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永顺县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户增收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4 15:27
  农户增收问题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制定各项农业政策的落脚点。在十九大会议中,也多次明确提出“农业、农村、农民”是国家的重点关注对象,也是建设重点,而开展农村三产融合,能拓宽农户收入来源,是帮助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永顺县是我国深度贫困县,也成功的抓住了农村三产融合的机遇,创建了国家级农村三产融合先导示范区,并且在2020年初实现了全面脱贫。因此,研究永顺县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户增收的影响不仅对永顺县农村三产融合的继续深度开展有指导意义,还对其他地区的农村三产融合开展有示范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从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户增收两方面进行文献综述,界定文章所涉及到的农村三产融合与农户增收的相关概念,并介绍了相关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实地调研,运用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法,获取了永顺县农村三产融合与农户增收的情况,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通过对调研数据的整理发现永顺县农户在农村三产融合中的主要合作对象是龙头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与其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劳动就业、土地出租、订单合同、资金入股、二次分红机制等方式获得相应收益,从而增加了农户收入,然后,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说...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永顺县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户增收的影响研究


图3-2农户家庭经营情况??Figure?3-2?Farmer?household?business?situation??

农户,龙头企业,永顺,情况


中南林#科抟太学专仆硕十学位论文?永顺县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户增收的影响研究??通过调研发现,龙头企业作为农村三产融合的主体之一,也是永顺县农户参??与三产融合的主要合作对象,样本农户中,与之进行合作的农户有95户,超过??总人数的一半,说明龙头企业是农户参与三产融合的主要合作对象。??■与龙头企业合作的农户?未与龙头企业合作的农户??图3-3农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的农户情况统计??Figure?3-4?Statistics?of?fanners?who?cooperate?with?leading?enterprises??3.3.2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最为常见的新型经营主体,具有联系农户、组织农户和服??务农户的功能,实行合作经营。通过调查结果来看,永顺县发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954家,其中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共58家,发展家庭农场333家。并且,经营??主体覆盖面广,种类丰富,涉及到了永顺县的各个农业产业和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永顺县除了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培育外,是十分重视增强其影响示??范功能。为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力,大力培育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国??家、盛州、县四级示范合作社分别给予配套奖补30万、20万、10万、5万元??资金,通过县、州、盛国家级示范社的创建,使合作社产业化经营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合作社帮助社员增收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目前,永顺县发展国家级示??范社2家、部级2家、省级示范社6家、州级示范社8家、县级示范社12家。??在这次调研中,样本185户农户,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三产融合对象有84??户,占比45%,可见其在农村三产融合中是农户主要的合作对象之一,且

农户,家庭农场,情况,永顺


中南林仆科抟太学专、|丨/硕+学位论j?永顺县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户增收的影响研究??于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具有显著的家庭特征,带动能力不强,所以在此次调研过??程中发现,农户参与三产融合与专业大户合作的农户仅有2户;选择与家庭农场??进行合作的农户也仅有四户,具体如图3-7所示,其二者所占总样本户数的比例??分别未1?%和2%,因此,不具有代表性。??a与家庭农场合作的农户隱与专业大户合作的农户s非与其迸行融合的农户??—wr??I??图3-6与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合作的农户情况??Figure?3-7?Fanners?working?with?professional?large?households?and?family?farms??3.3永顺县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主要成效??3.2.1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健全??在农村三产融合过程中,如何保障农户收益是整个过程的重中之重。而收益??的保障,就是农户参与三产融合与融合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比如农户与龙头企??业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利益联结,建立了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能对农户增??收起到保障作用,让农户减少后顾之忧,专心于农业生产,永顺县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指导下,创新以及发展了多种利益联结机制,以期能全方位全面的??保障农户增收。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永顺县为实现农业产业发展,以及在农??村三产融合中取得实际成效,保障农户增收从而实现全面脱贫摘帽的计划,一方??面积极动员农户,以土地、劳动力等方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龙头企业等产业??化组织进行利益联结;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龙头企业等产业化??组织发展,并注重保障农户收益,全面落实贫困户“保底收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分析[J]. 王丽纳,李玉山.  改革. 2019(12)
[2]农村产业融合、非农就业与农户增收——基于六盘山的微观实证[J]. 蔡洁,刘斐,夏显力.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2)
[3]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研究——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型产业融合为例[J]. 李明贤,刘宸璠.  湖南社会科学. 2019(03)
[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增收效应分析[J]. 陈璐,李玉琴,王颜齐.  学习与探索. 2019(03)
[5]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农民增收——基于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案例[J]. 郭军,张效榕,孔祥智.  农业经济问题. 2019(03)
[6]畜牧业三次产业融合:基于美国典型案例的研究及启示[J]. 胡伟斌,黄祖辉.  中国畜牧杂志. 2018(10)
[7]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农民增收的互动机制研究[J]. 李乾,芦千文,王玉斌.  经济体制改革. 2018(04)
[8]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 四川文理学院、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联合课题组,孟秋菊.  西南金融. 2018(03)
[9]引导农业产业化组织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J]. 姜长云,李乾,芦千文.  经济研究参考. 2017(66)
[10]交易成本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 李治,王东阳.  中州学刊. 2017(09)

博士论文
[1]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D]. 屈学书.山西财经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湘潭市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 谢春华.湘潭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06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606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4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