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家校沟通状况研究 ——来自浏阳市蕉溪镇五所小学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1-12-12 06:4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儿童开始面对一个更加纷繁复杂的社会,他们的眼界变得更加宽广,意识形态也是多种多样,但随之所涌现的一些教育问题也就更加复杂和棘手。很多学校在面对儿童成长阶段的各种问题时都开始重视家校沟通在教育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为只有实现真正的沟通和合作,教师和家长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这样才能达到更好地教育效果。而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家校沟通还处于比较单一和初级的发展阶段。在农村小学中,很多家长为了生计选择外出务工,与孩子在一起交流的时间不多,有效的教育时间就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经常会造成家长对于孩子在校情况基本不了解,而教师也难以和家长取得联系,无法掌握孩子的心理状态。对于农村小学来说,其家校沟通既具有特殊性也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篇论文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访谈的方式面对面的与教师和家长进行交流,以期了解该地区农村小学中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思路、教育理念以及对于家校沟通的看法、遇到的现实困难。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该地区五所小学的家长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此次研究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掌握的资料以及了解到的现状,以该地区五所小学为例进行分析,深入挖掘在家校...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家长和老师沟通的频率
农村小学家校沟通状况研究17笔者:好的。谢谢您的配合。根据调查问卷以及访谈,大致可以将与教师联系频率较低的家长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种为排斥型家长,他们比较抗拒与学校和教师进行联系,这类家长一般只会参加家长会这种常规活动,如果不是不得已的情况,从来不会主动与教师联系。他们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关心也不在意,往往认为这都是学校和教师的任务,只要孩子在学校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那么则不需要家长出面,很多家长都把结果看得大于过程;还有一种家长因为自身学历或者是在家庭教育方面知识的困乏,难以与教师进行主动沟通,性格里比较羞怯、自卑,他们虽然有沟通的欲望,也想掌握孩子的情况,但是往往苦于不知如何开口,一方面是不会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也不知道如果主动沟通的话应该从何聊起,这就造成了他们和教师之间的沟通频率较低;还有一类是放心型家长,认为如果孩子出现问题,那么教师一定会主动联系自己,如果没有联系自己,就说明孩子的状态很好,不需要过多的操心。图1-2家长每次与教师沟通的时长第二节家校沟通的内容和方式一、家校沟通的内容良好的家校沟通能帮助家长和老师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和个性特征,只有全方位的了解孩子,才能知道如何因材施教,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而孩子在校期间所呈现出的心理状态、行为习惯、兴趣特点等也都需要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密切沟通,才能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教育目标和发展计划。正因为如此,家校
硕士学位论文20重视并强化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成才的必要保障。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①这句话很好的说明了家庭教育在教育当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无时无刻、润物细无声的,家庭教育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是显性的,但正是这种隐性的力量才更值得我们重视。而很多农村学校的家长由于受到教育水平、教育经验等多方面的限制,在开展家庭教育方面往往不得其法,或者没有重视家庭教育的分量。在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内容中,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的关注只占了45.45%,还不到半数,而对于身体素质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关注所占份额就更少。在教师的调查问卷中,对于孩子心理问题的关注上升为84.78%,说明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意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教育的重要性,而且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才能得到最及时、有效的解决。综合以上的调查问卷的结果以及访谈内容可以看出,普遍来说,大部分的家长以及教师还是将学习成绩放在了重中之重,其次关注的就是孩子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孩子出现成绩下滑或者在学校闯祸的时候,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会变得相对频繁,而如果这两项表现没有存在明显问题,那么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联系就会缺乏一定的积极主动性,看不到及时沟通的必要性。只有为数不多的家长和教师会关注学生的人际关系、兴趣特长这些问题,而对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这些更为隐私的问题就更是缺少探究精神,也不把这一选项作为家校沟通的必要选项。图1-3家长和教师沟通的主要内容①郑和玲.谈谈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73-7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农村小学家校共育合作途径的研究[J]. 焦永勇. 学周刊. 2020(07)
[2]浅议家校合作共同育人[J]. 黄苗. 才智. 2020(03)
[3]有效沟通架起家校合作的桥梁[J]. 卜春耘. 甘肃教育. 2019(24)
[4]浅谈农村小学家校合作育人问题及对策[J]. 陈金玲. 中国校外教育. 2019(34)
[5]家校互动不良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 边玉芳,周欣然. 中国教育学刊. 2019(11)
[6]家校合作应面向全体家庭[J]. 王梅雾. 江西教育. 2019(32)
[7]实现乡村学生、家长、教师间的互联互通、互学互鉴——基于对乡村家校合作复杂性的理解[J]. 李家成. 教育视界. 2019(19)
[8]“互联网+”时代小学家校共育的探索与实践[J]. 邱琳娜. 幸福家庭. 2019(12)
[9]农村学校如何做好留守儿童家校沟通工作[J]. 谭定凤. 亚太教育. 2019(09)
[10]新媒体环境下小学家校沟通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J]. 吴宜. 市场周刊. 2019(09)
硕士论文
[1]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现状及策略和建议[D]. 郭贤良.云南大学 2017
[2]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合作的调查研究[D]. 唐丽霞.苏州大学 2017
[3]农村小学家校沟通问题研究[D]. 刘柳迪.华中师范大学 2013
[4]中小学家校沟通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D]. 吴方红.华南师范大学 2007
[5]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障碍及其对策研究[D]. 张丽竞.曲阜师范大学 2007
[6]我国家校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红.东北师范大学 2006
[7]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 何非.曲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36193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家长和老师沟通的频率
农村小学家校沟通状况研究17笔者:好的。谢谢您的配合。根据调查问卷以及访谈,大致可以将与教师联系频率较低的家长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种为排斥型家长,他们比较抗拒与学校和教师进行联系,这类家长一般只会参加家长会这种常规活动,如果不是不得已的情况,从来不会主动与教师联系。他们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关心也不在意,往往认为这都是学校和教师的任务,只要孩子在学校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那么则不需要家长出面,很多家长都把结果看得大于过程;还有一种家长因为自身学历或者是在家庭教育方面知识的困乏,难以与教师进行主动沟通,性格里比较羞怯、自卑,他们虽然有沟通的欲望,也想掌握孩子的情况,但是往往苦于不知如何开口,一方面是不会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也不知道如果主动沟通的话应该从何聊起,这就造成了他们和教师之间的沟通频率较低;还有一类是放心型家长,认为如果孩子出现问题,那么教师一定会主动联系自己,如果没有联系自己,就说明孩子的状态很好,不需要过多的操心。图1-2家长每次与教师沟通的时长第二节家校沟通的内容和方式一、家校沟通的内容良好的家校沟通能帮助家长和老师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和个性特征,只有全方位的了解孩子,才能知道如何因材施教,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而孩子在校期间所呈现出的心理状态、行为习惯、兴趣特点等也都需要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密切沟通,才能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教育目标和发展计划。正因为如此,家校
硕士学位论文20重视并强化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成才的必要保障。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①这句话很好的说明了家庭教育在教育当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无时无刻、润物细无声的,家庭教育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是显性的,但正是这种隐性的力量才更值得我们重视。而很多农村学校的家长由于受到教育水平、教育经验等多方面的限制,在开展家庭教育方面往往不得其法,或者没有重视家庭教育的分量。在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内容中,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的关注只占了45.45%,还不到半数,而对于身体素质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关注所占份额就更少。在教师的调查问卷中,对于孩子心理问题的关注上升为84.78%,说明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意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教育的重要性,而且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才能得到最及时、有效的解决。综合以上的调查问卷的结果以及访谈内容可以看出,普遍来说,大部分的家长以及教师还是将学习成绩放在了重中之重,其次关注的就是孩子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孩子出现成绩下滑或者在学校闯祸的时候,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会变得相对频繁,而如果这两项表现没有存在明显问题,那么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联系就会缺乏一定的积极主动性,看不到及时沟通的必要性。只有为数不多的家长和教师会关注学生的人际关系、兴趣特长这些问题,而对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这些更为隐私的问题就更是缺少探究精神,也不把这一选项作为家校沟通的必要选项。图1-3家长和教师沟通的主要内容①郑和玲.谈谈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73-7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农村小学家校共育合作途径的研究[J]. 焦永勇. 学周刊. 2020(07)
[2]浅议家校合作共同育人[J]. 黄苗. 才智. 2020(03)
[3]有效沟通架起家校合作的桥梁[J]. 卜春耘. 甘肃教育. 2019(24)
[4]浅谈农村小学家校合作育人问题及对策[J]. 陈金玲. 中国校外教育. 2019(34)
[5]家校互动不良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 边玉芳,周欣然. 中国教育学刊. 2019(11)
[6]家校合作应面向全体家庭[J]. 王梅雾. 江西教育. 2019(32)
[7]实现乡村学生、家长、教师间的互联互通、互学互鉴——基于对乡村家校合作复杂性的理解[J]. 李家成. 教育视界. 2019(19)
[8]“互联网+”时代小学家校共育的探索与实践[J]. 邱琳娜. 幸福家庭. 2019(12)
[9]农村学校如何做好留守儿童家校沟通工作[J]. 谭定凤. 亚太教育. 2019(09)
[10]新媒体环境下小学家校沟通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J]. 吴宜. 市场周刊. 2019(09)
硕士论文
[1]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现状及策略和建议[D]. 郭贤良.云南大学 2017
[2]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合作的调查研究[D]. 唐丽霞.苏州大学 2017
[3]农村小学家校沟通问题研究[D]. 刘柳迪.华中师范大学 2013
[4]中小学家校沟通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D]. 吴方红.华南师范大学 2007
[5]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障碍及其对策研究[D]. 张丽竞.曲阜师范大学 2007
[6]我国家校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红.东北师范大学 2006
[7]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 何非.曲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36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536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