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社会质量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4 21:21
  截止2017年,我国农业转移人口总量28652万人,其中,省内流动的农业转移人口数量达到20977万人,占流动人口总数的73.2%。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关乎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实现,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大任务。本文以社会质量为研究视角,分析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就近迁移的因素。共选取31个社会质量测量指标,通过熵值法分别给31个指标赋权,然后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我国城镇社会质量现状,通过回归分析总结社会质量各个指标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迁移的影响,并提出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路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城镇社会质量水平整体得分不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社会质量较低。在社会质量的四个维度中,社会赋权得分较高,社会经济保障得分较低。分区域分析,东、中、西和东北四个区域社会质量水平的平均分为0.4732,社会质量的整体水平不高,区域之间差异较大,东部地区的社会质量水平最高,得分为0.6944;社会质量对就近迁移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有住房情况、小区环境满意度、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医疗机构满意度影响、亲密信任度、本地人是否排斥外地人、有无城镇自豪感、社区融合程度、社会宽容程度...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社会质量研究
        1.2.2 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研究
        1.2.3 社会质量与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理论框架构建
    2.1 社会质量理论框架
        2.1.1 社会质量的三个组成因素
        2.1.2 社会质量的测量结构
    2.2 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的政策依据和现实背景
        2.2.1 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的政策依据
        2.2.2 异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特点分析
        2.2.3 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趋势分析
    2.3 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3 社会质量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工具与调研方法
        3.1.2 样本基本信息
        3.1.3 指标体系与数据分析方法
    3.2 描述性统计
        3.2.1 城镇社会质量现状分析
        3.2.2 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分析
    3.3 社会质量各维度影响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回归分析
        3.3.1 社会质量对就近迁移的回归分析
        3.3.2 社会质量各维度对就近迁移人口城镇化意愿的回归分析
    3.4 结论与讨论
4 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的社会质量提升路径设计
    4.1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收,提高社会经济保障水平
        4.1.1 建立平等就业制度,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经济收入
        4.1.2 多途径解决农业转移人口住房问题,改善其生活环境
        4.1.3 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的健康供给保障,实现其平等获得公共服务的权利
    4.2 提升城镇认同感,增强城镇凝聚力
        4.2.1 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城镇信任水平,促进城镇团结度
        4.2.2 增强农业转移人口城镇自豪感,提升城镇认同度
    4.3 推进城镇融合度,建立包容性社会
        4.3.1 提升社区宽容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生活
        4.3.2 减轻社会歧视,维护农业转移人口的公民权
        4.3.3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交往程度,提升其社会资本
    4.4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赋权,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增能
        4.4.1 增强信息可获得性,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自我提升的可能性
        4.4.2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文娱活动参与情况,提升其城镇融入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城市社会质量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质量与社会发展的满意度是否关联?——基于江苏农村(2005—2014年)的分析[J]. 张新文,詹国辉.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2]“社会质量”概念的源起、内涵及意义[J]. 杨波.  社会科学动态. 2017(05)
[3]从社会质量看中国农村民生建设--基于“2013CSS”农村样本的分析[J]. 高海珍.  人口与社会. 2017(01)
[4]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代际差异分析——基于就业质量视角[J]. 向丽.  改革与战略. 2017(01)
[5]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J]. 李佑静.  重庆社会科学. 2016(08)
[6]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市民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中西部地区为例[J]. 杨云善.  中州学刊. 2016(06)
[7]社会质量理论视角下中国社会风险治理[J]. 王晓楠.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8]社会质量与幸福感:基于中国三个城市调查数据的比较研究[J]. 林卡,吕浩然.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01)
[9]就近务工提升了农民工城镇化意愿吗——基于贵阳市的调查[J]. 钱龙,钱文荣,洪名勇.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01)
[10]就地就近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路径选择[J]. 廖永伦.  贵州社会科学. 2015(11)

硕士论文
[1]社会质量视角下农村公共资源配置研究[D]. 刘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5
[2]流动人口社会保险参保率与社会质量相关性研究[D]. 安超颖.浙江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16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516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a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