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治理中的人居环境治理研究 ——以渑池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06 16:22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农村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建设是重要一环。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生态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农民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来源,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原动力,也是促进农村社会文明和谐的主要途径。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人居环境的发展仍然不均衡,某些地方人居环境破坏现象仍特别严重,农村在我国的发展中仍然处于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道路交通不畅达、卫生厕所普及率不高等,与城市人居环境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为解决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从法规层面为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出了指导思想和行动目标,各省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本省市发展的三年行动方案。2018年12月29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从面上推开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然而,在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如火如荼开展的过程中,一些新的问题又暴露出来,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地区间推进不均衡、没有发挥农民群众的作用等,基于此,笔者在乡村...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1、理论工具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思路
(五)创新点与不足
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理论分析
(一)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内涵
(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内容
1、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主体及职责
2、政府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三)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意义
1、缩小城乡人居环境差距
2、激发农村生产活力,增加农民收入
3、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三、渑池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分析
(一)渑池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主要做法
1、提升空间,加快治理“双违”与“一户多宅”
2、整合资源,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市场化管理
3、扩大试点,积极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
4、推广技术,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5、建立机制,加强农村长效保洁运行管理
(二)渑池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成效
1、提升村庄的整体风貌
2、调动村级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3、推动美丽乡村示范县的建设进程
四、渑池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渑池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1、农民参与不积极,环保意识淡薄
2、治理理念不科学,注重面子工程
3、治理工作不均衡,地区间差异大
4、后期管护不到位,监管制度缺失
(二)渑池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村常住人口减少,缺少主体支持
2、农民收入结构单一,缺乏资金支持
3、农村全面规划不足,设施布局混乱
4、相关法律约束缺失,主体责任不明
5、地方传统文化弱化,管理约束欠缺
6、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健全,专项整治资金投入不足
五、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经验总结
(一)我国其他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概述
1、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2、甘南藏族自治州:网络化管理体系
3、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洛滨村:内外兼备
4、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五通三改三建
(二)我国各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经验总结
1、坚持政府领导
2、独具地方特色
3、尊重村民主体地位
4、保护环境与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
六、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路径选择
(一)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1、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建立激励引导机制
2、做好村庄科学规划,鼓励村民参与管理
3、提高村民自身素质,营造科学文明乡风
(二)发展生态农业,激发农村治理活力
1、发展农村经济,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2、依托传统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3、强化企业责任,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三)坚持因地制宜,补齐农村治理短板
1、强化政治引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2、抓住地方特点,树立正确发展理念
3、优化治理思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四)建立科学机制,实现农村有效治理
1、规划资金投入机制,为治理提供物质支撑
2、健全责任管理机制,为治理提供制度保障
3、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为治理提供智力支持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科研成果和获奖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与监管体系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 贾小梅,董旭辉,于奇,王亚男. 中国环境管理. 2019(02)
[2]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对策研究——以四川革命老区D市为例[J]. 刘长江.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策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赵华勤,江勇. 小城镇建设. 2019(02)
[4]乡村振兴视角下辽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路径研究[J]. 周思宇,赵小汎. 南方农机. 2019(02)
[5]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路径论析[J]. 王晓毅. 国家治理. 2019(03)
[6]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多元共治的视角[J]. 毛晖,张鸿景.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01)
[7]农村人口空心化驱动机制研究[J]. 郑殿元,文琦,王银,米欢. 生态经济. 2019(01)
[8]从多中心主体复合治理视角探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创新[J]. 樊翠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8(06)
[9]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路径探析[J]. 贾璟琪,王鑫,魏旺拴. 当代经济. 2018(23)
[10]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标准体系研究[J]. 刘泉,陈宇. 城市发展研究. 2018(11)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效果及优化路径研究[D]. 孙慧波.中国农业大学 2018
[2]中国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研究[D]. 冯亮.中共中央党校 2016
硕士论文
[1]农村人居环境可持续治理的丹棱案例研究[D]. 吉丽琴.电子科技大学 2018
[2]美丽乡村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 孙小杰.吉林大学 2015
[3]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路径研究[D]. 朱寅茸.湖南大学 2011
[4]农村环境治理中的乡镇政府行为[D]. 刘兵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21740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1、理论工具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思路
(五)创新点与不足
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理论分析
(一)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内涵
(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内容
1、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主体及职责
2、政府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三)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意义
1、缩小城乡人居环境差距
2、激发农村生产活力,增加农民收入
3、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三、渑池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分析
(一)渑池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主要做法
1、提升空间,加快治理“双违”与“一户多宅”
2、整合资源,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市场化管理
3、扩大试点,积极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
4、推广技术,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5、建立机制,加强农村长效保洁运行管理
(二)渑池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成效
1、提升村庄的整体风貌
2、调动村级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3、推动美丽乡村示范县的建设进程
四、渑池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渑池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1、农民参与不积极,环保意识淡薄
2、治理理念不科学,注重面子工程
3、治理工作不均衡,地区间差异大
4、后期管护不到位,监管制度缺失
(二)渑池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村常住人口减少,缺少主体支持
2、农民收入结构单一,缺乏资金支持
3、农村全面规划不足,设施布局混乱
4、相关法律约束缺失,主体责任不明
5、地方传统文化弱化,管理约束欠缺
6、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健全,专项整治资金投入不足
五、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经验总结
(一)我国其他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概述
1、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2、甘南藏族自治州:网络化管理体系
3、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洛滨村:内外兼备
4、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五通三改三建
(二)我国各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经验总结
1、坚持政府领导
2、独具地方特色
3、尊重村民主体地位
4、保护环境与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
六、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路径选择
(一)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1、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建立激励引导机制
2、做好村庄科学规划,鼓励村民参与管理
3、提高村民自身素质,营造科学文明乡风
(二)发展生态农业,激发农村治理活力
1、发展农村经济,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2、依托传统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3、强化企业责任,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三)坚持因地制宜,补齐农村治理短板
1、强化政治引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2、抓住地方特点,树立正确发展理念
3、优化治理思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四)建立科学机制,实现农村有效治理
1、规划资金投入机制,为治理提供物质支撑
2、健全责任管理机制,为治理提供制度保障
3、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为治理提供智力支持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科研成果和获奖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与监管体系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 贾小梅,董旭辉,于奇,王亚男. 中国环境管理. 2019(02)
[2]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对策研究——以四川革命老区D市为例[J]. 刘长江.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策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赵华勤,江勇. 小城镇建设. 2019(02)
[4]乡村振兴视角下辽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路径研究[J]. 周思宇,赵小汎. 南方农机. 2019(02)
[5]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路径论析[J]. 王晓毅. 国家治理. 2019(03)
[6]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多元共治的视角[J]. 毛晖,张鸿景.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01)
[7]农村人口空心化驱动机制研究[J]. 郑殿元,文琦,王银,米欢. 生态经济. 2019(01)
[8]从多中心主体复合治理视角探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创新[J]. 樊翠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8(06)
[9]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路径探析[J]. 贾璟琪,王鑫,魏旺拴. 当代经济. 2018(23)
[10]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标准体系研究[J]. 刘泉,陈宇. 城市发展研究. 2018(11)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效果及优化路径研究[D]. 孙慧波.中国农业大学 2018
[2]中国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研究[D]. 冯亮.中共中央党校 2016
硕士论文
[1]农村人居环境可持续治理的丹棱案例研究[D]. 吉丽琴.电子科技大学 2018
[2]美丽乡村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 孙小杰.吉林大学 2015
[3]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路径研究[D]. 朱寅茸.湖南大学 2011
[4]农村环境治理中的乡镇政府行为[D]. 刘兵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21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121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