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与克服:农业二重性视角下的农业资本化研究 ——以都市郊区的家庭农场改革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13 20:03
学界对当代中国农业转型的研究出现了很多争论,但基本都不否认农业资本化是客观趋势与普遍现象。那农业资本化的机制是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性的农业对资本化的阻碍作用是如何被克服的。本文采取“结构——行动”的分析框架,核心机制是“结构—行动”以多样化的途径共同推动了农业资本化,即具有自然和社会二重属性的农业会对资本化形成阻碍,但这种阻碍是可以通过多种组合的方式被克服,而不同的组合方式会产生不一样的克服效果。农场主作为行动的一方,主要作用于农业的自然属性。与既有研究主要揭示外部资本下乡带动农业资本化不同,笔者通过观察松江家庭农场的经验可知限制外部资本下乡和限定为家庭经营依旧可以通过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条路径实现资本化,而农场主的社会经历造就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是影响采取何种途径的重要因素。制度作为结构的一方,通过政府部门这一中介主要作用于农业的社会属性。设置不平衡性和执行灵活性的制度与社会经历差异明显的农场主发生结合时,制度盲区就会凸显出来,为进行延长产业链、三产化或非粮化生产提供了可能性,这会快速地获得高利润率回报,但制度本身具有变动的可能性。对于土地要素,...
【文章来源】:上海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提出和文献评述
1.1 问题提出
1.2 文献评述
1.2.1 小农派的研究综述
1.2.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派的研究
1.2.3 两类研究的比较分析
1.2.4 可能的突破:既有研究共同忽视的地方
1.2.5 农业资本化的定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论
2.2 资料介绍和来源
2.3 研究框架
第三章 案例介绍
3.1 宏观政策实践
3.2 两个微观的农场主典例
3.2.1 规模经营的典范
3.2.2 多样经营的农场主
3.3 政策干预与农业资本化
3.3.1 政府主导下的政策密集型
3.3.2 社会经历对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路径的选择
3.3.3 制度盲区与产业链延长
第四章 案例分析:农业二重性及其资本化
4.1 农业自然特殊性与资本化
4.1.1 农业特殊性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4.1.2 克服自然特殊性推动农业资本化
4.2 农业社会特殊性对资本化的阻碍
4.3 克服社会特殊性来推动资本化
4.3.1 农耕经验的科学化改造
4.3.2 家庭逻辑与价值追求的改变
4.3.3 再造成员权:削弱成员权的内部作用
4.3.4 再造成员权:强化成员权的对上和对内特征
4.4 汇总分析:农业二重性的阻碍与克服
4.4.1 农业二重性与资本化关联表
4.4.2 结构——行动框架下的松江农业资本化分析机制
第五章 理论总结
5.1 农业二重性对不同理论脉络的影响
5.1.1 农业自然特殊性对不同理论脉络的影响
5.1.2 农业社会属性对不同理论脉络的影响
5.2 理论验证:一般性的农业资本化分析框架可能性初探
5.3 争论与余论:农业资本化的再思考
5.3.1 生产力维度
5.3.2 生产关系的维度
5.3.3 社会文化的维度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要素交易、契约匹配及其组织化——“绿能模式”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路径选择的启示[J]. 罗必良. 开放时代. 2020(03)
[2]家庭农场的效率及其决定——基于上海松江943户家庭农场2017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 钱忠好,李友艺. 管理世界. 2020(04)
[3]技“宿”乡土间:农业技术与农民关系嬗变——基于华北一个村庄的经验研究[J]. 桑坤.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4]内生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发展的动力机制——基于嵌入性理论的个案研究[J]. 李耀锋,张余慧.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5]资本下乡的农业经营实践——一个公司型农场内部的关系与风气[J]. 徐宗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6]资本下乡的社会困境与化解策略——资本对村庄社会资源的动员[J]. 陈义媛.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8)
[7]中国农业机械化服务市场的兴起:内在机制及影响[J]. 陈义媛. 开放时代. 2019 (03)
[8]干涸的机井:资本下乡与水资源攫取——以宁夏南部黄高县蔬菜产业为例[J]. 陈航英. 开放时代. 2019 (03)
[9]农业的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学术争论与价值意涵[J]. 桑坤.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10]农业技术变迁与农业转型:占取主义/替代主义理论述评[J]. 陈义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博士论文
[1]典型中国——当代中国社会树典型活动研究[D]. 苗春凤.上海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87061
【文章来源】:上海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提出和文献评述
1.1 问题提出
1.2 文献评述
1.2.1 小农派的研究综述
1.2.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派的研究
1.2.3 两类研究的比较分析
1.2.4 可能的突破:既有研究共同忽视的地方
1.2.5 农业资本化的定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论
2.2 资料介绍和来源
2.3 研究框架
第三章 案例介绍
3.1 宏观政策实践
3.2 两个微观的农场主典例
3.2.1 规模经营的典范
3.2.2 多样经营的农场主
3.3 政策干预与农业资本化
3.3.1 政府主导下的政策密集型
3.3.2 社会经历对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路径的选择
3.3.3 制度盲区与产业链延长
第四章 案例分析:农业二重性及其资本化
4.1 农业自然特殊性与资本化
4.1.1 农业特殊性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4.1.2 克服自然特殊性推动农业资本化
4.2 农业社会特殊性对资本化的阻碍
4.3 克服社会特殊性来推动资本化
4.3.1 农耕经验的科学化改造
4.3.2 家庭逻辑与价值追求的改变
4.3.3 再造成员权:削弱成员权的内部作用
4.3.4 再造成员权:强化成员权的对上和对内特征
4.4 汇总分析:农业二重性的阻碍与克服
4.4.1 农业二重性与资本化关联表
4.4.2 结构——行动框架下的松江农业资本化分析机制
第五章 理论总结
5.1 农业二重性对不同理论脉络的影响
5.1.1 农业自然特殊性对不同理论脉络的影响
5.1.2 农业社会属性对不同理论脉络的影响
5.2 理论验证:一般性的农业资本化分析框架可能性初探
5.3 争论与余论:农业资本化的再思考
5.3.1 生产力维度
5.3.2 生产关系的维度
5.3.3 社会文化的维度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要素交易、契约匹配及其组织化——“绿能模式”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路径选择的启示[J]. 罗必良. 开放时代. 2020(03)
[2]家庭农场的效率及其决定——基于上海松江943户家庭农场2017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 钱忠好,李友艺. 管理世界. 2020(04)
[3]技“宿”乡土间:农业技术与农民关系嬗变——基于华北一个村庄的经验研究[J]. 桑坤.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4]内生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发展的动力机制——基于嵌入性理论的个案研究[J]. 李耀锋,张余慧.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5]资本下乡的农业经营实践——一个公司型农场内部的关系与风气[J]. 徐宗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6]资本下乡的社会困境与化解策略——资本对村庄社会资源的动员[J]. 陈义媛.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8)
[7]中国农业机械化服务市场的兴起:内在机制及影响[J]. 陈义媛. 开放时代. 2019 (03)
[8]干涸的机井:资本下乡与水资源攫取——以宁夏南部黄高县蔬菜产业为例[J]. 陈航英. 开放时代. 2019 (03)
[9]农业的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学术争论与价值意涵[J]. 桑坤.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10]农业技术变迁与农业转型:占取主义/替代主义理论述评[J]. 陈义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博士论文
[1]典型中国——当代中国社会树典型活动研究[D]. 苗春凤.上海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87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587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