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场化与“三农”问题的出路
本文关键词:土地市场化与“三农”问题的出路
【摘要】:“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农业生产收入持续下降的原因不是农业生产 减退 ,而是农业剩余以不平等的贸易条件 ,通过过低的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被转移到其它 生产部门去了。农产品供给价格缺乏弹性是由土地价格严重扭曲造成的。因此 ,土地价 格市场化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所在。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制度是土地价格市场化 的前提条件。政府应该为土地价格市场化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
【分类号】:F321
【正文快照】: 目前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 ,智者们开出了不同的药方。比如 ,“以工业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减轻农村税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但药方开了许多、许久 ,不见“三农”问题有明显见好。何故 ?理解经济现象 ,分析经济趋势 ,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荣强;;温铁军·熊德明·沙县小呼 解读一种“三农问题”的解决之道[J];新经济;2004年02期
2 杨伟杰;;关于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社保问题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1年05期
3 徐丙州;董慧芳;;现阶段村级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吉林农业;2011年06期
4 徐娟;;解决三农问题要靠机制、靠投入[J];今日中国论坛;2011年08期
5 陈晔;;商鞅的农战思想与“三农问题”[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李文琴;;黄南州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2期
7 田柳;师博;;基于“三农”视角的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8 董铖;;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综合开发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9 王唤;;浅析土地抛荒问题[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10 靳环宇;;推进领导人才资源向农村配置的思考[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炎成;夏春萍;;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解决之道[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张建萍;;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3 周远清;;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 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三农问题与中部崛起”专家论坛上的致辞[A];《“三农”问题与中部崛起》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郑伟明;;正确解决“三农”问题和处理城乡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A];“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郑伟明;;正确解决“三农”问题和处理城乡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邦杰;;新农村建设:进展、问题与对策[A];2006中国科协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6年
7 孙晓芳;;论解决三农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陈顺友;刘兴斌;张昌新;缪文;石园球;杨吉阶;;生猪产业化对“三农”贡献力的初步探讨——透析湖北生猪产业化与“三农问题”的关系[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傅国华;许能锐;;植胶农垦企业的经济外部性分析——基于云南、海南国有与民营橡胶成本比较研究[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傅国华;许能锐;;植胶农垦企业的经济外部性分析——基于云南、海南国有与民营橡胶成本比较研究[A];热带作物产业带建设规划研讨会——天然橡胶产业发展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厉以宁 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减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会丽 郭焕璋;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三农问题的解决[N];中国特产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刘书艳;沙集模式:为三农问题提供新指向[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4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 华生;老三农问题的终结与新三农问题的挑战[N];经济观察报;2011年
5 尹冬华;解决三农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N];中国社会报;2005年
6 余晓泓;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考[N];团结报;2003年
7 记者 张先国 李永升;农民有“三怕”“三怨”“三盼”[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8 本报记者 王芬兰;苏州三农问题与对策[N];苏州日报;2009年
9 程凯;三农问题是一根线[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张晓山;解决三农问题要从源头做起[N];中国财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勤;“三农”问题的国家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方先知;土地合理利用及其综合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寻广新;统筹城乡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王华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农业政策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张新华;中国三农现代化进程及其引发的理论思考[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强;我国“以工补农”效果及其主体互动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刘汝良;江西人口结构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定量预测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8 杨卫军;人力资本视角的农民增收[D];西北大学;2006年
9 李本军;“三农”问题与政府行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10 张益丰;三农问题视阈中企业领办农业综合性合作社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晓东;四川三农问题突破与区域协调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2 杜瑾;对当代中国三农问题观念的反思[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3 李文煌;关于农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辛小丽;加拿大合作社运动对中国农业合作化的启示[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曾碧辉;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高洁;小农经济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郑晓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郁剑波;我国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理性思考[D];苏州大学;2008年
9 姚志萍;益阳市农村青年技能培训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赵乐宝;县级政府对农民增收的作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24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1224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