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提升研究 ——以赣州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26 16:08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社会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生态环境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生态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关注的重点问题。意识指导行动,树立并提升良好的生态意识既是面对生态现实的要求,也是顺应时代号召的需要。在“五位一体”总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很多发达的城市和乡村在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上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全国人民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有明显增强,人民生态意识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然而,并非所有地区都能达到期望值,比如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也带来了农村环境的破坏,农民是否有良好的生态意识影响和制约着当地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改善。美丽中国不能没有美丽乡村,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现状影响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乃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本文以赣州市为例的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赣州生态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对赣州市农村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赣州市农民生态意识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相关问题,文章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文章来源】: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选题的意义
1.1.4 选题的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1.2 选题的分析与评价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现状分析与评析
1.3 主要观点和主要内容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二章 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内涵与提升意义
2.1 欠发达地区的界定与农民生态意识的内涵
2.1.1 欠发达地区的界定
2.1.2 欠发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内涵
2.2 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意义
2.2.1 有利于转变欠发达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方式
2.2.2 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2.2.3 有利于推进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章 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现状
3.1 赣州市农民生态意识的调查结果
3.2 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现状
3.2.1 农民生态意识的进步
3.2.2 农民生态意识存在的不足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薄弱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是影响农民生态意识的主要因素
4.1.1 农村经济效益低限制了农民生态意识的提升
4.1.2 资金保障不足制约了农民生态意识的提升
4.2 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作用发挥不明显
4.2.1 各层面对农村生态教育的投入不足
4.2.2 农村生态教育内容与方式针对性不强
4.3 欠发达地区农民受错误思想影响较大
4.3.1 传统小农观念的思想束缚
4.3.2 落后价值观的思想掣肘
4.3.3 利益至上观念的思想驱使
第五章 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对策
5.1 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奠定经济基础
5.1.1 重视对生态经济的资金投入与组织监管
5.1.2 发展生态农业,为发展生态经济转变生产方式
5.1.3 引进先进技术,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技术支持
5.2 完善法律制度与政策,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提供可靠保障
5.2.1 完善生态法律制度,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提供法律保障
5.2.2 落实生态政策,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提供政策保障
5.3 加强农村生态教育,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强化生态思想
5.3.1 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教育
5.3.2 加强生态法律法规的教育,提升农民生态法律意识
5.3.3 加强日常环保知识教育,提升农民生态保护意识
5.4 营造生态文化氛围,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创造良好环境
5.4.1 完善提升农民生态意识的生态文化体系
5.4.2 加强环保榜样的宣传,营造榜样文化氛围
5.4.3 引导农民生态消费,营造良好乡风文化氛围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 对标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啃硬骨头确保干一件成一件[J]. 资源导刊. 2019(02)
[2]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提升文化自信的路径探析[J]. 周炫.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9(01)
[3]《资本论》蕴含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杨晶.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4]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四十年与人权事业发展[J]. 常健. 理论探索. 2019(01)
[5]新时代中国生态环境补偿政策:改革与创新[J]. 刘桂环,文一惠. 环境保护. 2018(24)
[6]新时代我国节能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建议[J]. 孙颖. 中国经贸导刊. 2018(36)
[7]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路径——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建构视角[J]. 翁洁. 学术论坛. 2018(04)
[8]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开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J]. 陈宝生. 中国大学教学. 2018(10)
[9]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J]. 《人民日报》评论员. 西藏教育. 2018(09)
[10]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萌发与升华[J]. 沈满洪.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9)
博士论文
[1]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权益思想研究[D]. 孙乐艳.苏州大学 2014
[2]论生态公民及其培育[D]. 徐梓淇.复旦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变迁研究[D]. 张旗.广西师范大学 2018
[2]当代中国农民生态意识提升研究[D]. 彭湘玉.河北经贸大学 2018
[3]陕南水源地H县农民生态意识调查研究[D]. 吴雨琛.西安理工大学 2017
[4]村镇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评价及修复研究[D]. 潘少会.南京林业大学 2017
[5]民间环保组织促进生态文化大众化研究[D]. 林春燕.江西理工大学 2017
[6]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D]. 贺禧.武汉工程大学 2017
[7]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生态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 钟诚.江西农业大学 2016
[8]新时期农民生态意识培育研究[D]. 王丹.山西农业大学 2016
[9]广西农民生态意识培养方法研究[D]. 韦银凤.广西师范大学 2014
[10]当代农民生态意识培养研究[D]. 王怡珊.长春理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10782
【文章来源】: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选题的意义
1.1.4 选题的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1.2 选题的分析与评价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现状分析与评析
1.3 主要观点和主要内容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二章 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内涵与提升意义
2.1 欠发达地区的界定与农民生态意识的内涵
2.1.1 欠发达地区的界定
2.1.2 欠发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内涵
2.2 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意义
2.2.1 有利于转变欠发达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方式
2.2.2 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2.2.3 有利于推进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章 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现状
3.1 赣州市农民生态意识的调查结果
3.2 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现状
3.2.1 农民生态意识的进步
3.2.2 农民生态意识存在的不足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薄弱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是影响农民生态意识的主要因素
4.1.1 农村经济效益低限制了农民生态意识的提升
4.1.2 资金保障不足制约了农民生态意识的提升
4.2 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作用发挥不明显
4.2.1 各层面对农村生态教育的投入不足
4.2.2 农村生态教育内容与方式针对性不强
4.3 欠发达地区农民受错误思想影响较大
4.3.1 传统小农观念的思想束缚
4.3.2 落后价值观的思想掣肘
4.3.3 利益至上观念的思想驱使
第五章 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对策
5.1 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奠定经济基础
5.1.1 重视对生态经济的资金投入与组织监管
5.1.2 发展生态农业,为发展生态经济转变生产方式
5.1.3 引进先进技术,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技术支持
5.2 完善法律制度与政策,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提供可靠保障
5.2.1 完善生态法律制度,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提供法律保障
5.2.2 落实生态政策,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提供政策保障
5.3 加强农村生态教育,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强化生态思想
5.3.1 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教育
5.3.2 加强生态法律法规的教育,提升农民生态法律意识
5.3.3 加强日常环保知识教育,提升农民生态保护意识
5.4 营造生态文化氛围,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创造良好环境
5.4.1 完善提升农民生态意识的生态文化体系
5.4.2 加强环保榜样的宣传,营造榜样文化氛围
5.4.3 引导农民生态消费,营造良好乡风文化氛围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 对标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啃硬骨头确保干一件成一件[J]. 资源导刊. 2019(02)
[2]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提升文化自信的路径探析[J]. 周炫.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9(01)
[3]《资本论》蕴含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杨晶.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4]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四十年与人权事业发展[J]. 常健. 理论探索. 2019(01)
[5]新时代中国生态环境补偿政策:改革与创新[J]. 刘桂环,文一惠. 环境保护. 2018(24)
[6]新时代我国节能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建议[J]. 孙颖. 中国经贸导刊. 2018(36)
[7]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路径——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建构视角[J]. 翁洁. 学术论坛. 2018(04)
[8]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开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J]. 陈宝生. 中国大学教学. 2018(10)
[9]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J]. 《人民日报》评论员. 西藏教育. 2018(09)
[10]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萌发与升华[J]. 沈满洪.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9)
博士论文
[1]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权益思想研究[D]. 孙乐艳.苏州大学 2014
[2]论生态公民及其培育[D]. 徐梓淇.复旦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变迁研究[D]. 张旗.广西师范大学 2018
[2]当代中国农民生态意识提升研究[D]. 彭湘玉.河北经贸大学 2018
[3]陕南水源地H县农民生态意识调查研究[D]. 吴雨琛.西安理工大学 2017
[4]村镇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评价及修复研究[D]. 潘少会.南京林业大学 2017
[5]民间环保组织促进生态文化大众化研究[D]. 林春燕.江西理工大学 2017
[6]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D]. 贺禧.武汉工程大学 2017
[7]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生态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 钟诚.江西农业大学 2016
[8]新时期农民生态意识培育研究[D]. 王丹.山西农业大学 2016
[9]广西农民生态意识培养方法研究[D]. 韦银凤.广西师范大学 2014
[10]当代农民生态意识培养研究[D]. 王怡珊.长春理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107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610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