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的困境与“三农”问题的逻辑——江苏视角
本文关键词:农民收入的困境与“三农”问题的逻辑——江苏视角
【摘要】: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具有区域差异性、农业贡献递减性和工资性来源主导性等基本特征。就业选择对农民纯收入影响的分析表明,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收入效应单调递增,不同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收入效应各异,行业技术密集度的收入效应为正。研究认为,农民收入问题的解决必须放在宏观经济发展的框架下考虑,不能与"农业问题"混为一谈;解决"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的关键在于努力增加人力资本,拓展就业空间,提升就业稳定性;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大体制、机制改革的力度,建立向"三农"倾斜的外部环境。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323.8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04年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随后又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连续出台三个“一号文件”,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丰富了农民增收途径,农民收入增速明显加快。2004年,江苏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薇;张芬;;农村地区收入差异与人力资本积累[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震;;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1期
2 刘根荣;;风险、能力、成本三重约束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机制[J];当代财经;2006年11期
3 肖进成;;对后农业税时代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考——以宁夏平罗县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4 杨涛;罗必良;;化解“三农”问题的基本逻辑[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刘汉成,夏亚华,鲍宏礼;现阶段我国“新农业”政策的绩效分析及展望[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赵翠萍;;从政策角度对我国农民收入现状的一个解释[J];经济经纬;2006年01期
7 张冬平;邓蒙芝;;制约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03期
8 方东荔;从现阶段农民收入状况谈解决农民增收问题[J];莆田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刘根荣;;“民工荒”的成因及其治理:一个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J];人口研究;2006年06期
10 杨宏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消除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J];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海;转型时期农地非农化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2 杨茂;农业新政与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李丽辉;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流动的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4 胡德龙;经济转型期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理论分析和基于江西的实证[D];南昌大学;2007年
5 张藕香;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异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姬雄华;农村居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型消费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吕洪波;中国财政农业支出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8 詹晶;我国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宋海英;乡镇企业发展的地区差异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蔡立雄;经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制度变迁[D];西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官永彬;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的收入效应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2 孟祥萍;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3 陈培芳;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05年
4 邓蒙芝;粮食主产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问题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5 毛雁红;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美丽;中职学校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彭兰;扬州市邗江区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8 方东荔;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曾传亮;约束条件下的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刘英;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娜;;影响河北省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5期
2 康艳;;增加我国农民收入的途径[J];农技服务;2011年06期
3 高强;李鹏静;;青岛市农民增收问题实证研究[J];山东经济;2011年04期
4 唐为;陆云航;;社会资本影响农民收入水平吗——基于关系网络、信任与和谐视角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1年09期
5 丁文恩;;农村居民收入结构解析与增收路径[J];特区经济;2011年07期
6 侯淑珍;杨香菊;;积极探索农民持续增收途径[J];青年记者;2011年26期
7 谭宏军;;促进农民增收 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J];价值工程;2011年25期
8 门可佩;朱淑丹;;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江苏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9 刘文军;吴俐民;方源敏;周嵩山;;云南省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时空格局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1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许越先;;序[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杨培植;吴敬学;;我国农民纯收入增长因素分析[A];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增刊)[C];2010年
3 张艳;;辽宁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提升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4 关海玲;陈建成;张晓静;;国有森工企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C];2008年
5 何媛媛;郭为;;青岛市旅游发展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农民收入问题也是就业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郭铁民;如何解决农民收入问题[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3 辛建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农民收入问题[N];湖南日报;2003年
4 周杰;知识经济时代的农民收入问题[N];西部时报;2004年
5 章志胜;农民收入问题的战略思考[N];中国信息报;2003年
6 侯晓斌;推进农业第二个飞跃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根本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罗涟浩;“十二年翻一番”难在何处?[N];宁波日报;2008年
8 黄祖辉 王敏;农民增收的途径和制度安排[N];浙江日报;2002年
9 上海财经大学农业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 李超民;稳粮增收仍存隐忧[N];粮油市场报;2010年
10 江华瑶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 李祥红;重视服务好农民增收[N];永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小兰;经济转型期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覃巍;农民收入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刘秀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张艳艳;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闫福山;我国经济增长下的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4 王钧;新阶段山东省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5 茶世凯;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的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南云洲;廊坊市广阳区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7 靳那;内蒙古托克托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8 宋国庆;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机制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俊;旅游业和山区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汤海;宿迁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演变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19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1219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