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道德素质提升的研究 ——以广东省信宜市怀乡镇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02 13:4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这也是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在我国,农民是乡村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各项事业开展的主体力量。因而,提升农民的道德素质是顺应培育新时代农民发展的趋势,推进乡村形成文明的道德价值共识。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推动农民致富增收,从而夯实农民的物质基础,为提升农民道德素质创造良好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提升农民道德素质二者之间紧密联系,能为提升农民道德素质指明目标,最终能够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本文以本人家乡所在的怀乡镇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对怀乡镇的农民道德素质展开调查分析,借鉴一些学者类似案列的经验,分析该村的农民在道德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旨在了解当前农民道德素质的现状和困境,为提升农民道德素质制定完善的、系统的对策。第一部分,从五个方面对本论题进行学理分析,包括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创新点等。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民道德素质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简单地概述相关研究理论。第三部分,主要说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提升农民道德素质的现实意义。第四部分,以怀乡镇的农民为调查对象现...
【文章来源】:海南大学海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3 评述
1.3 研究的方法
1.3.1 文献阅读方法
1.3.2 问卷调查方法
1.3.3 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方法
1.4 创新之处
1.5 重点解决的问题
2 核心概念解读与研究的理论来源
2.1 农民道德素质与乡村振兴战略
2.1.1 农民道德素质
2.1.2 乡村振兴战略
2.1.3 乡村振兴战略与提升农民道德素质之间的关系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中国儒家所倡导“仁、义、礼、智、信”思想中的精髓
2.2.2 马克思恩格斯对道德的相关论述
2.2.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农民道德素质的现实意义
3.1 顺应新时代农民发展的趋势
3.2 市场经济发展中对农民道德的基本要求
3.3 有助于在农村中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
3.4 有利于形成文明的乡村道德价值共识
3.5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4 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农民道德素质的调查分析
4.1 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4.2 农民道德素质的现状分析
4.2.1 当前农民道德素质提升过程中的积极因素
4.2.2 当前农民道德素质提升中存在的问题
4.3 农民道德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受传统小农意识的影响
4.3.2 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物质条件不够完善
4.3.3 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
4.3.4 落后的封建伦理道德文化的影响
4.3.5 在对农民的道德教育上存在不足
4.3.6 道德的监督工作不到位
5 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提升农民道德素质的对策
5.1 夯实农民的物质基础
5.2 营造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围
5.2.1 充分利用现代化新媒体宣传党和政府的道德规章和价值导向
5.2.2 发挥基层干部的道德示范作用
5.2.3 发挥村民道德模范或榜样的作用
5.2.4 开展有效提高农民道德素质的活动
5.3 完善对农民的道德教育体制
5.3.1 道德教育对象上要坚持分层次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5.3.2 坚持历史继承性与时代性来筛选道德教育的内容
5.3.3 不断融入新的道德教育模式
5.4 提高农民个人的道德修养
5.4.1 增强对道德认知和判断的能力
5.4.2 提升农民自我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5.4.3 加强农民道德修养的自我提升能力
5.5 不断完善乡村的道德监督和约束机制
5.5.1 加强法律和规章对农民在道德方面的规范作用
5.5.2 发挥乡规民约等非正式制度的约束作用
5.5.3 建立规范的、公平和公开的奖惩制度
6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及提升策略[J]. 张爽,黄婉庆. 劳动保障世界. 2018(35)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法律服务所改革之反思[J]. 马树同.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8(12)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科大学生培养刍议[J]. 陈源,张祥,陈德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8(52)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福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探析[J]. 黄春兰. 台湾农业探索. 2018(05)
[5]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土地制度改革与管理思考[J]. 陈汉.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9(01)
[6]以科学范式理解乡村振兴战略[J]. 樊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7]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路径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 杨新荣,唐靖廷,杨勇军,戴化勇. 农业经济问题. 2018(06)
[8]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与实践[J]. 范建华. 思想战线. 2018(03)
[9]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探究[J]. 陈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10]乡村振兴:作为战略支撑的乡村教育及其发展路径[J]. 杜育红,杨小敏.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博士论文
[1]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研究[D]. 田训龙.北京交通大学 2017
[2]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薛明珠.北京交通大学 2015
[3]中国传统乡规民约研究[D]. 党晓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村改居”社区居民公共道德意识培育研究[D]. 王旭燕.太原理工大学 2017
[2]穆棱市农民素质问题研究[D]. 高萌.吉林大学 2016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思想道德问题研究[D]. 李海娜.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4]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严雪文.西华大学 2015
[5]民俗文化视域下的当代农民道德建设研究[D]. 邢蓉.安徽农业大学 2015
[6]新农村建设对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提出的挑战与对策[D]. 袁美静.延安大学 2013
[7]社会主义新农村家庭道德研究[D]. 侯克宁.河北农业大学 2013
[8]提高新型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D]. 时春岩.辽宁大学 2013
[9]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 柳杨.华中师范大学 2013
[10]重庆市安置社区居民道德建构问题研究[D]. 沈雕.重庆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15381
【文章来源】:海南大学海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3 评述
1.3 研究的方法
1.3.1 文献阅读方法
1.3.2 问卷调查方法
1.3.3 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方法
1.4 创新之处
1.5 重点解决的问题
2 核心概念解读与研究的理论来源
2.1 农民道德素质与乡村振兴战略
2.1.1 农民道德素质
2.1.2 乡村振兴战略
2.1.3 乡村振兴战略与提升农民道德素质之间的关系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中国儒家所倡导“仁、义、礼、智、信”思想中的精髓
2.2.2 马克思恩格斯对道德的相关论述
2.2.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农民道德素质的现实意义
3.1 顺应新时代农民发展的趋势
3.2 市场经济发展中对农民道德的基本要求
3.3 有助于在农村中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
3.4 有利于形成文明的乡村道德价值共识
3.5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4 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农民道德素质的调查分析
4.1 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4.2 农民道德素质的现状分析
4.2.1 当前农民道德素质提升过程中的积极因素
4.2.2 当前农民道德素质提升中存在的问题
4.3 农民道德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受传统小农意识的影响
4.3.2 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物质条件不够完善
4.3.3 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
4.3.4 落后的封建伦理道德文化的影响
4.3.5 在对农民的道德教育上存在不足
4.3.6 道德的监督工作不到位
5 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提升农民道德素质的对策
5.1 夯实农民的物质基础
5.2 营造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围
5.2.1 充分利用现代化新媒体宣传党和政府的道德规章和价值导向
5.2.2 发挥基层干部的道德示范作用
5.2.3 发挥村民道德模范或榜样的作用
5.2.4 开展有效提高农民道德素质的活动
5.3 完善对农民的道德教育体制
5.3.1 道德教育对象上要坚持分层次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5.3.2 坚持历史继承性与时代性来筛选道德教育的内容
5.3.3 不断融入新的道德教育模式
5.4 提高农民个人的道德修养
5.4.1 增强对道德认知和判断的能力
5.4.2 提升农民自我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5.4.3 加强农民道德修养的自我提升能力
5.5 不断完善乡村的道德监督和约束机制
5.5.1 加强法律和规章对农民在道德方面的规范作用
5.5.2 发挥乡规民约等非正式制度的约束作用
5.5.3 建立规范的、公平和公开的奖惩制度
6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及提升策略[J]. 张爽,黄婉庆. 劳动保障世界. 2018(35)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法律服务所改革之反思[J]. 马树同.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8(12)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科大学生培养刍议[J]. 陈源,张祥,陈德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8(52)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福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探析[J]. 黄春兰. 台湾农业探索. 2018(05)
[5]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土地制度改革与管理思考[J]. 陈汉.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9(01)
[6]以科学范式理解乡村振兴战略[J]. 樊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7]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路径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 杨新荣,唐靖廷,杨勇军,戴化勇. 农业经济问题. 2018(06)
[8]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与实践[J]. 范建华. 思想战线. 2018(03)
[9]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探究[J]. 陈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10]乡村振兴:作为战略支撑的乡村教育及其发展路径[J]. 杜育红,杨小敏.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博士论文
[1]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研究[D]. 田训龙.北京交通大学 2017
[2]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薛明珠.北京交通大学 2015
[3]中国传统乡规民约研究[D]. 党晓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村改居”社区居民公共道德意识培育研究[D]. 王旭燕.太原理工大学 2017
[2]穆棱市农民素质问题研究[D]. 高萌.吉林大学 2016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思想道德问题研究[D]. 李海娜.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4]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严雪文.西华大学 2015
[5]民俗文化视域下的当代农民道德建设研究[D]. 邢蓉.安徽农业大学 2015
[6]新农村建设对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提出的挑战与对策[D]. 袁美静.延安大学 2013
[7]社会主义新农村家庭道德研究[D]. 侯克宁.河北农业大学 2013
[8]提高新型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D]. 时春岩.辽宁大学 2013
[9]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 柳杨.华中师范大学 2013
[10]重庆市安置社区居民道德建构问题研究[D]. 沈雕.重庆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15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115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