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恶势力的刑法应对
发布时间:2021-08-05 09:39
恶势力违法犯罪无处不在,尤其是乡村恶势力的不良影响及危害后果已成为乡村治理的“拦路虎”。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各级司法机关,他们对恶势力的打击决心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打击方法与力度确有不足与疲软之处。所以,对相关恶势力进行刑法规制的研究确有必要。乡村地区的恶势力分散于乡村社会的各个角落,其具体种类也较为多样,包括乡村混混、村霸与宗族恶势力。这些恶势力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一张张关系网络。其中,乡村混混分为底层的小混混和握有较广人脉资源的中层混混以及背后混迹多年的灰色势力;村霸则分为村官型村霸、流氓型村霸及宗族恶势力型村霸,宗族恶势力则既可能是乡村混混,也可能是村霸。这些彼此界限不明确的乡村恶势力形成的关系网络给乡村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主要包括:冲击基层自治组织的群众性;损害政府公信力;阻碍农村群众自由;侵犯乡村人民的人身及财产利益;破坏乡村良好风气;扰乱正常司法程序。但是,现行法律体系并未对相关行为及结果进行合理适当的应对。无论是进行治安处罚还是刑法中的一些由“流氓罪”分化而来的口袋罪,诸如寻衅滋事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等罪名的入罪,都不能避免让恶势力关系网络中的灰色势力成为“漏网之鱼”,对于...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乡村恶势力的本体概述:概念、类型和危害
第一节 恶势力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节 乡村恶势力的种类
一、乡村混混
二、宗族恶势力
三、村霸
第三节 乡村恶势力的危害
一、对基层自治组织群众性的冲击
二、对政府公信力的损害
三、对农村群众自由的阻碍
四、对乡村人民人身财产的侵犯
五、对乡村良好风气的破坏
六、对正常司法程序的扰乱
第二章 乡村恶势力的刑法应对:缘起、内涵与意义
第一节 乡村恶势力刑法应对之缘起
一、既有应对手段的有限性
二、现行法律治理的局限性
第二节 乡村恶势力刑法应对的内涵
第三节 乡村恶势力刑法应对的意义
一、确保扫除恶势力有刑法可依
二、全面网罗乡村恶势力
三、提高司法效率,维护司法公平
第三章 乡村恶势力刑法应对的理论支撑
第一节 乡村恶势力危害行为之不法分析
一、乡村恶势力的规范违反性
二、乡村恶势力的法益侵害性
第二节 乡村恶势力刑法应对之基本原则——罪责刑相适应
第四章 乡村恶势力刑法应对的构建方案
第一节 明确恶势力在刑法中的范围
第二节 设置相应具体罪名
一、破坏群众自治罪
二、组织、领导、参与恶势力关系网络罪
三、调整“破坏选举罪”的构成要件
第三节 其他相关配套措施
一、立法解释
二、司法解释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恶势力的概念流变及其司法认定[J]. 刘仁文,刘文钊.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8(06)
[2]犯罪化与惩罚体系的完善[J]. 时延安. 中国社会科学. 2018(10)
[3]村民自治40年:基层治理法治化变迁的学理分析[J]. 王勇.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9)
[4]恐怖主义犯罪立法中的行为无价值与正当性[J]. 王耀忠.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05)
[5]“村霸”现象及其治理路径[J]. 任禹. 领导科学. 2018(18)
[6]软暴力犯罪的现象、特征与惩治对策[J]. 卢建平.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8(03)
[7]基层政治生态中的村霸问题及其治理[J]. 马华,王晋茹.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8]刑事视角下“村霸”现象的问题梳理及对策设计[J]. 韩仁洁.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7(05)
[9]村官变“村霸”现象暴露乡村治理困境[J]. 冀承阳. 人民法治. 2017(02)
[10]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的对立及其趋向——以围绕基本立场的对立为视角[J]. 関哲夫,王充.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05)
本文编号:3323523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乡村恶势力的本体概述:概念、类型和危害
第一节 恶势力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节 乡村恶势力的种类
一、乡村混混
二、宗族恶势力
三、村霸
第三节 乡村恶势力的危害
一、对基层自治组织群众性的冲击
二、对政府公信力的损害
三、对农村群众自由的阻碍
四、对乡村人民人身财产的侵犯
五、对乡村良好风气的破坏
六、对正常司法程序的扰乱
第二章 乡村恶势力的刑法应对:缘起、内涵与意义
第一节 乡村恶势力刑法应对之缘起
一、既有应对手段的有限性
二、现行法律治理的局限性
第二节 乡村恶势力刑法应对的内涵
第三节 乡村恶势力刑法应对的意义
一、确保扫除恶势力有刑法可依
二、全面网罗乡村恶势力
三、提高司法效率,维护司法公平
第三章 乡村恶势力刑法应对的理论支撑
第一节 乡村恶势力危害行为之不法分析
一、乡村恶势力的规范违反性
二、乡村恶势力的法益侵害性
第二节 乡村恶势力刑法应对之基本原则——罪责刑相适应
第四章 乡村恶势力刑法应对的构建方案
第一节 明确恶势力在刑法中的范围
第二节 设置相应具体罪名
一、破坏群众自治罪
二、组织、领导、参与恶势力关系网络罪
三、调整“破坏选举罪”的构成要件
第三节 其他相关配套措施
一、立法解释
二、司法解释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恶势力的概念流变及其司法认定[J]. 刘仁文,刘文钊.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8(06)
[2]犯罪化与惩罚体系的完善[J]. 时延安. 中国社会科学. 2018(10)
[3]村民自治40年:基层治理法治化变迁的学理分析[J]. 王勇.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9)
[4]恐怖主义犯罪立法中的行为无价值与正当性[J]. 王耀忠.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05)
[5]“村霸”现象及其治理路径[J]. 任禹. 领导科学. 2018(18)
[6]软暴力犯罪的现象、特征与惩治对策[J]. 卢建平.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8(03)
[7]基层政治生态中的村霸问题及其治理[J]. 马华,王晋茹.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8]刑事视角下“村霸”现象的问题梳理及对策设计[J]. 韩仁洁.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7(05)
[9]村官变“村霸”现象暴露乡村治理困境[J]. 冀承阳. 人民法治. 2017(02)
[10]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的对立及其趋向——以围绕基本立场的对立为视角[J]. 関哲夫,王充.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05)
本文编号:3323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323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