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及其整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9 02:01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加快了我国城镇化速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人口、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在乡村与城镇之间流动速度加快,导致人地关系矛盾加剧。近年来,孟州市的农村居民点“空心化”问题严重,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效率低下,受到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影响造成农村区域发展不均衡等诸多问题。开展农村居民点整治活动既可以保证土地利用的动态平衡,又能促进孟州市农村均衡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把握研究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了解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和变化特征,有利于保证农村居民点整治活动合理有效展开。因此,本文基于GIS技术定性定量分析了孟州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通过测度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稳定性和村庄发展适宜性定量描述孟州市农村居民点布局,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模式。首先,以孟州市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为数据基础,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和景观格局指数法,基于ArcGIS10.2和Fragstats4.2平台,分析孟州市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其次,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采用突变级数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孟州市各个村...
【文章来源】: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位置图
214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本章从农村居民点的空间规模变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和空间集聚性变化特征三个方面,探讨孟州市2009-2015年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变化情况。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掌握孟州市农村居民点的景观格局和空间集聚性变化方向,探讨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规律,并讨论了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通过本章研究,能深入了解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变化情况,厘清变化影响因素,对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的划分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合理性。4.1农村居民点空间规模变化分析本节从2009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库、2015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中提取两个时期研究区的农村居民点图斑,制作孟州市农村居民点分布专题图(图4-1);并使用AnalysisTools工具,将2009和2015年两年的农村居民点图斑进行叠加分析,提取新增农村居民点斑块、减少农村居民点斑块以及未发生变化的农村居民点斑块;使用属性表中的几何计算器统计各类型农村居民点斑块的面积,将计算结果导入EXCEL中,统计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总体规模和分乡镇规模变化情况。本研究将农村居民点图斑划分为变化和无变化两类,其中变化的农村居民点图斑又被划分为新增农村居民点图斑和减少农村居民点图斑,各类型的农村居民点图斑在研究区内的空间分布位置见图4-2,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变化情况见表4-1、表4-2。图4-1.孟州市农村居民点分布图Fig.4-1DistributionmapofruralresidentialareasinMengzhouCity
22图4-2.2009-2015年农村居民点变化图Fig.4-2Ruralsettlementchangemapfrom2009to20154.1.1农村居民点整体规模变化分析首先,由图4-2可以看出,2009-2015年孟州市虽减少了部分农村居民点用地,但农村居民点增加的规模远大于减少规模。其中,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大多分布于交通干线两侧,呈现条带状扩张的状态,由此看出道路交通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扩张和分布的一个重要影响。表4-1.孟州市农村居民点面积统计表Tab.4-1StatisticaltableofruralresidentialareainMengzhou区域总面积(hm2)乡村人口(万人)人均面积(㎡/人)变化面积(hm2)2009年2015年2009年2015年2009年2015年新增减少净增孟州市5657.036229.9332.2018.60175.68334.94578.565.655572.91由表4-1可知,2009年和2015年孟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分别为5657.03hm2、6229.93hm2,新增面积共计578.56hm2,减少面积为5.66hm2,研究期内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净增572.90hm2。但根据焦作统计年鉴显示,2009年和2015年孟州市的乡村人口分别为32.20万和18.60万人,乡村人口明显减少,但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却呈现出增加的现象。由此可知,目前孟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较为粗放,应对低效利用的农村居民点展开整治,提高农村居民点的利用效率。4.1.2农村居民点分乡镇规模变化分析
本文编号:3072053
【文章来源】: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位置图
214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本章从农村居民点的空间规模变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和空间集聚性变化特征三个方面,探讨孟州市2009-2015年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变化情况。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掌握孟州市农村居民点的景观格局和空间集聚性变化方向,探讨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规律,并讨论了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通过本章研究,能深入了解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变化情况,厘清变化影响因素,对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的划分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合理性。4.1农村居民点空间规模变化分析本节从2009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库、2015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中提取两个时期研究区的农村居民点图斑,制作孟州市农村居民点分布专题图(图4-1);并使用AnalysisTools工具,将2009和2015年两年的农村居民点图斑进行叠加分析,提取新增农村居民点斑块、减少农村居民点斑块以及未发生变化的农村居民点斑块;使用属性表中的几何计算器统计各类型农村居民点斑块的面积,将计算结果导入EXCEL中,统计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总体规模和分乡镇规模变化情况。本研究将农村居民点图斑划分为变化和无变化两类,其中变化的农村居民点图斑又被划分为新增农村居民点图斑和减少农村居民点图斑,各类型的农村居民点图斑在研究区内的空间分布位置见图4-2,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变化情况见表4-1、表4-2。图4-1.孟州市农村居民点分布图Fig.4-1DistributionmapofruralresidentialareasinMengzhouCity
22图4-2.2009-2015年农村居民点变化图Fig.4-2Ruralsettlementchangemapfrom2009to20154.1.1农村居民点整体规模变化分析首先,由图4-2可以看出,2009-2015年孟州市虽减少了部分农村居民点用地,但农村居民点增加的规模远大于减少规模。其中,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大多分布于交通干线两侧,呈现条带状扩张的状态,由此看出道路交通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扩张和分布的一个重要影响。表4-1.孟州市农村居民点面积统计表Tab.4-1StatisticaltableofruralresidentialareainMengzhou区域总面积(hm2)乡村人口(万人)人均面积(㎡/人)变化面积(hm2)2009年2015年2009年2015年2009年2015年新增减少净增孟州市5657.036229.9332.2018.60175.68334.94578.565.655572.91由表4-1可知,2009年和2015年孟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分别为5657.03hm2、6229.93hm2,新增面积共计578.56hm2,减少面积为5.66hm2,研究期内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净增572.90hm2。但根据焦作统计年鉴显示,2009年和2015年孟州市的乡村人口分别为32.20万和18.60万人,乡村人口明显减少,但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却呈现出增加的现象。由此可知,目前孟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较为粗放,应对低效利用的农村居民点展开整治,提高农村居民点的利用效率。4.1.2农村居民点分乡镇规模变化分析
本文编号:3072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072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