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对农村贫困妇女贫困程度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7 14:32
随着农村贫困妇女贫困的内涵不断丰富,妇女反贫困认识视角也在不断发展,妇女反贫困的策略从最初的提供单纯的物质援助逐渐发展为促进妇女的权利还原与能力提升,妇女贫困治理重点逐渐由消解物质贫困转变为消解多维贫困。本文以农村贫困妇女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和社会支持理论分别将农村贫困妇女的贫困程度和社会支持进行量化,并对两者进行实证研究。对如何测算农村妇女的贫困程度和社会支持状况、贫困程度和社会支持状况存在怎样的关系、为何要利用社会支持缓解农村贫困妇女贫困程度以及如何利用社会支持缓解农村贫困妇女贫困程度等问题作出回答。具体来说,首先,通过整理分析国内外对妇女反贫困的研究文献,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的运用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农村贫困妇女的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和社会支持指标体系。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包括12个维度,用于测量农村贫困妇女的贫困程度;社会支持指标体系包括3个维度,用于测量农村贫困妇女的社会支持情况。其次,本文对多维贫困和社会支持的调研数据分别作量化处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社会支持—贫困程度回归分析模型。通过回归性分析和路径分析,计算出...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2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分析
2.1 基本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分析
3 农村贫困妇女的贫困程度与社会支持状况分析
3.1 徐州市农村贫困妇女的贫困概况
3.2 贫困程度的测量与分析
3.3 社会支持状况测量与分析
4 社会支持对农村贫困妇女贫困程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社会支持对农村贫困妇女贫困程度影响的回归分析
4.2 社会支持对农村贫困妇女贫困程度影响的路径分析模型构建
4.3 社会支持指标对农村贫困妇女贫困程度影响路径分析与解释
5 结论及建议
5.1 本文的研究结论
5.2 本文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贫困地区女性贫困现状分析——多维贫困视角的性别比较[J]. 柳建平,刘咪咪. 软科学. 2018(09)
[2]乡村振兴中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J]. 陆益龙. 甘肃社会科学. 2018(04)
[3]贫困心理陷阱理论研究进展[J]. 洪名勇,吴昭洋,龚丽娟. 经济学动态. 2018(07)
[4]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贫困家庭能力脱贫的性别差异问题探析[J]. 索尼拉.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17)
[5]脆弱性贫困与农村妇女贫困问题——基于甘肃省的实证调查[J]. 蔡生菊.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7(01)
[6]精准扶贫视角下对农村妇女贫困问题的审视与思考[J]. 蔡生菊. 社科纵横. 2016(12)
[7]尊重妇女的主体性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关键[J]. 赵群. 妇女研究论丛. 2016(06)
[8]基于多维贫困测度的贫困精准识别及精准扶贫对策——以粤北山区为例[J]. 陈辉,张全红.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6(03)
[9]农村贫困脆弱性及其社会支持网络研究[J]. 胡洁怡,岳经纶. 行政论坛. 2016(03)
[10]流动妇女多维贫困分析——基于北京市451名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调查[J]. 张晓颖,冯贺霞,王小林. 经济评论. 2016(03)
硕士论文
[1]社会支持对家庭贫困程度的影响研究[D]. 刘永胜.上海交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70495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2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分析
2.1 基本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分析
3 农村贫困妇女的贫困程度与社会支持状况分析
3.1 徐州市农村贫困妇女的贫困概况
3.2 贫困程度的测量与分析
3.3 社会支持状况测量与分析
4 社会支持对农村贫困妇女贫困程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社会支持对农村贫困妇女贫困程度影响的回归分析
4.2 社会支持对农村贫困妇女贫困程度影响的路径分析模型构建
4.3 社会支持指标对农村贫困妇女贫困程度影响路径分析与解释
5 结论及建议
5.1 本文的研究结论
5.2 本文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贫困地区女性贫困现状分析——多维贫困视角的性别比较[J]. 柳建平,刘咪咪. 软科学. 2018(09)
[2]乡村振兴中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J]. 陆益龙. 甘肃社会科学. 2018(04)
[3]贫困心理陷阱理论研究进展[J]. 洪名勇,吴昭洋,龚丽娟. 经济学动态. 2018(07)
[4]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贫困家庭能力脱贫的性别差异问题探析[J]. 索尼拉.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17)
[5]脆弱性贫困与农村妇女贫困问题——基于甘肃省的实证调查[J]. 蔡生菊.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7(01)
[6]精准扶贫视角下对农村妇女贫困问题的审视与思考[J]. 蔡生菊. 社科纵横. 2016(12)
[7]尊重妇女的主体性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关键[J]. 赵群. 妇女研究论丛. 2016(06)
[8]基于多维贫困测度的贫困精准识别及精准扶贫对策——以粤北山区为例[J]. 陈辉,张全红.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6(03)
[9]农村贫困脆弱性及其社会支持网络研究[J]. 胡洁怡,岳经纶. 行政论坛. 2016(03)
[10]流动妇女多维贫困分析——基于北京市451名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调查[J]. 张晓颖,冯贺霞,王小林. 经济评论. 2016(03)
硕士论文
[1]社会支持对家庭贫困程度的影响研究[D]. 刘永胜.上海交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70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670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