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重庆市城口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26 15:17
贫困山区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农户耕作条件差,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户自身能力限制,种植业依然是贫困山区农户主要的谋生方式之一。同时,在农户务农机会成本不断上升,耕地边际化效益降低的背景下,贫困山区农户会根据外部环境,重新配置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使其家庭收益最大化。研究新时期贫困山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对制定合理的农业政策,引导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从源头巩固农户脱贫成果,实现稳定脱贫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本研究以位于大巴山区渝东北贫困县城口县为例,在总体分析近10年乡村从业人员、种植情况、土地投入变化的基础上,结合参与式调查法获取的497份问卷,将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分为土地种植意愿、种植选择行为、土地投入行为3个方面,分别从全体农户、贫困农户、非贫困农户3个层面,对城口县12个乡镇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进行综合研究,研究区覆盖面更广,弥补了已有研究成果研究范围小代表性弱的不足,丰富了贫困地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同一农户不同土地利用行为的具体影响因素、不同区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对于拓展农户土地利...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布图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0农户种植意愿强烈,农户对农业的依赖性相对较高的条件上。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结合贫困山区农业收益低下、农村劳动力外流及农户自身素质引起的土地投入不足的实际情况,本研究认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遵循“种不种(是否弃耕)”→“种什么(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怎么种(种植投入)”的一般逻辑,将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分解为土地种植意愿、种植选择行为、土地投入行为3个方面(图2-2)。农户“种不种”土地由农户土地种植意愿反映,即农户在家庭收入来源多样、农户对农业依赖性下降的情况下有无耕地撂荒、流转的情况;“种什么”由农户种植选择行为反映,即在农户对土地诉求不一、种植目标差异化的情况下,农户是倾向于种植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或者兼职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怎么种”由农户土地投入行为反映,即在农业比较收益下降、农业劳动力外流的情况下,农户对土地的劳动力投入、省工性投入和增产性投入情况。图2-2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内涵Fig2-2Theconnotationofpeasants"landusebehavior2.2.4贫困山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贫困山区交地势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交通出行不便、区域资源禀赋条件差、贫困人口多,与东、中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与东、中部区域农户对第二、第三产业的依赖性高,纯农户占比小的情况不同,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山区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同时,受制于农户自身文化水平和认知、行为能力,在贫困山区仍有相当部分农户依赖于农业种植、牲畜养殖维持生计,第一产业仍然是贫困山区解决农户生计问题的主要产业,农户仍对土地投入较高多时间、资金、劳动力等资本[31]。但是,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贫困山区农业发展集约化
第3章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25第3章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3.1研究区概况3.1.1地理位置城口县位于长江上游、大巴山南麓,地处重庆市最北端的渝川陕交界处,是重庆市渝东北生态涵养区覆盖乡镇之一。城口县呈西北东南走向,幅员面积3289.06km2,界于31°37′N~32°12′N、108°15′E~109°16′E之间,东北与陕西省接壤,西与四川省相接,南与重庆市巫溪县、开州区相邻,下辖2个街道、10个镇、13个乡、173个行政村、31个社区居委会(图3-1)。图3-1研究区位图Fig.3-1Studyareaslocation3.1.2自然资源条件城口县位于大巴山南麓,属于大巴山弧形褶皱带的南缘部分,由一系列西北东西走向的雁列式褶皱和冲断层组成。地貌可以分为中山、低山河谷和峰丛台地3种类型,中山海拔1500米~2000米,分布在县域东北部的左岚乡、高楠镇、东安镇等7乡镇;低山河谷海拔小于1500米,分布在以葛城街道、复兴街道为中心,南北延伸的中部地区,共涉及11乡镇;峰丛台地海拔2000米左右,主要分布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EM-SD模型的城市近郊区农户土地投入行为决策机制仿真研究[J]. 任立,吴萌,甘臣林,陈银蓉. 资源科学. 2020(02)
[2]从生存到发展:新中国七十年反贫困的实践[J]. 汪三贵,胡骏. 农业经济问题. 2020(02)
[3]中国近10年耕地资源变化情况统计分析[J]. 赵玉领.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0(01)
[4]风险态度、风险感知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分析——基于豫鲁皖冀苏1429户农户面板数据[J]. 王倩,管睿,余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5]不同地形区域的贫困特征及贫困程度影响因素分析[J]. 周荣荣,彭鹏,周国华,唐承丽,刘新华. 农业工程学报. 2019(20)
[6]贫困山区农户人力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 何仁伟,方方,刘运伟. 地理科学进展. 2019(09)
[7]农业产业扶贫对家庭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基于4省农户的调研数据[J]. 杨龙,谢昌凡,赵阳.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9(04)
[8]河南省种粮农户投入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太康县为例[J]. 李贝尔.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07)
[9]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及其模拟模型研究进展(英文)[J]. 宋伟,张英.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9(04)
[10]山区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零租金现象及其解释——基于交易费用的视角[J]. 王亚辉,李秀彬,辛良杰. 资源科学. 2019(07)
博士论文
[1]基于SL拓展框架的贫困农户生计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D]. 李靖.西南大学 2018
[2]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贫困治理问题研究[D]. 王永厅.陕西师范大学 2018
[3]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及当代中国贫困治理实践研究[D]. 仇荀.吉林大学 2016
[4]全球价值链视角贫困地区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研究[D]. 任登魁.天津大学 2016
[5]民间组织参与农村贫困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丁越峰.华中师范大学 2014
[6]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亲贫困程度研究:1989-2009[D]. 王生云.浙江大学 2013
[7]华北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可持续评价[D]. 孔祥斌.中国农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沂蒙山区农户农地投入行为及其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D]. 于元赫.山东师范大学 2019
[2]兰西县贫困与非贫困农户农地经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比较分析[D]. 吴佳旗.东北农业大学 2019
[3]兰西县贫困与非贫困农户农地流转行为比较研究[D]. 王宁.东北农业大学 2019
[4]北京市郊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及驱动力研究[D]. 马思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
[5]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户种植结构影响因素研究[D]. 梁琛.东华理工大学 2018
[6]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土地集约利用行为差异研究[D]. 楠楠.中南民族大学 2018
[7]武陵山区村庄转型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与效率的影响研究[D]. 蔡先彩.中南民族大学 2018
[8]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特征及其对地区贫困的影响研究[D]. 马若冰.四川师范大学 2018
[9]沂蒙山区不同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许海超.山东师范大学 2017
[10]耕地边际化下不同地貌区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响应及效率测度[D]. 王钟书.西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64478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布图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0农户种植意愿强烈,农户对农业的依赖性相对较高的条件上。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结合贫困山区农业收益低下、农村劳动力外流及农户自身素质引起的土地投入不足的实际情况,本研究认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遵循“种不种(是否弃耕)”→“种什么(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怎么种(种植投入)”的一般逻辑,将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分解为土地种植意愿、种植选择行为、土地投入行为3个方面(图2-2)。农户“种不种”土地由农户土地种植意愿反映,即农户在家庭收入来源多样、农户对农业依赖性下降的情况下有无耕地撂荒、流转的情况;“种什么”由农户种植选择行为反映,即在农户对土地诉求不一、种植目标差异化的情况下,农户是倾向于种植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或者兼职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怎么种”由农户土地投入行为反映,即在农业比较收益下降、农业劳动力外流的情况下,农户对土地的劳动力投入、省工性投入和增产性投入情况。图2-2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内涵Fig2-2Theconnotationofpeasants"landusebehavior2.2.4贫困山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贫困山区交地势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交通出行不便、区域资源禀赋条件差、贫困人口多,与东、中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与东、中部区域农户对第二、第三产业的依赖性高,纯农户占比小的情况不同,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山区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同时,受制于农户自身文化水平和认知、行为能力,在贫困山区仍有相当部分农户依赖于农业种植、牲畜养殖维持生计,第一产业仍然是贫困山区解决农户生计问题的主要产业,农户仍对土地投入较高多时间、资金、劳动力等资本[31]。但是,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贫困山区农业发展集约化
第3章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25第3章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3.1研究区概况3.1.1地理位置城口县位于长江上游、大巴山南麓,地处重庆市最北端的渝川陕交界处,是重庆市渝东北生态涵养区覆盖乡镇之一。城口县呈西北东南走向,幅员面积3289.06km2,界于31°37′N~32°12′N、108°15′E~109°16′E之间,东北与陕西省接壤,西与四川省相接,南与重庆市巫溪县、开州区相邻,下辖2个街道、10个镇、13个乡、173个行政村、31个社区居委会(图3-1)。图3-1研究区位图Fig.3-1Studyareaslocation3.1.2自然资源条件城口县位于大巴山南麓,属于大巴山弧形褶皱带的南缘部分,由一系列西北东西走向的雁列式褶皱和冲断层组成。地貌可以分为中山、低山河谷和峰丛台地3种类型,中山海拔1500米~2000米,分布在县域东北部的左岚乡、高楠镇、东安镇等7乡镇;低山河谷海拔小于1500米,分布在以葛城街道、复兴街道为中心,南北延伸的中部地区,共涉及11乡镇;峰丛台地海拔2000米左右,主要分布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EM-SD模型的城市近郊区农户土地投入行为决策机制仿真研究[J]. 任立,吴萌,甘臣林,陈银蓉. 资源科学. 2020(02)
[2]从生存到发展:新中国七十年反贫困的实践[J]. 汪三贵,胡骏. 农业经济问题. 2020(02)
[3]中国近10年耕地资源变化情况统计分析[J]. 赵玉领.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0(01)
[4]风险态度、风险感知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分析——基于豫鲁皖冀苏1429户农户面板数据[J]. 王倩,管睿,余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5]不同地形区域的贫困特征及贫困程度影响因素分析[J]. 周荣荣,彭鹏,周国华,唐承丽,刘新华. 农业工程学报. 2019(20)
[6]贫困山区农户人力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 何仁伟,方方,刘运伟. 地理科学进展. 2019(09)
[7]农业产业扶贫对家庭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基于4省农户的调研数据[J]. 杨龙,谢昌凡,赵阳.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9(04)
[8]河南省种粮农户投入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太康县为例[J]. 李贝尔.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07)
[9]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及其模拟模型研究进展(英文)[J]. 宋伟,张英.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9(04)
[10]山区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零租金现象及其解释——基于交易费用的视角[J]. 王亚辉,李秀彬,辛良杰. 资源科学. 2019(07)
博士论文
[1]基于SL拓展框架的贫困农户生计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D]. 李靖.西南大学 2018
[2]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贫困治理问题研究[D]. 王永厅.陕西师范大学 2018
[3]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及当代中国贫困治理实践研究[D]. 仇荀.吉林大学 2016
[4]全球价值链视角贫困地区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研究[D]. 任登魁.天津大学 2016
[5]民间组织参与农村贫困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丁越峰.华中师范大学 2014
[6]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亲贫困程度研究:1989-2009[D]. 王生云.浙江大学 2013
[7]华北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可持续评价[D]. 孔祥斌.中国农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沂蒙山区农户农地投入行为及其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D]. 于元赫.山东师范大学 2019
[2]兰西县贫困与非贫困农户农地经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比较分析[D]. 吴佳旗.东北农业大学 2019
[3]兰西县贫困与非贫困农户农地流转行为比较研究[D]. 王宁.东北农业大学 2019
[4]北京市郊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及驱动力研究[D]. 马思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
[5]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户种植结构影响因素研究[D]. 梁琛.东华理工大学 2018
[6]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土地集约利用行为差异研究[D]. 楠楠.中南民族大学 2018
[7]武陵山区村庄转型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与效率的影响研究[D]. 蔡先彩.中南民族大学 2018
[8]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特征及其对地区贫困的影响研究[D]. 马若冰.四川师范大学 2018
[9]沂蒙山区不同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许海超.山东师范大学 2017
[10]耕地边际化下不同地貌区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响应及效率测度[D]. 王钟书.西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644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364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