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工农联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17 19:41
工农联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重要内容,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瑰宝,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雄厚的政治基础的圭臬。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是我党面临的新课题。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农联盟思想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苏俄不同时期的革命形势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成功的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实现并巩固了工农联盟,实现了无产阶级对工农联盟的领导,创造性地发展了工农联盟的理论和实践,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研究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的理论内容和实践样态,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发展我国工农联盟;有助于观察我国工农联盟在新时代发生的深刻变化,并针对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制定巩固工农联盟的科学政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文首先对列宁工农联盟思想的客观需要和理论来源进行了梳理,指出俄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列宁工农联盟思想萌生和发展的依据,而马克思恩格斯关...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重难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重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过程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
三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第二章 列宁工农联盟思想的客观需要和理论来源
第一节 列宁工农联盟思想的客观需要
一 十月革命之前:消灭俄国专制制度的需要
二 十月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巩固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第二节 列宁工农联盟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
二 早期俄国民粹主义的有关思想
第三章 列宁工农联盟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以强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为主要内容(俄国十月革命之前)
一 农民具有双重阶级属性
二 无产阶级要争取领导权
三 提出工农民主专政理论
第二节 以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为主要内容(十月革命胜利初期)
一 工农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 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需求
三 呼吁农民拥护革命向前发展
第三节 以夺取国内战争胜利为主要内容(国内战争时期)
一 工人阶级要团结贫农对抗富农
二 农民向工人阶级国家提供粮食
三 工人阶级同中农结成坚固联盟
第四节 以恢复国内经济为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时期)
一 用新的观点补充考察工农关系
二 废除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
三 发展商业贸易与合作社经济
四 制定和实行全俄电气化计划
五 对农民进行文化与政治教育
第四章 列宁工农联盟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坚持和巩固工农联盟的基础性地位
一 工农联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础
二 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
三 工农联盟是爱国统一战线的基础
第二节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工农联盟的领导
一 中国共产党对工农联盟的坚强领导具有历史必然性
二 中国共产党是工农联盟理论创新和政策实践的主体
三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广大工农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
第三节 切实加强巩固发展新时代工农联盟
一 全面把握工农联盟在新时代发生的深刻变化
二 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在工农联盟中的重要作用
三 重视新的社会阶层在工农联盟中的特殊地位
第四节 推进和巩固城乡融合发展中的新式工农联盟
一 坚持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二 坚持走城乡一体化道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三 坚持注重维护农民利益,培育新时代新农民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城乡结构的历史演变与现实挑战[J]. 刘保中,邱晔. 长白学刊. 2019(05)
[2]《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相关问题新探讨[J]. 王建国. 党的文献. 2018(04)
[3]习近平的城乡一体化思想[J]. 白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S1)
[4]论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的历史生成与发展[J]. 王明,吕东升. 学习与实践. 2013(12)
[5]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J]. 顾朝林,李阿琳. 经济地理. 2013(01)
[6]列宁时期苏俄土地纲领的演变[J]. 刘从德,向夏莹. 学术论坛. 2013(01)
[7]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内部统一战线[J]. 陈喜庆. 中国统一战线. 2012(05)
[8]略论中国共产党工农联盟建设[J]. 王超,潘晶晶. 今日科苑. 2010(20)
[9]演变还是策略——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认识及其启示[J]. 吴日明. 甘肃社会科学. 2010(05)
[10]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形成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J]. 王玉云.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0(04)
本文编号:3679827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重难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重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过程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
三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第二章 列宁工农联盟思想的客观需要和理论来源
第一节 列宁工农联盟思想的客观需要
一 十月革命之前:消灭俄国专制制度的需要
二 十月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巩固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第二节 列宁工农联盟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
二 早期俄国民粹主义的有关思想
第三章 列宁工农联盟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以强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为主要内容(俄国十月革命之前)
一 农民具有双重阶级属性
二 无产阶级要争取领导权
三 提出工农民主专政理论
第二节 以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为主要内容(十月革命胜利初期)
一 工农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 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需求
三 呼吁农民拥护革命向前发展
第三节 以夺取国内战争胜利为主要内容(国内战争时期)
一 工人阶级要团结贫农对抗富农
二 农民向工人阶级国家提供粮食
三 工人阶级同中农结成坚固联盟
第四节 以恢复国内经济为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时期)
一 用新的观点补充考察工农关系
二 废除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
三 发展商业贸易与合作社经济
四 制定和实行全俄电气化计划
五 对农民进行文化与政治教育
第四章 列宁工农联盟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坚持和巩固工农联盟的基础性地位
一 工农联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础
二 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
三 工农联盟是爱国统一战线的基础
第二节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工农联盟的领导
一 中国共产党对工农联盟的坚强领导具有历史必然性
二 中国共产党是工农联盟理论创新和政策实践的主体
三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广大工农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
第三节 切实加强巩固发展新时代工农联盟
一 全面把握工农联盟在新时代发生的深刻变化
二 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在工农联盟中的重要作用
三 重视新的社会阶层在工农联盟中的特殊地位
第四节 推进和巩固城乡融合发展中的新式工农联盟
一 坚持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二 坚持走城乡一体化道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三 坚持注重维护农民利益,培育新时代新农民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城乡结构的历史演变与现实挑战[J]. 刘保中,邱晔. 长白学刊. 2019(05)
[2]《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相关问题新探讨[J]. 王建国. 党的文献. 2018(04)
[3]习近平的城乡一体化思想[J]. 白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S1)
[4]论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的历史生成与发展[J]. 王明,吕东升. 学习与实践. 2013(12)
[5]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J]. 顾朝林,李阿琳. 经济地理. 2013(01)
[6]列宁时期苏俄土地纲领的演变[J]. 刘从德,向夏莹. 学术论坛. 2013(01)
[7]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内部统一战线[J]. 陈喜庆. 中国统一战线. 2012(05)
[8]略论中国共产党工农联盟建设[J]. 王超,潘晶晶. 今日科苑. 2010(20)
[9]演变还是策略——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认识及其启示[J]. 吴日明. 甘肃社会科学. 2010(05)
[10]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形成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J]. 王玉云.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0(04)
本文编号:3679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679827.html