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成因的机理分析:基于劳动力单向流动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三农”问题成因的机理分析:基于劳动力单向流动的视角
【摘要】: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上,而应该上升到政治的高度。"三农"问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长期性的要素性资源单向流动,尤其是劳动力单向流动,是导致"三农"问题长期化的根本原因。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关键词】: “三农”问题 机理分析 劳动力单向流动
【分类号】:F323.6
【正文快照】: 关于中国“三农”问题的成因,理论界进行了许多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其研究结论有许多可资借鉴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如“二元结构说”认为,由于人为地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把中国社会分割为城市和乡村两块,阻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人口的流动以及现代化意识的培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万东;中国“三农”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宇;兼业型劳动力转移经济模型的构造[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2 方青;多元 平等 综合 渐进——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孔丽;;试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4 宣海林,郑鸣;以法律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必要性[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5 郑宪强;何佰洲;;试论农村住宅投资与农居地整理[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肖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王忠锐,刘德弟;农业科研投资与经济增长——一个基于理论的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4年01期
8 夏冠军;技术创新与我国风险投资和二板市场的功能定位[J];商业研究;2004年23期
9 包迪鸿,盛乐;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与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08期
10 李国柱;牛叔文;;家庭净收益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玉海;;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金沙能源系统开发的科学发展观初探[A];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来生;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2 董维春;现代化进程中区域经济非均衡与协调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3 苏祝成;茶产业组织结构与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黄晓玲;发展中国家外贸、外资与工业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5 余章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6 阳昌寿;区域主导产业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7 皮立波;现代都市农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寇全安;黄土高原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9 杨俊;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10 胡金波;21世纪初我国充分就业及其实现途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立栋;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经济形态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0年
2 李桂梅;构建高效运行的融资机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洁;旅游饭店人力资本开发战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佳刚;我国金融制度选择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01年
5 罗倩文;小城镇与乡镇企业互动关系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6 王宏新;外贸与经济增长关系探析及我国政策选择[D];湘潭大学;2001年
7 吕艳;非国有经济的间接金融支持[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8 陈晓华;我国四元经济下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D];广西大学;2002年
9 孙喜英;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基本出路[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王喜莲;积极推进长治市小城镇健康发展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光明,黄正林,沈亚林;部门内生交易费用“综合症”是农民负担重的根本原因——一个乡镇的政府规模和资源吸取及分配机制的剖析[J];管理世界;2002年11期
2 李树基,朱智文;“三农”问题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3 洪银兴,陈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04期
4 陶然,刘明兴,章奇;农民负担、政府管制与财政体制改革[J];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5 黄世贤;解决“三农”问题要实行城乡统筹[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农业部产业政策法规司课题组 ,陈晓华,张红宇,欧阳海洪,夏英,杨菁;统筹城乡和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01期
7 刘明宇;分工抑制与农民的制度性贫困[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02期
8 许经勇,张一力;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三农问题”透析[J];学术研究;2003年05期
9 闫威,夏振坤;利益集团视角的中国“三农”问题[J];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05期
10 胡必亮;究竟应该如何认识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光亚,申春阳;对“三农”问题的思考[J];改革与理论;2003年02期
2 田向利;解决“三农”问题的难点和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3年03期
3 唐耀富;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同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J];零陵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双周·来信[J];南风窗;2003年08期
5 王晓莉 ,宋伟;关于“三农”问题的理性思考[J];农家参谋;2004年10期
6 王毅;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7 郑立平,陈萍,郭飞舟;对“三农”问题的几点认识[J];江西农业科技;2004年12期
8 张雪;解决“三农”问题的产业化途径——发展粮食深加工[J];中国粮食经济;2005年04期
9 张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J];晋阳学刊;1996年05期
10 平;“三农”问题:教育是根本[J];南方农村;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学龙;;经济公正:“三农”问题的伦理探析[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戴健华;吕健丞;;构建科技支撑体系 推进新农村建设[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王玉屏;陈泽军;;如何把公共财政框架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一)[C];2004年
4 毛丽玉;;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以福建闽侯洋里乡为例[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王子义;;“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玉洁;张燕;杨焱;刘艳红;;加速农业信息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7 张景宽;;坚持科学发展观 正确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启英;;邓小平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贡献[A];纪念邓小平(上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郑炎成;夏春萍;;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解决之道[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周建锋;;“两个飞跃”思想与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契合与实践构想[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 牛有成 北京市副市长 夏占义 中共朝阳区委书记 陈刚 中共顺义区委书记 张延昆 中共通州区委书记 王云峰 北京农学院院长 王有年;北京:重新认识“三农”问题[N];农民日报;2009年
2 陈锡文;及时总结和提升农民的实践经验[N];人民日报;2010年
3 罗博;从吉林榆树透视我国“三农”问题破解新路[N];东方城乡报;2010年
4 记者 张迎春;我区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为“三农”问题建言献策[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梦薇;惠农政策为何难惠农[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6 ;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路子[N];经济日报;2008年
7 本报评论员;“三农”问题关系重庆发展的根本[N];重庆日报;2008年
8 ;解决“三农”问题要用新思路[N];昆明日报;2009年
9 温铁军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与农业发展学院院长、教授;“三农”问题与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10 康乔;数字·商机[N];医药经济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本军;“三农”问题与政府行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2 史向军;毛泽东“三农”思想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丁兆庆;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丁赛;政府行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5 滕星均;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崔元锋;武汉市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与“三农”问题研究——基于农民问题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7 叶堂林;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8 胡映兰;新时期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龙开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演变、机理与调控[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0 王霄鸣;美国农业保护政策及其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正国;浅议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以甘肃省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洁;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性制约因素分析及现实路径选择[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3 王邦祥;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制度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钟进;湖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5 杨飞;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选择[D];安徽大学;2005年
6 汪田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三农”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7 蒙锡岗;“三农”问题的哲学思考[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8 潘秀红;略论建国以来党探索“三农”问题的历程及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t,
本文编号:1100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1100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