汤化龙作为政党中坚在政党政治中的地位、政见、作用及与北洋系的复杂关系。本文既不同意汤化龙是北洋当权派御用官僚说,也不认同根本对立说,认为双方应是基于一定利益基础上的有限度的结合。第五章为第四部分,主要概述汤化龙在清末民初政治中的人物关联。指出与汤化龙政治关系最为密切的人不是梁启超,而是刘崇佑。正是集团成员的合力才成就了汤氏的政治业绩,也恰恰是集团内部的矛盾、分裂及个别重要成员与之政见逐渐相左,逸出集团作为反动力存在,成为汤氏失败的原因之一。 中国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活跃着地主阶级当权派、在野派、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和自由派几个政治派别。属于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汤化龙终其一生以“王者师”自居,极力引导、调和当权派及革命民主派,试图令其在宪政轨道内,推行分权主义的议会政治,以渐进的、和平的方式达到宪政救国的目的。但是具有理性主义的西方宪政观被作为一种救亡、发展的工具移植到中国后,当时的政治环境尚不具备令其生存的社会土壤,加之缺乏以民众为基础的强大社会力量的支撑,汤化龙纵然以天下为己任,怀抱满腔爱国热情,依然难逃失败的悲剧结局。这种悲剧,既是汤化龙个人的不幸,也是整个资产阶级自由派多舛命运的写照。
【关键词】:汤化龙 清末民初 宪政 中国资产阶级自由派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93;K252;K827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一章 绪论13-26
- 第二章 行动的先导:宪政思想成因及嬗变26-58
- 第一节 “名臣政治”26-32
- 一、 荆楚文化与蕲水之乱26-28
- 二、 科举仕进的追求28-29
- 三、 张之洞改革与经古书院的开化29-30
- 四、 君宪思想的萌芽30-32
- 第二节 “贤人政治”(君主立宪时期)32-38
- 一、 留学日本32-33
- 二、 中外维新派的影响33-37
- 三、 《议会论》:君宪思想确立的标志37-38
- 第三节 “贤人政治”(共和立宪时期)38-49
- 一、 “民主立宪国家,非有政党不可”39-41
- 二、 “以统一的固国基”41-44
- 三、 “以秩序的求进步”44-49
- 第四节 “平民的先觉”49-58
- 一、 “贤人政治”的反思49-50
- 二、 宪政主体的下移50-52
- 三、 国民性的考察心得52-54
- 四、 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54-58
- 第三章 立宪洪流:君主立宪终虚幻58-94
- 第一节 咨议局作为58-71
- 一、 入主咨议局58-63
- 二、 参政议政63-67
- 三、 维护咨议局权限67-70
- 四、 作用与困境70-71
- 第二节 拒债保路71-79
- 一、 争路运动之由来71-73
- 二、 拒债保路的努力73-76
- 三、 无果而终探原76-79
- 第三节 国会请愿运动79-94
- 一、 多次请愿未果79-84
- 二、 由请愿到“倒阁”84-90
- 三、 激进的双刃性90-94
- 第四章 辛亥风云:与首义党人的短暂合作94-138
- 第一节 顺应革命潮流94-107
- 一、 首义党人的橄榄枝94-102
- 二、 转向共和由来102-107
- 第二节 “投机革命说”存疑107-121
- 一、 对革命的促进之功及消极影响107-117
- 二、 “投机革命”说辨析117-121
- 第三节 与革命派分道扬镳121-132
- 一、 导火线:利益分配不均122-126
- 二、 催化剂:怀疑与歧视126-131
- 三、 总根源:政治主张的分歧131-132
- 第四节 相似的境遇、不同的结局——与谭延,
本文编号:893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893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