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山东省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对农业内生发展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7 02:58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山东省农业经济发展总量居全国领先地位。从根本上来看,主要得益于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加速了农业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农业内生性可持续发展对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农业内生发展需要农业生产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实现农业自身的积累。农业内生发展受农业生产中诸多要素的经济效率的影响,其中农地作为农业生产活动中最重要的投入要素之一,农地产权制度充分地发挥了产权配置农业生产要素,激励并约束农业经营主体合理有效的使用农业各要素资源,最终影响农业资源要素效率的变化。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内生发展的影响,则是通过农地制度作为独立要素影响农地投资、农业技术改进和农村劳动力资本效率,最终影响农业生产诸要素作用于农业内生发展,实现对农业内生发展影响的整体效果。因此,农地产权制度成为驱动农业经济增长内在动力。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首先,综述国内外有关于农地产权制度和农业内生发展的相关文献,对农地产权制度和内生发展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从历史分析的视角系统的梳理山东省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农地产权关系结构呈现出强化的特点,表现为产权结构... 

【文章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山东省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对农业内生发展影响研究


制度的功能

山东省,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所有,制度变迁


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山东省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历程12第三章山东省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历程山东省农地制度变迁先后经历了“产权合一”到“两权分离”再到“三权分置”的阶段,不同阶段下的农地制度变迁最终的结果是环境约束和战略选择的共同作用。农地产权制度伴随着国家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交替进行,农地产权关系呈现处由“一”到“多”的分离趋势,农地产权并逐渐被强化。农地产权在不同的阶段与市场形成互动发展,进而产权制度在内容上是“螺旋上升”发展方向。图3-1山东省农地产权制度变迁过程3.1集体所有下的农地产权制度(1)农民私人所有下的农地产权制度在农地产权私有基础上,国家为了解决农民在生产活动中互助的需求。1951年,国家提出建立互助组的农业发展要求,要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可以发展多种形式。互助组的成立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劳动力和农机具不足的问题。互助组合并后,发展为规模更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全国再次又开始了建设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高潮。在坚持农业生产资料归农民个人私有的基础上,农业生产合作社改变了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由农民分散经营转变为生产资料集体公有统一集中经营。农民土地私有产权的属性逐渐被集体所替代,农村土地的所有权集中收归集体所有。土地私有的产权属性转变集体共同使用所有。农业生产合作社在重新分配土地产权方面,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属性,农地产权的激励作用也逐渐被弱化。(2)集体所有下的农地产权制度

文化程度,山东省,农业,人员


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山东省农业发展状况分析16表4-2山东省基本资源丰度与配合指数数据来源:山东省统计局4.2农业劳动力劳动力作为农业发展中最基本的要素投入,除了要投入一定的数量之外,还要注重劳动力在质量方面的投入。因此,从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质量,这两个方面分析山东省农业劳动力状况。首先,数量上山东省作为全国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人口资源充足。改革开放期间近十年,1979-1985年人口增速在1.0%;1985-1990年,年均人口增长率增至1.6%年均增加40.9万人。1991-2000年人口增长放缓,增长率保持在0.5%左右,其中农村总人口4404万人。农村劳动力质量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积累方面,2016年,山东省农业经营人员为2755.4万人,大专级以上农业经营者文化程度占1.1%。初中文化水平的农业经营者所占比例最多53.4%,而很大一部分农业经营者只有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分别为31.1%、6.2%。由此可以看来,我省农村人力资本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图4-3山东省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中央—地方—个体的互动与共演[J]. 丰雷,郑文博,张明辉.  管理世界. 2019(09)
[2]制度创新理论视角下中国农地制度的变迁——兼论“诺斯悖论”的解开[J]. 张富利,郑海山.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3]“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公茂刚,王学真,李彩月.  宁夏社会科学. 2019(01)
[4]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历程、动因及启示[J]. 郑淋议,张应良.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5]制度变迁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 石自忠,王明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6]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内生发展的作用机理及路径[J]. 公茂刚,王学真.  新疆社会科学. 2018(03)
[7]基于土地管制视角的中国乡村内生性发展乏力问题分析:以英国为鉴[J]. 叶裕民,戚斌,于立.  中国农村经济. 2018(03)
[8]农地产权结构的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J]. 赵艳娟.  农业经济. 2017(11)
[9]土地确权是推进“三权分置”和土地流转的基石——《农地确权对耕地保护影响研究》书评[J]. 李彤.  农业经济问题. 2017(08)
[10]农地产权、要素配置与家庭农业收入[J]. 仇童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本文编号:3500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500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b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