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政策目标与实现路径的历史回顾
本文关键词:“三农”问题:政策目标与实现路径的历史回顾
更多相关文章: “三农”问题 阶段特征 战略选择 现实路径 对比研究
【摘要】: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努力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形势下 ,中国的“三农”问题再一次成为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破解中国“三农”问题比以往更迫切地需要作出战略调整、理论创新和新鲜经验的总结。这里选刊的几篇专家文章 ,综合、系统、全面地剖析了我国“三农”问题的来龙去脉 ,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方略。郑有贵从我国“三农”问题的纵向历史演进中 ,描述了“三农”问题的阶段性特征 ,归纳和评述了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历史印迹的政策措施及路径。从分析“二元结构”的影响入手 ,牛若峰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和十条政策建议。夏英则立足于多元因素的作用 ,从不同侧面分析了“三农”问题的成因 ,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路径和基本手段。除了专家根植于中国国情的分析和讨论外 ,李成贵、徐志全通过中外对比研究 ,分别使读者了解到中国“三农”问题的“非典型”性结构特征和应遵循的一般发展规律
【作者单位】: 农业部农村经济与发展研究中心
【分类号】:F320.3
【正文快照】: 一、1 94 9— 1 978年 :在国家工业化战略下“三农”问题的政策目标和实现路径 194 9年以前 ,我国“三农”问题极其严重。清代中期至 194 9年 ,农业生产每况日下 ,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至低谷。 194 9年 ,全国农产品人均产量依次是 :粮食 2 0 9公斤 ,棉花 0 .8公斤 ,油料 4 .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志全;韩国是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的[J];河北学刊;2003年04期
2 牛若峰;“三农”问题与二元结构政策[J];河北学刊;2003年04期
3 李成贵;结构转换与“三农”问题[J];河北学刊;2003年04期
4 夏英;中国“三农”问题的焦点和出路[J];河北学刊;2003年04期
5 李光亚,申春阳;对“三农”问题的思考[J];改革与理论;2003年02期
6 田向利;解决“三农”问题的难点和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3年03期
7 唐耀富;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同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J];零陵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双周·来信[J];南风窗;2003年08期
9 王晓莉 ,宋伟;关于“三农”问题的理性思考[J];农家参谋;2004年10期
10 王毅;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学龙;;经济公正:“三农”问题的伦理探析[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唐启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与城市发展[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戴健华;吕健丞;;构建科技支撑体系 推进新农村建设[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王玉屏;陈泽军;;如何把公共财政框架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一)[C];2004年
5 毛丽玉;;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以福建闽侯洋里乡为例[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6 徐国祥;王子林;黄席权;刘大锷;刘立华;鲁光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与步骤[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7 王子义;;“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玉洁;张燕;杨焱;刘艳红;;加速农业信息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9 张景宽;;坚持科学发展观 正确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启英;;邓小平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贡献[A];纪念邓小平(上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 牛有成 北京市副市长 夏占义 中共朝阳区委书记 陈刚 中共顺义区委书记 张延昆 中共通州区委书记 王云峰 北京农学院院长 王有年;北京:重新认识“三农”问题[N];农民日报;2009年
2 记者 张立政;刘更另肖征龙来州调研“三农”问题[N];团结报;2009年
3 陈锡文;及时总结和提升农民的实践经验[N];人民日报;2010年
4 罗博;从吉林榆树透视我国“三农”问题破解新路[N];东方城乡报;2010年
5 记者 张迎春;我区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为“三农”问题建言献策[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8年
6 特约记者 令治清;泽普县查找“三农”问题谋划今后工作[N];喀什日报(汉);2008年
7 本报记者 张梦薇;惠农政策为何难惠农[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8 忻州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培德;把破解“三农”问题摆上议事日程[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9 周一青;不能让农民“被培训”[N];宁夏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吴安亚;人大代表关注“三农”问题[N];芜湖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本军;“三农”问题与政府行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2 史向军;毛泽东“三农”思想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丁兆庆;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王国升;区域农村发展差距趋势与成因分析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丁赛;政府行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滕星均;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崔元锋;武汉市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与“三农”问题研究——基于农民问题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8 叶鹏举;乡城人口迁移大潮中的上海人口与就业:现状及将来预测——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人口学思考[D];复旦大学;2004年
9 甘时勤;论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D];四川大学;2004年
10 韩军生;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划分和阶段性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洁;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性制约因素分析及现实路径选择[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2 常正国;浅议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以甘肃省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黄贺林;人口城市化:破解“三农”问题的路径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4 刘宏杰;WTO框架下我国支农财政政策的进一步调整与完善[D];河北大学;2006年
5 李岩;地方政府体系改革[D];重庆大学;2005年
6 崔英兰;关于免征农业税政策的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7 王邦祥;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制度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绳会敏;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中国农民自组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辉;重农学派与中国古代重农思想的比较[D];西北大学;2007年
10 王娟;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71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1171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