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西部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6 02:37
  新世纪以来,作为全世界最大农业国家,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兴旺,农民收入增加,一直是国家发展的短板。“三农”问题历来都是政府关注的焦点,中共十九大明确将“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要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解决好“三农”问题,重点在于增加农民收入。要想提高农民收入离不开必要的资金支持,但是长期以来受机制体制影响,农村正规金融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资金,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受到资金约束,这种现象在中国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如此。农村非正规金融凭借信息、成本优势,为农户和乡镇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很好地缓解了农户和乡镇企业的资金约束,对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农村非正规金融支农过程中,由于不受监管,导致法律案件频发,农村地区社会不稳定,对农民增收形成了阻碍。那么,西部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农民增收,促进作用有多大,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关于以上问题的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国内外关于非正规金融及其对农民增收影响的研究现状,将已有研究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第二...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部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


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路径分析

非正规金融,农村


西部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30省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甘肃53.1661.7764.2885.67107.69168.07205.15262.06青海14.1711.8612.5820.6825.9842.7670.675120.12宁夏44.5548.1751.5247.4956.9169.0180.61111.1新疆63.375.3881.99123.06149.64185.28210.53246.182003—2010年间西部地区和全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整体呈现上涨的趋势。西部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由2003年的不到1300亿,2010年增加至将近5000亿;就全国来看,非正规金融规模2003年为8200亿到2010年增至3.3万亿。增速上,西部地区2003—2008年增速稳定在10%~20%之间,2009年增速陡升,超过60%,2010年增速有所回落,呈现一定的波动;而全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在2007年之前波动较为剧烈幅度达60%,2005年增速为-8.78%,2006年增速为55.33%,2007年之后较为平稳,增速维持在20%左右。总体上,西部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表现出增长的趋势。图3.12003—2010年西部与全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变化(2)按照正规金融满足率测算的西部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按照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测算的非正规金融规模简单易得,但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来源来度量金融发展可能出现少记非正规金融规模,因为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从非正规金融组织处所取得的贷款并不完全投资于固定资产,同时农村固定资产的投入有相当部分属于国家财政拨款,是农村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其二,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化2010年以

非正规金融,农村


西部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34省份年份未观测短期信贷规模S短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i全部未观测信贷TS省份年份未观测短期信贷规模S短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i全部未观测信贷TS2011575.53500.28622239.978520151706.75860.84705696.60682012731.34070.36352511.143820162084.39001.03397596.85682013856.27620.42542744.44052011—2016年西部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并非持续上升,而是有所波动,2013年增速为-20%,2014、2015年增速有所回升,总体来看,西部地区正规金融规模上升,且在2016年突破2万亿元,为23447.14亿元;这一期间全国非正规金融规模在一直在5万亿左右波动,其中2012年突破6万亿,此后增速多年呈现负增长,这导致2016年非正规金融规模下降至5万亿之下,为47315.43亿元。图3.22010—2016年西部与全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变化3.1.3配置效率非正规金融规模表现了非正规金融的体量,非正规金融影响农民收入的效果怎样,需要非正规金融配置效率来体现。非正规金融效率越高,表示资金使用率越高,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越有利。参考胡宗义(2013)的研究,用农业GDP/非正规金融规模来衡量农村金融效率,农业GDP用农业总产值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户收入增长:益贫还是益富?[J]. 王汉杰,温涛,韩佳丽.  当代财经. 2018(11)
[2]从钱庄到小额贷款公司: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历史持续性[J]. 张博,胡金焱,马驰骋.  经济学(季刊). 2018(04)
[3]非正规金融对农村家庭收入、消费水平的影响分析——基于对江苏1202户家庭的调查[J]. 张宁,张兵,秦晓晖,陆磊.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4]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农村居民收入效应研究[J]. 胡宗义,刘灿,刘亦文.  经济地理. 2014(12)
[5]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减贫效应——基于PVAR模型的经验分析[J]. 胡宗义,唐李伟,苏静.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4(11)
[6]民间金融、制度环境与地区经济增长[J]. 邓路,谢志华,李思飞.  管理世界. 2014(03)
[7]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减贫效应的门槛特征与地区差异——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的分析[J]. 苏静,胡宗义,唐李伟,肖攀.  中国农村经济. 2013(07)
[8]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收入效应——基于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J]. 苏静,胡宗义,朱强.  经济经纬. 2013(03)
[9]农村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与农户收入增长效应的地区性差异实证研究——基于农村固定点调查1986-2009年微观面板数据的分析[J]. 杜金向,董乃全.  管理评论. 2013(03)
[10]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民间融资发展的思考——基于贵州省黔东南台江县的调查[J]. 熊晓炼.  时代金融. 2012(33)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D]. 张颖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09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609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f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