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文化增权视角下农村互助养老的历史变迁、制度困境及对策优化
发布时间:2021-12-22 18:30
近年来,农村地区老龄化速度较快,老龄化程度加深;农村地区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出,传统农村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农村老人经济状况较差,当前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依然不健全,制度化养老保障仍需改革、补充和完善。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使得我国农村地区养老形势比较严峻。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加快建设多层次、多保障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被提上日程,互助养老这一模式也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尤其以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型养老服发展较为迅速。本文就农村互助养老思想和模式追根溯源,为建立新型互助养老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传统上,我国的养老以家庭模式和社会模式为主。尤其是农村地区,主要依靠子女赡养和邻里互助的方式进行养老。这一方面源于传统社会根深蒂固的血缘亲情和儒家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基于传统乡土社会所形成的一整套管理体系和发展秩序。但现代社会发展变迁过程中,伴随着城镇化下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农村家庭结构以老弱妇幼为主,家庭养老的保障功能不断弱化,农村养老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然而由于农村养老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基于原有文化传统和制度模式的农村互助养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包括互助养老...
【文章来源】: 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重难点
1.4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二章 文化传统、制度模式与互助养老
2.1 文化传统:从思想观念到乡约规范
2.2 制度模式:从血亲原则到互利共享
2.3 农村互助养老:从文化传统到制度模式的整合增权
第三章 农村互助养老的历史变迁:走向有序的系统演变
3.1 主体演变:从血缘到超血缘的多元参与
3.2 功能演变:从伦理到契约的自治形成
3.3 过程演变:从管理到治理的协同发展
3.4 价值演变:从自助到互助的工具价值
3.5 有序发展:开放式的互助养老
第四章 农村互助养老的制度模式与发展困境
4.1 政府主导下统筹管理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
4.2 社会参与下社区主导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
4.3 村民自主下邻里亲缘主导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
4.4 农村传统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困境
4.4.1 传统血缘关系更加脆弱,互助养老的主体弱化
4.4.2 传统乡土社会开始瓦解,互助养老的功能淡化
4.4.3 传统社缘关系不断消解,互助养老的服务分化
第五章 制度文化增权视角下农村互助养老的模式优化
5.1 政策变迁: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当前运行的制度性压力
5.2 代际互助:规范性因素下的一种互助关系
5.2.1 个体互动
5.2.2 社区互动
5.3 仪式互动:文化-认知因素下的一种互助文化
5.3.1 互动仪式中互助情感由家族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向
5.3.2 互动仪式中互助形式的特点由单一家族式向多元化转向
5.4 互助增权:规制性因素下的一种互助模式
5.4.1 内因增权下的互助养老增权模式
5.4.2 外因增权下的互助养老增权模式
第六章 制度文化增权视角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对策建议
6.1 持续提高互助养老服务质量
6.2 不断规范互助养老模式的运行机制
6.3 夯实互助养老在农村养老中的文化基础
6.4 整合社会资源发展多元互助养老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模式新变化 [J]. 李淼儿. 现代商业. 2019(03)
[2]“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运行机制的分析 [J]. 张得辉,魏晋华. 法制与社会. 2019(02)
[3]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中国特色与发展路径 [J]. 刘妮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4]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效用浅析 [J]. 张亚丽,季年芳. 湖北农业科学. 2018(19)
[5]国外互助养老模式对我国养老困境的启发 [J]. 丁艳琳. 经济研究导刊. 2018(28)
[6]把“无缘”变“有缘”: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研究 [J]. 任杰慧.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07)
[7]国外互助养老模式对我国农村地区养老的借鉴与启示 [J]. 何茜. 农业经济. 2018(06)
[8]山东省农村老人社区互助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郝亚亚,毕红霞. 西北人口. 2018(02)
[9]农村互助养老的实践经验与政策指向 [J]. 刘晓梅,乌晓琳. 江汉论坛. 2018(01)
[10]吉林省“互助养老”问题认知调查与研究 [J]. 赵珈瑶,王光娟. 人才资源开发. 2017(22)
硕士论文
[1]儒家文化视角下的互助养老模式研究[D]. 商健.吉林大学. 2018
[2]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激励机制研究[D]. 党宇菲.吉林大学. 2018
[3]河北省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优化研究[D]. 郑鹏.河北科技大学. 2018
[4]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研究[D]. 李佳佳.华东理工大学. 2017
[5]社会资本对农村老人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意愿的影响研究[D]. 刘岩.山东财经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46877
【文章来源】: 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重难点
1.4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二章 文化传统、制度模式与互助养老
2.1 文化传统:从思想观念到乡约规范
2.2 制度模式:从血亲原则到互利共享
2.3 农村互助养老:从文化传统到制度模式的整合增权
第三章 农村互助养老的历史变迁:走向有序的系统演变
3.1 主体演变:从血缘到超血缘的多元参与
3.2 功能演变:从伦理到契约的自治形成
3.3 过程演变:从管理到治理的协同发展
3.4 价值演变:从自助到互助的工具价值
3.5 有序发展:开放式的互助养老
第四章 农村互助养老的制度模式与发展困境
4.1 政府主导下统筹管理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
4.2 社会参与下社区主导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
4.3 村民自主下邻里亲缘主导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
4.4 农村传统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困境
4.4.1 传统血缘关系更加脆弱,互助养老的主体弱化
4.4.2 传统乡土社会开始瓦解,互助养老的功能淡化
4.4.3 传统社缘关系不断消解,互助养老的服务分化
第五章 制度文化增权视角下农村互助养老的模式优化
5.1 政策变迁: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当前运行的制度性压力
5.2 代际互助:规范性因素下的一种互助关系
5.2.1 个体互动
5.2.2 社区互动
5.3 仪式互动:文化-认知因素下的一种互助文化
5.3.1 互动仪式中互助情感由家族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向
5.3.2 互动仪式中互助形式的特点由单一家族式向多元化转向
5.4 互助增权:规制性因素下的一种互助模式
5.4.1 内因增权下的互助养老增权模式
5.4.2 外因增权下的互助养老增权模式
第六章 制度文化增权视角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对策建议
6.1 持续提高互助养老服务质量
6.2 不断规范互助养老模式的运行机制
6.3 夯实互助养老在农村养老中的文化基础
6.4 整合社会资源发展多元互助养老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模式新变化 [J]. 李淼儿. 现代商业. 2019(03)
[2]“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运行机制的分析 [J]. 张得辉,魏晋华. 法制与社会. 2019(02)
[3]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中国特色与发展路径 [J]. 刘妮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4]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效用浅析 [J]. 张亚丽,季年芳. 湖北农业科学. 2018(19)
[5]国外互助养老模式对我国养老困境的启发 [J]. 丁艳琳. 经济研究导刊. 2018(28)
[6]把“无缘”变“有缘”: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研究 [J]. 任杰慧.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07)
[7]国外互助养老模式对我国农村地区养老的借鉴与启示 [J]. 何茜. 农业经济. 2018(06)
[8]山东省农村老人社区互助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郝亚亚,毕红霞. 西北人口. 2018(02)
[9]农村互助养老的实践经验与政策指向 [J]. 刘晓梅,乌晓琳. 江汉论坛. 2018(01)
[10]吉林省“互助养老”问题认知调查与研究 [J]. 赵珈瑶,王光娟. 人才资源开发. 2017(22)
硕士论文
[1]儒家文化视角下的互助养老模式研究[D]. 商健.吉林大学. 2018
[2]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激励机制研究[D]. 党宇菲.吉林大学. 2018
[3]河北省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优化研究[D]. 郑鹏.河北科技大学. 2018
[4]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研究[D]. 李佳佳.华东理工大学. 2017
[5]社会资本对农村老人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意愿的影响研究[D]. 刘岩.山东财经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46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546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