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微观生态系统改善研究 ——以“社工妈妈”介入项目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1 11:12
  微观生态系统是农村留守儿童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但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微观生态系统功能弱化,导致其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主要问题有家庭功能缺失,父母关爱缺位,学校系统不完善,社区监管不到位,朋辈群体间正面支持较少等。本文以H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社工妈妈”陪伴成长项目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与半结构式访谈法为调查方法,获取当地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相关资料,通过社会支持量表分别从家庭系统、学校系统、社区系统、朋辈系统及其他相关系统对S学校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现状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到当地留守儿童微观生态系统功能弱化下社会支持缺失。然后以“一督三工”(社工督导+社工、义工、校工)专业团队为基础,综合运用儿童社会工作方法陪伴农村寄宿制学校儿童成长,并以个案、小组、社区等活动形式当地促进留守儿童“身、心、社、智”全面发展,构建和完善当地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改善其微观生态系统,帮助留守儿童完成家庭角色复位、学校系统改进、社区资源扩展、加强朋辈间积极互动等,促进当地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通过对学校生活老师及志愿者的专业社工培训和社工活动示范,在项目实施中探索“一督三工”的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 

【文章来源】:甘肃政法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微观生态系统改善研究 ——以“社工妈妈”介入项目为例


图12013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数据

数据,新华网,省份,农村


图 1 2013 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数据 图 2 2013 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数据①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精准摸排数量 902 万人九成以上在中西部省份》新华网。

数据,统计标准,差异原因,统计范围


图 3 2016 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数据从 2013 年的调查到 2016 年调查的数据总量上有明显的差异,引起这种差异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留守儿童的年龄界定不同。2013 年的统计是以未满 周岁为标准,2016 年以未满 16 周岁为统计标准。其二是统计范围的不同,20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相对剥夺理论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因分析[J]. 宛瑾.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1)
[2]农村留守儿童犯罪成因研究——以家庭社会化功能为视角[J]. 郭秋娟.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21)
[3]社会工作介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实务模式研究[J]. 沈冠辰,陈立行.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06)
[4]农村在校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获取现状及需求比较[J]. 孙婷,唐启寿,张武丽,刘德培,邓柯欣.  中国公共卫生. 2018(12)
[5]论新社会组织的产生[J]. 姜宁宁.  新视野. 2018(05)
[6]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社会发展支持网络建构研究[J]. 罗湖平.  湘南学院学报. 2018(03)
[7]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构建[J]. 张学浪.  农村经济. 2018(02)
[8]社会工作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意识提升的策略研究——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理论[J]. 蒋敏.  农家参谋. 2018(01)
[9]留守儿童成长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治理对策[J]. 韦克难,陈晶环,张琼文.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7(05)
[10]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元分析[J]. 叶一舵,沈成平,丘文福.  教育评论. 2017(08)

硕士论文
[1]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儿童“托管课堂”的服务研究[D]. 黄吴敏.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微观生态系统视阈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分析[D]. 孔德华.扬州大学 2017
[3]隔代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及社工介入研究[D]. 朱亚杰.沈阳师范大学 2017
[4]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D]. 何婷婷.华东理工大学 2017
[5]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 张瑞娟.福建师范大学 2016
[6]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社会工作介入[D]. 黄业茂.中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94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294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3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