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三农”问题根在土地制度

发布时间:2017-12-07 19:22

  本文关键词:“三农”问题根在土地制度


  更多相关文章: “三农”问题 土地制度 集体所有制 共同所有制


【摘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造成当前“三农”问题的制度原因,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按照“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逐步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思路,废除土地集体所有制,以股份制的形式,实行国家与个体农民对土地的共同所有制。
【作者单位】: 山东泰山学院中小城市社区研究所
【分类号】:F321.1
【正文快照】: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对此,人们一般习惯于认为这主要适用于国有企业。其实,这种理解并不全面,股份制也可以成为农村土地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造成当前围绕农村土地的大量问题的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宋斌文,樊小钢,周慧文;失地农民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J];调研世界;2004年01期

2 胡尹燕;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回顾与创新思考[J];国土经济;2003年07期

3 廖红丰;制度创新与农民增收的路径选择[J];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4 夏英煌,张家义;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构想[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3年07期

5 陆学艺;农村要进行第二次改革 进一步破除计划经济体制对农民的束缚[J];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於忠祥;;论中国征地制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宋敏;;城镇化与土地收益分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3 林惠玲;;构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实践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2006年12期

4 龚双红;关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思考[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张鸿雁;谢静;;“制度投入主导型”城市化论(1)[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游清富;;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5年S1期

7 刘海云;;征地补偿制度与失地农民边缘化关系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李新功;失地农民利益损失原因及保障措施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9 章国荣,盛来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及对策[J];调研世界;2003年08期

10 赵振军;必须破除农民进城的制度化限制因素[J];调研世界;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国;;县域政府组织体制及农村工作机制创新探讨——“南平机制”及其启示[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明明;卢群群;;土地立法新探——以土地发展权为视角[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3 王永平;杨永志;张美钧;梁岸钰;裴晓红;;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问题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1—2004)[C];2005年

4 张小刚;诸纪录;;农村土地“民有民营”: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的一个根本问题[A];论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国;林卿;;县域政府组织体制及农村工作机制创新探讨——“南平机制”及其启示[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振军;;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市化[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天宝;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李俊英;北京效区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3 王峰;现阶段破解“三农”问题的制度分析[D];厦门大学;2005年

4 刘海云;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5 钱文亮;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于建星;自由与权力: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飞;中国农地非农化中政府行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卫东;“三农”问题的制度约束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2 李广来;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性缺陷及改革对策探讨[D];天津大学;2004年

3 俞义;水网、滨海平原城乡土地资源配置的优化模式——农业环境与人居环境双向评价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韩金玉;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5 韩鹏;我国农地制度变迁及创新方向的经济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6 林娣;我国人口城市化制度创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清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交易成本分析[D];苏州大学;2004年

8 陈运贵;正义的张扬与智者的追索[D];安徽大学;2004年

9 马立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10 王静;农地利用社会效益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明芬,李一平;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J];调研世界;2002年12期

2 潘华顺,臧武芳;关于农村土地双重所有制的理论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0年07期

3 王小映;土地制度变迁与土地承包权物权化[J];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01期

4 周小亮;提高农民收入与农村二次市场化制度创新[J];东南学术;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奚刚;《管子·乘马》的管理思想浅析[J];经营与管理;1983年01期

2 邹忠华;农民不愿离土,不能归咎于现有的土地制度——与刘亚健同志商榷[J];农业经济问题;1987年05期

3 杨经伦;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与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1987年07期

4 杨际平;灩氏高昌土地制度试探[J];新疆社会科学;1987年03期

5 江淳;;从赐田制度的变化看秦汉间土地制度的演变[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6 ;改革土地制度与实现农村劳动力居住迁移[J];中国农村观察;1987年04期

7 冯明放;土地制度改革中的适度规模经营问题[J];理论导刊;1988年06期

8 罗晰;试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其对地域性合作经济格局的影响[J];人文杂志;1988年01期

9 杨明;临泽土地制度的改革与思考[J];社科纵横;1988年04期

10 张柏齐;论农村土地制度建设的几个问题[J];浙江社会科学;198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毅;;土地利用战略问题之一——要注意对土地制度问题的研究[A];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C];1985年

2 俞汉聊;;论我国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摘要)[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3 蒋如高;;香港土地制度内容简介(摘要)[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4 叶公强;谢纪聆;周国清;;孙中山地价思想初探[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5 广东农村土地问题课题组;;运用地租形式建设具有积累和调节机制的农村土地制度[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6 程迎春;;浅谈农村宅基地的法律制度[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7 林增杰;阎旭东;;浅议土地科学[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8 周诚;;我国土地经济研究与学科建设[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9 周诚;;中国大陆土地经济学的学科建设[A];92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10 李百冠;;农地高效配置与福利功能的矛盾和对策——再论中国大陆农地分配使用中的效率与公平[A];'94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纲;农业的根本出路:农民的非农产业化[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张立栋;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3 谭用发;流转抛荒田须注意的几个问题[N];安徽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李进平;公地悲剧、户籍制度与国土资源[N];华夏时报;2001年

5 张艳华;股田制的意义[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6 记者 王宏;人口变动,被忽视的最重要变量[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江夏;如何看待当前的耕地流转[N];人民日报;2001年

8 张牧 郑春波;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N];中国建设报;2001年

9 张在晖;土地制度面面观[N];中国建设报;2001年

10 德合;一册解放区出版物[N];中国商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新烽;南非土地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张清;解读列宁:法律与经济的互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汪晖;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吴亚卓;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5 张进选;中国农业制度变迁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艾建国;中国城市土地制度经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7 李明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8 王松岭;二元结构下农业发展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耿元骊;唐宋土地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英辉;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2 鲁礼新;我国农地制度演进与农业绩效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3 徐杨;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回顾和展望[D];苏州大学;2002年

4 仲利娟;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5 党晨飞;土地制度变迁与中国现代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兰英;民国时期四川农村土地制度[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7 方健;新时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煜;土地制度与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9 程洪宝;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合力论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10 冯秦生;我国征地制度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63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1263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d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