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农村居民点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2 04:00
农村居民点是农业生产者居住和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场所,它的形成和发展往往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在西部区域占据着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同时,成都市作为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第一批试点城市,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十余年来,成都市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边界不断拓展,打破了传统的城乡二元格局,城乡差异正在进一步减小,农村居民点的演变速度加快,出现了明显的布局形态变化。本文运用泰森多边形与景观格局指数法对成都市农村居民点演变的时空特征、景观格局和演变规律进行研究,揭示居民点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探究其演变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最小阻力模型对居民点建设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成都市乡村振兴规划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也为类似地区农村居民点的布局优化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2017年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农村居民点规模主要受城市化以及地形地貌的的影响,农村居民点的分布从主城区到近郊到远郊呈逐渐增加,主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农村居民点占全市农村居民点总面...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成都市行政区划图
成都市农村居民点的面积增减量图
成都市各区县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状况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空间组合特征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J]. 罗志军,赵越,李雅婷,林晓霞,宋聚,袁豪. 农业工程学报. 2019(04)
[2]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孟州市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J]. 牛海鹏,杨肖雅.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2)
[3]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J]. 邵新娟. 湖北农业科学. 2018(17)
[4]关中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刘超,许月卿,王惠,黄安,卢龙辉,孙丕苓,郑伟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5]乡镇规划调控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J]. 邹亚锋,李亚静,马天骏,袁志鸿,刘娟. 农业工程学报. 2018(10)
[6]基于引力模型与加权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以西安市相桥街道为例[J]. 李卫民,李同昇,武鹏.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1)
[7]基于GIS的热带县域居民点分布特征及空间格局优化——以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为例[J]. 茄欢,李亚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7(05)
[8]基于迭代评价法的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与整治策略[J]. 陈伟强,刘耀林,银超慧,荆莹,关小克.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7)
[9]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忻府区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J]. 郭永龙,王利环,苑韶锋,李义生. 广东土地科学. 2016(05)
[10]基于灰靶模型的宜兴市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及分类调控研究[J]. 文博,刘友兆,夏敏,张俊凤,张智超,邹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05)
博士论文
[1]三峡库区典型区域农村聚落空间演化研究[D]. 闵婕.西南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陇川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D]. 雷蕾.云南大学 2015
[2]基于变权方法的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与优化[D]. 肖寒月.西南大学 2015
[3]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分区调控[D]. 乔蕻强.西南大学 2012
[4]天津市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规划保护策略研究[D]. 房媛.北京林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10892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成都市行政区划图
成都市农村居民点的面积增减量图
成都市各区县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状况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空间组合特征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J]. 罗志军,赵越,李雅婷,林晓霞,宋聚,袁豪. 农业工程学报. 2019(04)
[2]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孟州市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J]. 牛海鹏,杨肖雅.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2)
[3]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J]. 邵新娟. 湖北农业科学. 2018(17)
[4]关中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刘超,许月卿,王惠,黄安,卢龙辉,孙丕苓,郑伟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5]乡镇规划调控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J]. 邹亚锋,李亚静,马天骏,袁志鸿,刘娟. 农业工程学报. 2018(10)
[6]基于引力模型与加权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以西安市相桥街道为例[J]. 李卫民,李同昇,武鹏.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1)
[7]基于GIS的热带县域居民点分布特征及空间格局优化——以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为例[J]. 茄欢,李亚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7(05)
[8]基于迭代评价法的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与整治策略[J]. 陈伟强,刘耀林,银超慧,荆莹,关小克.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7)
[9]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忻府区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J]. 郭永龙,王利环,苑韶锋,李义生. 广东土地科学. 2016(05)
[10]基于灰靶模型的宜兴市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及分类调控研究[J]. 文博,刘友兆,夏敏,张俊凤,张智超,邹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05)
博士论文
[1]三峡库区典型区域农村聚落空间演化研究[D]. 闵婕.西南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陇川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D]. 雷蕾.云南大学 2015
[2]基于变权方法的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与优化[D]. 肖寒月.西南大学 2015
[3]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分区调控[D]. 乔蕻强.西南大学 2012
[4]天津市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规划保护策略研究[D]. 房媛.北京林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10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510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