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驱动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3 00:17
近年来,农作物秸秆利用不合理导致其成为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之一,最新出台的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如今的畜禽粪便污染资源化再生事业正在被有效地正在被有效推行。资源化粪便处理设施发展到现阶段,实质已经基本形成规模化产业化。为了达成秸秆的充分高效再利用,广大人民正在大力减少农膜污染,同时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由此引出,研究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问题,有利于推进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农业废弃物循环再生、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以及农民就业问题有着长远意义。在理论分析部分,本研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研究进行的实际条件,选择吉林省农户为研究对象,考察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在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对秸秆资源化利用及农户行为驱动机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简要介绍;然后结合吉林省实际秸秆利用官方数据,针对吉林省农户秸秆利用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在实证分析部分,模型初步构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模型信效度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根据模型信效度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深入研究驱动吉林省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探索吉林省农户秸秆资源化利...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第 2 章 秸秆西苑化利用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生态工程最早和最生动的一种模式。2.2.4 计划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是由 Icek Ajzen(1988,1991)提出的。Ajzen 的计划行为理论有五要素:态度(Attitude)、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感知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行为(Behavior)。
第3章吉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23图3.1吉林省2007-2017年农作物秸秆处理过程碳排放量估算值由图3.1可以看出,吉林省近十年农作物秸秆处理过程的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说明农作物秸秆处理不当对吉林省环境造成的负担日渐严重,在现行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还需要吉林省政府、农业企业和农户之间通力合作。3.3吉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总体情况3.3.1利用效率从分布情况来看,吉林省内玉米秸秆分布区域差异较大。长春、吉林、四平和辽源等中部地区占吉林省秸秆总量的63.5%;白城、松原等西部地区占吉林省秸秆总量的26.6%;延边、通化、白山等东部地区占吉林省秸秆总量的9.9%。从秸秆利用情况来看,目前,吉林省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方式有5种。《吉林省秸秆资源调查评估报告》中的调查测算,家庭燃用占58.04%,废弃焚烧占23.2%,饲料占10.5%,直接还田作肥料占4.03%,生物质发电占3.5%,造纸工业原料占0.693%,食用菌基料占0.032%[7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业农村部:全面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J]. 农业机械. 2019(05)
[2]宿迁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J]. 祁石刚.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02)
[3]吉林省玉米秸秆主要利用方式综合效益评价[J]. 崔晓雪,聂英. 农民致富之友. 2019(01)
[4]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博弈分析[J]. 刘雅心,高晗,刘荣桂. 现代经济信息. 2018(23)
[5]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J]. 顾晓丽,乔启成. 安徽农业科学. 2018(32)
[6]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及效应分析[J]. 刘荣桂,刘雅心,高晗. 科技视界. 2018(27)
[7]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的粮食秸秆资源化利用评价[J]. 刘艳妮. 贵州农业科学. 2018(08)
[8]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子识别[J]. 耿爽,李国柱. 吉林农业. 2018(08)
[9]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与进展[J]. 查湘义. 乡村科技. 2018(08)
[10]农业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与评价[J]. 文春波,钱发军,刘鹏. 生态经济. 2018(02)
博士论文
[1]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D]. 毕于运.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硕士论文
[1]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研究:政策方案与政策执行[D]. 汤广贝.南京大学 2019
[2]河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问题研究[D]. 郑伟腾.河南师范大学 2018
[3]吉林省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政策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D]. 郭一明.吉林大学 2017
[4]吉林省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中的博弈关系与经济对策分析[D]. 霍介国.吉林大学 2017
[5]农户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 周明阳.贵州大学 2017
[6]农业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环境经济效益研究[D]. 徐萌.浙江理工大学 2017
[7]庐江县秸秆资源化利用和资源化潜力的生态足迹分析[D]. 李颖.安徽农业大学 2016
[8]常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调查与评价研究[D]. 樊利.南京农业大学 2016
[9]河北省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研究[D]. 李珊珊.河北农业大学 2015
[10]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D]. 谢海燕.南京林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85720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第 2 章 秸秆西苑化利用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生态工程最早和最生动的一种模式。2.2.4 计划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是由 Icek Ajzen(1988,1991)提出的。Ajzen 的计划行为理论有五要素:态度(Attitude)、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感知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行为(Behavior)。
第3章吉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23图3.1吉林省2007-2017年农作物秸秆处理过程碳排放量估算值由图3.1可以看出,吉林省近十年农作物秸秆处理过程的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说明农作物秸秆处理不当对吉林省环境造成的负担日渐严重,在现行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还需要吉林省政府、农业企业和农户之间通力合作。3.3吉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总体情况3.3.1利用效率从分布情况来看,吉林省内玉米秸秆分布区域差异较大。长春、吉林、四平和辽源等中部地区占吉林省秸秆总量的63.5%;白城、松原等西部地区占吉林省秸秆总量的26.6%;延边、通化、白山等东部地区占吉林省秸秆总量的9.9%。从秸秆利用情况来看,目前,吉林省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方式有5种。《吉林省秸秆资源调查评估报告》中的调查测算,家庭燃用占58.04%,废弃焚烧占23.2%,饲料占10.5%,直接还田作肥料占4.03%,生物质发电占3.5%,造纸工业原料占0.693%,食用菌基料占0.032%[7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业农村部:全面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J]. 农业机械. 2019(05)
[2]宿迁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J]. 祁石刚.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02)
[3]吉林省玉米秸秆主要利用方式综合效益评价[J]. 崔晓雪,聂英. 农民致富之友. 2019(01)
[4]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博弈分析[J]. 刘雅心,高晗,刘荣桂. 现代经济信息. 2018(23)
[5]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J]. 顾晓丽,乔启成. 安徽农业科学. 2018(32)
[6]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及效应分析[J]. 刘荣桂,刘雅心,高晗. 科技视界. 2018(27)
[7]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的粮食秸秆资源化利用评价[J]. 刘艳妮. 贵州农业科学. 2018(08)
[8]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子识别[J]. 耿爽,李国柱. 吉林农业. 2018(08)
[9]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与进展[J]. 查湘义. 乡村科技. 2018(08)
[10]农业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与评价[J]. 文春波,钱发军,刘鹏. 生态经济. 2018(02)
博士论文
[1]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D]. 毕于运.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硕士论文
[1]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研究:政策方案与政策执行[D]. 汤广贝.南京大学 2019
[2]河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问题研究[D]. 郑伟腾.河南师范大学 2018
[3]吉林省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政策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D]. 郭一明.吉林大学 2017
[4]吉林省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中的博弈关系与经济对策分析[D]. 霍介国.吉林大学 2017
[5]农户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 周明阳.贵州大学 2017
[6]农业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环境经济效益研究[D]. 徐萌.浙江理工大学 2017
[7]庐江县秸秆资源化利用和资源化潜力的生态足迹分析[D]. 李颖.安徽农业大学 2016
[8]常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调查与评价研究[D]. 樊利.南京农业大学 2016
[9]河北省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研究[D]. 李珊珊.河北农业大学 2015
[10]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D]. 谢海燕.南京林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85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585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