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舟山市农村网格化社区治理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3 18:20
  早在2008年,浙江省舟山市就开始探索“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社区治理模式,并将其因地制宜地应用于农村场域,逐渐成为优化农村社区治理、改善农村社区服务的有效手段。但是“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本身还面临不少亟待突破的发展瓶颈,尤其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特色的农村社区治理需要不断更新机制,力图实现更大作为。因此,文章借鉴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新公共治理理论,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探讨舟山市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机制优化的对策建议,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治理有效”的目标,推动乡村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文章在实证研究部分,分析了舟山市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选取东沙镇、朱家尖和檀香社区等几个比较有特色的实践做法进行分析,总结出舟山市农村网格化社区治理的六大机制:民意表达机制、民主决策机制、分层解决机制、组织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考核激励机制。但是,在农村网格化社会治理中还存在着农村社区治理主体组团效能不高、农村社区基层组织服务供给不足、农村网格员专业...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述评
        1.2.1 国内文献述评
        1.2.2 国外文献述评
        1.2.3 文献简评与启示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概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农村“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2.1.2 农村社区治理
    2.2 理论基础概述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3 新公共治理理论
第三章 舟山市农村网格化社区治理现状
    3.1 舟山市农村网格化社区治理的发展概况
        3.1.1 舟山市农村社区发展概况
        3.1.2 舟山市农村网格化社区治理发展历程
    3.2 舟山市农村网格化社区治理的主要做法
        3.2.1 网格定位,实现全方位覆盖
        3.2.2 健全体系,开展组团式服务
        3.2.3 整合资源,提供多元化服务
        3.2.4 搭建平台,实施信息化管理
    3.3 .舟山市农村网格化社区治理的特色实践
        3.3.1 东沙镇农村社区治理的实践:下沉治理资源,提升治理水平
        3.3.2 朱家尖莲花社区治理的实践:协同网格力量,助力环境整治
        3.3.3 普陀区农村社区治理的实践:推动信息共享,解决基层难题
        3.3.4 定海区檀香社区治理的实践:解决楼倾问题,化解上访苗头
    3.4 舟山市农村网格化社区治理的内在机理
        3.4.1 注重社区治理顾客导向
        3.4.2 发挥网格治理预防功能
        3.4.3 利用互联网络信息技术
        3.4.4 嵌入网格治理合作理念
    3.5 舟山市农村网格化社区治理的机制分析
        3.5.1 民意表达机制
        3.5.2 民主决策机制
        3.5.3 分层解决机制
        3.5.4 信息共享机制
        3.5.5 考核激励机制
        3.5.6 组织协调机制
第四章 舟山市农村网格化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主要问题
        4.1.1 农村社区治理主体组团效能不高
        4.1.2 农村社区基层组织服务供给不足
        4.1.3 农村网格员专业化程度亟待提升
        4.1.4 农村社区治理主体自治能力有限
        4.1.5 农村社区问题解决机制缺乏联动
    4.2 原因分析
        4.2.1 农村社区治理行政化导向明显
        4.2.2 农村社区治理规范滞后于实践
        4.2.3 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力量薄弱
        4.2.4 农村社区居民的政治意识淡薄
        4.2.5 农村社区治理的资源比较欠缺
第五章 舟山市农村网格化社区治理机制创新方向与完善对策
    5.1 舟山市农村网格化社区治理机制创新方向
        5.1.1 转变治理目标,治理重心从管制转向服务
        5.1.2 塑造法治观念,制度规范从人治走向法治
        5.1.3 加强主体合作,网格治理从封闭走向开放
        5.1.4 构建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线上与线下联动
        5.1.5 推进资源统筹,治理资源从碎片走向整合
    5.2 舟山市农村网格化社区治理机制完善对策
        5.2.1 融入农村社区治理的社会化协同机制
        5.2.2 强化农村社区服务的组团式运作机制
        5.2.3 加强农村社区资源的多维度保障机制
        5.2.4 强化农村社区问题的高效化解决机制
        5.2.5 增强农村社区居民的参与式自治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农村社区网格员访谈提纲
附录二:农村社区网格居民访谈提纲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新公共管理中局限性及改进对策的分析[J]. 杨清祥.  才智. 2018(26)
[2]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J]. 魏真真.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17)
[3]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我国政府部门的应用研究[J]. 梁贵霖,张宝生.  商业经济. 2018(09)
[4]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演进、方法转变与联动机制[J]. 庄龙玉.  行政论坛. 2018(04)
[5]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的逻辑生成与多维路径推进[J]. 伍玉振.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7(06)
[6]“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的现实困境与深化路径——基于舟山市的调查分析[J]. 汪善翔.  地方治理研究. 2016(04)
[7]民生法治视域下农村社区矛盾纠纷治理之道[J]. 陈荣卓,颜慧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8]“内向型协商”:对基层政府行政协商的一种阐释——以T社区的“民意表达工作室”为例[J]. 张翔.  新视野. 2015(04)
[9]宜昌市网格化管理调查研究报告[J]. 李琼俐,林小军,张慧,瞿章勇.  湘潮(下半月). 2015(06)
[10]社区网格化治理与和谐社区建设——基于济南市裕园社区的分析[J]. 万佩佩.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5(03)

博士论文
[1]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 夏晓丽.山东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多中心治理理论下的农村社区管理实践及创新研究[D]. 杨爱琴.西南政法大学 2015
[2]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困境及其完善[D]. 孙敏.苏州大学 2014
[3]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D]. 王军义.苏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60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660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6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